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平行梯

2021-03-21 03:58:56李瑾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梯子平行轮胎

李瑾

一次户外活动时,小班孩子看到大班的哥哥姐姐们轻松地爬上了户外拓展活动区的平行梯,羡慕不已,也想尝试爬一下。于是,教师带领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让他们跟着大班的孩子一起玩攀爬平行梯的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攀爬平行梯的游戏有利于增强幼儿上下肢肌肉力量,使手的抓握动作和腿的运动协调起来,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的时期,他们的运动以大肌肉动作为主,小肌肉群虽然开始发展,但尚不完善。攀爬平行梯的过程虽然有点儿难,但孩子们依然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平行梯有一米三左右的高度,由四根绳索固定悬挂在空中,下面是一片草地。在幼儿挑战攀爬平行梯时,教师会在旁边时刻观察并随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可是,这么高的平行梯孩子们怎么爬上去呢?前进时该如何克服平行梯摇晃带来的恐惧呢?又该如何从平行梯上下来呢?这是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最主要的三个问题。

攀爬初尝试

每次在户外拓展活动区活动时,孩子们都会兴致勃勃地去尝试攀爬平行梯,但他们基本都是在教师的托举下爬上平行梯的,然后在教师控制平行梯不摇晃的状态下爬到另一端,最后让教师抱下平行梯。慢慢地,有的孩子便对攀爬平行梯失去了兴趣。

直到有一天,教师发现平时需要别人帮忙的嘉媛走到平行梯前,两只手向上抓着麻绳,两只脚缠绕住麻绳,然后一只脚先绕着麻绳向上移动,再用另一只缠紧麻绳的脚往上用力一蹬,整个人就往上爬了一步,就这样她慢慢地半个身子爬到了平行梯的上方(见图1)。这时,她显得有点儿吃力,稍作休息后,她将半个身子趴在梯子上,然后上半身使劲儿往前爬,最后整个人顺利爬到了平行梯上。接着,她双腿跪在平行梯的横杠上,双手扶着梯子的两边慢慢向前爬行,此时平行梯虽然有点儿摇晃,但她依然沉着冷静。不一会儿,她就爬到了平行梯的另一端,她改变刚才跪爬的姿势,把两只脚往外伸出来缠绕住绳子,双手抓着麻绳,然后屁股离开梯子,慢慢地滑下来,最终安全地爬下平行梯(见图2)。

嘉媛的成功激发了部分孩子再次挑战攀爬平行梯的欲望,他们学习嘉媛的做法,把脚缠着绳子往上爬,但是脚怎么蹬都上不去。夏夏有些失落地看着教师,说:“老师,我爬不上去。”这时,教师鼓励道:“想一想,刚才嘉媛是怎么爬上去的?再试一试。”嘉媛看到小伙伴没有成功,便又开始了第二次攀爬,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她吸引,开始了模仿学习。嘉媛立马当起了小老师,她一边爬,一边讲解爬的方法,帮助其他同伴顺利爬上平行梯。

《指南》指出,幼儿应当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对照此标准,嘉媛的身体协调能力、四肢力量和耐力都发展得不错。然而,她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之前,她已经通过观察,学习了大班孩子的攀爬方法。在教师的鼓励下,她开始亲身尝试。一开始,她的动作也很笨拙,不协调,但经过多次尝试后,她逐渐发现动作要领,手和腿的动作慢慢协调起来,渐渐地,她能够熟练地爬上平行梯。在整个过程中,她勇敢自信,表现出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与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

在嘉媛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一直在旁边默默关注她。在她取得成功时,教师肯定了她的行为,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在游戏中,其他孩子也非常渴望能爬上平行梯,但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每次探索攀爬方法时都不能坚持,一失败就立马放弃。于是,教师利用同伴示范的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运动中坚持、勇敢的学习品质。

攀爬再挑战

回到活动室后,教师请嘉媛分享攀爬平行梯的经验,她说:“手和脚必须非常用力才能爬上去,而且爬上梯子后不能紧张,越紧张越害怕。”在同伴的示范下,孩子们又进行了多次尝试,但还是无法像嘉媛那样爬上平行梯。

考虑到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问孩子们:“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帮助我们爬上平行梯呢?”看到户外拓展区旁边放着许多轮胎,小维说:“可以请轮胎帮忙啊!”教师又问:“轮胎怎么帮忙呢?”孩子们说:“把轮胎叠高,我们先爬到轮胎上,再踩着轮胎爬到平行梯上!”

于是,小维去推来了一个轮胎,冰糖看见了说:“一个还不够。”听完,大家都跑去搬轮胎,并用滚和合作搬运的方式将轮胎搬到平行梯前(见图3)。接着,大家一起将轮胎叠了起来,一开始叠了五个,冰糖和大咖便迫不及待地要爬上去试一试,可是轮胎叠得太高了,摇摇晃晃的,人根本没办法站到轮胎上。之后,孩子们尝试只叠两个轮胎,但又太低了。孩子们又试着叠三个轮胎,可还是太低。经过多次调整,他们最终选择叠四个轮胎。冰糖和大咖又争着想先尝试攀爬,两个人僵持不下。这时,教师问:“如果大家一起站在轮胎上会怎么样?”布兜说:“轮胎会倒的,要排队玩儿。”听了布兜的话,孩子们明白了。于是,大咖和小琪一起扶着轮胎,让冰糖站在轮胎上先尝试。可大家轮流尝试了好多次,还是没有爬上平行梯(见图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了增强孩子们攀爬平行梯的自信心,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哪些材料可以帮忙解决问题。小维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轮胎来解决因平行梯太高而难以爬上去的问题,这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孩子们在游戏中还感知理解了数、量及数量关系。例如,轮胎叠得太高会不稳,幼儿通过点数、观察发现叠放四个轮胎时高度比较合适,而且摆放轮胎时要把大轮胎放在最下面,小一点的轮胎放在上面,这样才稳固。

