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占据较大的板块,直接关乎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社会实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当前的学科教学改革现状,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之中变得更加的主动积极和乐观。但是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简单理论知识的说教,没有积极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来进行分析,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学生无法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将其应用于写作之中,没有着眼于个人的写作能力自主探索、大胆想象。这一点违背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下降,很少有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视角结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重新调整和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与写作 融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31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以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为根本目标,积极实现不同教育板块之间的有效整合,构建完善的学科教学框架和体系。对于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来说重要性显而易见,这两个板块不仅在试卷中较占有较高的分值,同时直接关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抓住课堂的有限时间,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以及技能提升要求,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的教育教学作用和优势,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与其他教学板块相比,阅读和写作比较基础,但是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筛选阅读文本,设置不同的写作主题,确保两大板块的有效融合,这一点对打造品质课堂和精彩课堂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包含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这几大板块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科基本框架的打造要求,了解阅读与写作这两大核心板块的重要要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以及根本目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标准来调整教学思路。其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前提,综合技能的提升是核心,教师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进而在写作中主动的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实现下笔如有神。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升华个人的情感,提升理解能力、感知能力,主动阅读不同难度系数的文本,真正实现自主阅读和大胆想象。因此只有实现两者的紧密融合,才能够打造高效课堂,确保多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也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及成效。学者在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进行分析时强调,这两者之间的融合一方面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發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学生能够实现举一反三和事半功倍。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现状
在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板块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在这两大板块上所投入的时间比较少,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要求进行进一步改进,课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很少有教师能够意识到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没有结合新课改的实质要求进行全面调整。
1.忽略人物形象的分析
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比较明显,版本比较多,不同版本的要求有所区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多方面资料的有效收集。大部分的版本都十分关注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理解能力,但是有的教师直接跳过了这一环节,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不同的人物形象,学生出现了许多消极应对的情绪,难以实现自主阅读、大胆写作。写出来的文章缺乏一定的真情实感,无法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以及核心要求,很难有学生真正塑造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物形象。
2.无视文本特点总结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日常积累最为关键。为了确保学生实现轻松上阵,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教师需要注重对文本特点的有效总结,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与学生共同探索,在引导学生大胆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文本之中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描述的内容,了解不同文本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这一点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总结文本的过程之中实现进一步学习。但是有的教师教育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文本特点总结的必要性,因此直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教育,教学进度较快,但是学生的真实收获却不够理想。
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了解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及核心,根据学生的主体价值,在全面改进的同时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发散学生的想象力,确保学生能够实现自主阅读和高效写作。
1.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在对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大部分文本中的人物描写比较生动和形象,人物性格特征较为明显并且非常丰满。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模仿,根据人的形象积极参与写作活动,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动性,训练写作能力。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学生们能够对阅读的文本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指导学生学完《将相和》之后,学生能够了解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历史故事,蔺相如非常宽容大度,廉颇则比较狭隘。这些人物形象塑造比较经典,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积累写作素材,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在简单拓展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创新。学生能够更加熟悉文本,提升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把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和自主探索。
2.有效总结文本特点
文本特点的总结非常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有的比重相对偏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不同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了解文本中的抒发情感,结合不同的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格式进行迁移和发散。现代文的阅读难度系数相对偏低,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及熟悉感。教师则可以选择其中比较经典的段落,让学生进行简单仿写,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也能够变得更加主动。教师需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让学生自主模仿及总结,通过小组内部合作让学生挑选出代表在班内进行分享和交流,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这一点对生化学生的思想认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以及阅读水平都有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发散,大胆想象,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获得较为显著的提升。
3.训练学生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的掌握非常关键,但是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自主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因此在自主写作时无从下手,很难实现以手写我心。语文教师则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逐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留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逐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积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个人的写作素材,写出更加充实和具有说服力的文章。其中优美词句的简单利用最为关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写作结构。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非常有必要,这一点有助于减轻学生理解压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教师则需要找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学生写作技巧的掌握做好前期的铺垫,关注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实现流畅的表达以及深入感知。很多学生学习能动性高涨,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提升较为明显,教师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感,进而进一步指导学生、服务学生。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非常关键,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凸显学生主体价值,释放学生的天性,确保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能够有所突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邹林立《浅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12期。
[2] 樊立卓《淺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新课程》2019年第10期。
[3] 张明荟《新时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6期。
(唐婷婷,1992年生,女,汉族,四川华蓥人,任职于四川省华蓥市庆华镇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191550078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