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胜基
“镇里帮咱打开了销路,以后再也不用为卖农货发愁了。”年中一场农超对接会后,沈阳市辽中区大黑岗子镇的许多村民心满意足,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大黑岗子镇百姓生活点滴变化的背后,与镇党委的努力分不开,也与派驻的第一书记密不可分。
2018年3月底,沈阳市政协干部李俊峰被选派到大黑岗子镇任党委第一副书记。从此,他开始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圆梦。
刚到任,李俊峰就面对一道亟待解答的“考题”。2017年,因签约种植采购的厂商出了问题,大黑岗子镇东于村172 户农民的近百万斤花生严重积压。村党支部书记为解村民燃眉之急,便将这些花生集中起来,建起了花生油厂,可榨出的花生油一直没有打开销路。
花生油堆在库房里,更压在李俊峰的心头。
拿起手机,李俊峰很自然地先向微信朋友圈求助。零零散散卖了200 多桶,虽说有了起色,但远远没达到预期目标,用他的话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解渴呀!”
要想有路行,脚步不能停。李俊峰带上样品,瞄准市内几家超市,身先士卒当起了推销员。一次次地上门推介,却一次次地碰了壁。于是,李俊峰静下心来整理思路。他一边上网学习农产品销售知识,一边联系买家了解需求,终于找准症结开了药方。“当务之急是对花生油重新进行产品定位,改良包装设计。”李俊峰豁然开朗。
有思路才有出路。李俊峰马不停蹄,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回市内“逛”起了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用心琢磨柜台和货架上的花生油商品包装,同时联络设计公司,一起研究,反复推敲,几易方案……
有了全新包装的花生油产品,既有“里子”又有“面子”,瞬间增强了李俊峰的信心。通过一家一家地洽谈,销售渠道拓宽了,“老边头”花生油走进了更多市民的厨房。
到2018年年底,东于村不仅销售花生油近5000 桶,而且将手工笨榨花生油厂扩建一新,7 个储油罐扩建至27 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绿色安全品质不断提升。
村民竖起大拇指,用满意的笑容和赞许的目光,对李俊峰的答卷给了个大大的满分。
“有好的产品,还需要有好的营销,否则就是‘养在深闺’自我欣赏,叫好不叫座。现在早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如果坐等客户,恐怕会被市场抛弃。”曾在政协宣传部门工作过的李俊峰,深谙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之法、“营销”之道。他利用自身优势和经验,决定将商家和媒体请到大黑岗子镇的田间地头,主动“推销”自己。
“把花生卖出去,更要把新观念带回来。地里种着那么多好东西,咱搞农超对接,直接面对市场,减少中间商环节。”李俊峰的想法得到镇党委支持。2018年6月,大黑岗子镇举办了一场大型农超对接会,香米、杂粮、花生油等设计独特、品质上乘的特色农产品包装一上架,就让众多商家啧啧称赞。
“这招管用。”现场的火爆、后续的订单,让李俊峰信心满满。作为沈阳市选派干部自我管理协调联络组副组长的李俊峰趁热打铁,接连策划了“红色乡村第一书记展览馆集市”“红色乡村联营大集”等近十个年度农超对接展销会。这样一来,大黑岗子镇农产品无论是线下的订单额还是电商销售额,都有了大幅提升,农户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眼看着日子越来越红火。
李俊峰(左二) 在“红色乡村”第一书记集市上向顾客推介大黑岗子镇出产的优质大米
“作为沈阳市选派干部自我管理协调联络组副组长,我不仅要做好自己身为第一书记的本职工作,而且要从汇聚第一书记力量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干事情。”李俊峰这样说道。他策划发起的每年十余场农产品大集,引得全省14 个市的第一书记参与进来。“要搭建起拓展工作渠道、盘活本地农产品市场的新平台。”第一书记们纷纷表示。如今,李俊峰发起并号召14 个市第一书记共同参与的“玖伍文化城年货大集”,成为沈城一个亮丽的品牌。
延续这个思路,2019年,李俊峰又带领春晖五谷杂粮合作社、东于花生种植合作社和每利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十余场展会,拓展了大黑岗子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如今,大黑岗子镇农产品不仅走进沈阳市内多家知名副食超市,还通过网店销往省内外各地。
一手抓农产品销售,一手抓招商引资。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主体,李俊峰主动到市内相关部门及办事大厅了解注册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8月,在我和镇上同志奔波了多个办事部门后,一家总部经济企业终于顺利落户,每年的营业额能有2000 多万元。”今年,李俊峰又成功引进一家投资3000 万元的“飞地”项目。
两年多来,点点滴滴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党建引领发挥的作用。在想方设法帮农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李俊峰始终将抓党建放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各项工作、贯穿各个环节。
“我在调研中发现,全镇9 个村不但没有一个村办集体企业,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且大部分村有负债。”在深入乡村工作3 个月后,李俊峰就形成近万字的《关于辽中区大黑岗子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到乡镇后,抓党建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摘掉软弱涣散村的帽子。”针对赵家窝棚村和大兰窝棚村两个软弱涣散村的不同情况,李俊峰配合镇党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系列加强村屯环境治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具体工作计划及配套措施相继出炉并付诸实施。当年年底,两个村都顺利完成软弱涣散村整改工作。
着眼于推进全镇各村的村部标准化建设,李俊峰与党委班子仔细研究,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和相关党员干部,到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刘二堡镇皮家堡村、杨士岗镇靠山屯村参观学习领航示范村建设、新型农业主体建设、村屯环境建设等先进经验。其中,三尖村建设了高标准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建成了党建主题公园,完善了党群文化活动广场、党群服务中心、为人民服务代理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警务和矛盾纠纷调解室、党群资料室;赵家村则组织村民对全村13 条共3500 米长的街路全部进行了“三堆”大清理……
聚焦营商环境和8890 投诉平台建设,李俊峰牵头组建大黑岗子镇民意诉求平台领导小组,并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建好民意诉求平台工作台账,积极回复诉求,接到投诉案件均妥善办结,得到群众的好评。
李俊峰还对残疾人、孤儿、低保户、五保家庭等弱势群体进行摸底,利用沈阳慈善总会的救助资金,使近70 人每人得到2000 元生活补助,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贫困村民的心。
前不久,沈阳市优秀选派干部李俊峰又荣获了“沈阳市最美扶贫人”称号,他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能被一方百姓当作‘自家亲戚’,能和他们一道让贫困乡村由弱变强、旧貌换新颜,不断绘就富民新画卷,是我最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