挑战初成功

孩子们借助轮胎爬平行梯的办法始终无法成功,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户外活动结束后的谈话中,教师问道:“借助轮胎我们还是无法爬上平行梯,那还有没有其他工具可以帮忙呢?”大家沉默了许久。教师继续问道:“我們从一楼到二楼是怎么上来的呢?”突然间,布兜说:“可以用梯子。”其他孩子听了后,都觉得这个方法能行。

在之后的游戏中,孩子们一起合作从操场边搬来了梯子。一开始,他们比较随意地摆放梯子,打算把没有凹槽的一端放在平行梯上,教师问:“你们看梯子的两端一样么?”大家观察了一下,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这时,冰糖说:“不一样。”教师说:“有什么不一样呢?”冰糖用手指了指说:“这头有一个凹进去的地方。”于是,孩子们发现要将梯子上有卡槽的一端卡在平行梯上才比较安全。放好梯子后,孩子们开始轮流往上爬,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爬上平行梯了,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见图5)。

有些孩子胆子比较小,刚爬上平行梯就趴在上面一动也不敢动,喊着要下去。见到这种情况,教师便扶着他们的手臂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然后一边用“加油,你真勇敢,你能行”等语言给他们鼓励,一边指导他们在平行梯上通过跪爬保持平衡,从而帮助孩子们慢慢克服内心的恐惧。

在克服了平行梯摇晃的困难后,问题又来了,如何从平行梯上下来呢?嘉媛很热心地继续充当小老师说道:“把脚绕在绳子上滑下来就可以了。”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有的孩子大胆尝试直接用脚绕着绳子滑下来,有的孩子一开始不敢,但在教师的鼓励下经过几次尝试后也变得勇敢起来,还有的孩子把轮胎搬到终点处叠高方便下来。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在攀爬平行梯的游戏中,孩子们一次次的迁移、建构、应用已有经验,探索轮胎和梯子的辅助作用,最终利用梯子爬上了平行梯,学习了攀爬梯子的技能。在高处爬行摇晃的平行梯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跪爬的姿势能保持身体平衡;在从平行梯上下来时,幼儿根据自己掌握的运动技能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爬下平行梯。

挑战在持续

绳索攀爬对孩子们身体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要求比较高。为了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绳索攀爬技巧,我带领孩子们观看了消防员平日用绳索进行攀爬训练的视频。孩子们了解到原来消防员叔叔想要成功地进行绳索攀爬,也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辅助训练,如夹绳练习、爬绳口令操等。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在平日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将更多的注意放在各种上下肢力量和协调性锻炼的游戏中,如滚筒大作战、夹球跳、翻山越岭……渐渐地,班里又有几名孩子能独自爬上平行梯,他们在平行梯上还尝试用各种方式前进,如蹲走、匍匐前进等,尽情享受着攀爬的快乐。

身体的健康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对独自攀爬平行梯的热情一直很高,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与攀爬运动有关的游戏,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从而在游戏中提高幼儿身体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

感悟与启示

1.利用榜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小班幼儿平时攀爬平行梯时总喊着让教师抱,攀爬兴趣持续时间短,而大班幼儿攀爬平行梯的游戏经验丰富,动作技能较强,因此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进行游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年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年幼幼儿获得开展游戏的经验。除了不同年龄幼儿间的学习,同伴间的榜样激励也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如看到自己的同伴取得了成功时,幼儿对自己能成功爬上平行梯的信心会大大增强。

2.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幼儿探索游戏材料的不同用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每名幼儿攀爬平行梯的表现,发现大部分小班幼儿攀爬平行梯存在困难,于是教师提出问题——有没有别的工具或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爬上平行梯?经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幼儿想到了通過叠轮胎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爬上平行梯,可是轮胎稳定性不够,幼儿屡试屡败,但攀爬平行梯的愿望一直很强烈。教师继续用“爬楼梯”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其他材料。幼儿发现将直梯靠在平行梯上,能有效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探索,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

3.立足幼儿发展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游戏拓展幼儿运动核心经验

面对幼儿攀爬平行梯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当考虑幼儿在攀爬游戏中所需的运动核心经验,如身体的力量、耐力、协调性等。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过程应是其主动学习、探索、理解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肌肉训练”的过程。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在日常户外锻炼中可以通过各种好玩的游戏锻炼幼儿的上下肢力量,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敏捷性,从而不断提升幼儿攀爬运动的核心经验,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3393501908229

猜你喜欢
梯子平行轮胎
你休息一会儿吧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梯子(外二首)
散文诗(2021年24期)2021-12-05 09:12:24
逃离平行世界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儿童绘本(2019年17期)2019-11-03 16:54:26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胖瘦自如的轮胎
童话世界(2019年14期)2019-06-25 10:11:52
大轮胎,玩起来
再顶平行进口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