刘蕾
摘 要: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也是作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古诗词作为考试中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比较重视和关注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从古诗词中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一些重点的古诗词达到背诵记忆的目的,将古诗词中优秀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39
我国古诗词文化丰富,从古代一直保存有很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也组成了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有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对基本的古诗词进行背诵记忆,还需要对古诗词的内涵充分理解,将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来,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知识中获得更多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的“三观”,而且古诗词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1.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情感
目前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文化也是相互学习,国外的节日在我国比较受欢迎,学生反而对国外的一些节日比较钟情,反而不重视国内的节日。其中学生对西方的情人节记得比较清楚,却不重视我国的“七夕节”。在目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下,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需要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古诗词的学习,从古诗词中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从语文教材中学习古诗词中丰富的知识和内容,深入挖掘古诗词中传统节日的内涵,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进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诗词中讲究的是意蕴,作者写出来的诗也与自身的情感相关联。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通过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在重阳节,身在他乡,内心的一种孤独寂寞,才会对家乡的亲人倍感思念,诗词中“独”和“异”字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表达作者在节日时反而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以说,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充分了解,也能够从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到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不仅仅要背诵和默写的目的,还需要对古诗词更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拓展,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可以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深刻内涵。
2.古诗词中的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民俗文化也是每一个时代的产物,充分展示了时代的发展轨迹。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富裕,精神世界也越来越丰富,学生都开始追求一些大牌和潮流化的东西,对于传统的文化都比较排斥。因此,在初中古诗词的学习中,需要从古诗词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从古诗词中学习到更多优秀的文化和内容。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就是写重阳节的,在当时重阳节的主要传统是佩戴茱萸,从这首诗中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的重阳节人们都会佩戴茱萸,因为古代的茱萸是有着驱病的象征,在重阳节需要佩戴茱萸也是当时的传统。学生通过学习该首古诗,可以从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可以喜欢上古诗词,愿意挖掘古诗词背后更加深入的东西。另外,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对所了解的知识进一步拓展,了解各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学生可以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重阳节在我们当今社会也是一种团圆的日子,中秋佳节的传统是赏月、吃月饼,古人的传统还会在月下吟诗,端午节则会吃粽子等,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也有着每一个节日的传统和习俗,学生会更加喜欢古诗词,充分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古诗词中的民族气节
在古诗词中都包含作者个人的情怀和情感,表达了作者视死如归的伟大爱国情怀,每一首古诗词中都包含有作者深刻的感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到古诗词描写的时代背景中,让学生慢慢品味古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充分把握古诗词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提高境界。在很多的古诗词中,作者都会传达自己的一份情感,但是不会直接描写出来,而是通过描写事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怀,表达自己拥有一份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古诗词中所传达的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的组成部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表达了作者不畏权贵所屈服,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内心,虽然当时作者在政治上遭遇不顺,但是作者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说明作者有着自己的一身傲骨。曹操的《观沧海》主要描写的是大海的广阔,作者将大海的广阔与自己的心胸广阔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伟大的个人气概。
4.古诗词中积极向上的精神
初中语文每一首古诗词中都传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通过各种写作方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当时是以何种心情写作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让学生能够从古诗词中领会作者的个人情感,让学生利用古诗词中的名言名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激励和总结,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了解作者如何如何用多种手段表达个人情感。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像直击长空的雄鹰一样,要展翅高飞,学生也可以将该句诗作为激励自己的名句,还有“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句诗表达的是作者视名利为粪土,这些古诗词中都包含有优秀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也属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而且也浓缩了各种精神的精华,对当代的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5.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知识
初中语文古诗词不仅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心境,也是传达的是一种精神,其有着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值得学生学习和体会的,而且古诗词中描写的某种精神和品质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需要深入挖掘古诗词描写的背景,了解作者是处于哪种情境下写出的古诗词,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从学习古诗词中掌握更多写作技巧,其中包括有爱国主义情感,而且也涌现出了一批爱国人士,有辛弃疾、文天祥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说家喻户晓,完全表达出作者的一种英雄气概,古诗词的学习需要首先能够朗读出来,要带着作者的情感进行朗读,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也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
1.將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古诗词的教学,因为古诗词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与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在教学中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让学生要站在对应的情境下学习和了解古诗词。因此,在学习《水调歌头》这首词时,需要首先让学生对苏轼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状况进行了解,掌握作者通过古诗词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
2.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古诗词的学习也是需要多次朗读,可以达到背诵记忆的效果,才可以对古诗词中的内容有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是十分重要的,对作者的写作情感有一定的理解,学习古诗词的效率也会提高。
3.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才会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古诗词中所要表达的精神和优秀品质,对作者的情感有深刻理解,也能够对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需要课堂教学注重古诗词的教学,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让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丰富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也能够对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方向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倩倩《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路径》,《求学》2021年第16期。
[2] 李银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讨》,《学周刊》2021年第12期。
[3] 王燕飞《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3期。
15625007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