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离合器在阀门行业的应用及啮合齿的强度计算

2021-03-19 09:07:30张静郁春琳师晓东李佳陈秦金健姜淋
机械工程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齿盘蜗轮齿形

张静,郁春琳,师晓东,李佳陈,秦金健,姜淋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启东226232)

0 引言

本文主要研究牙嵌式电磁离合器(以下简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在阀门中的应用,并计算了离合器在传递转矩下的啮合齿强度,分析了影响离合器传递转矩的相关因素,为后续的产品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离合器由主动侧和从动侧组成,其结合端面上带有传动齿用于传递转矩。从动侧通过螺钉固定在过渡盘上,过渡盘另一侧与蜗轮蜗杆等传动装置连接,主动侧用导向平键或花键等方式与传动轴联接。主动侧离合器内部绕有线圈,当通电时线圈得电产生电磁吸力,离合器主动侧与从动侧通过电磁力吸合,传递转矩。此时从动侧离合器内部弹簧压缩蓄能,断电时压缩弹簧复位,两离合器脱开,断开传递的转矩。根据现场工况的要求,可以智能控制离合器得电、失电,控制装置的输出转矩,从而可以控制现场阀门的启闭。

为了保证离合器主动侧和从动侧的对中性,在传动轴上设有自润滑性能的导向套,用于限制从动侧离合器的径向传动(轴向可以移动和旋转)。牙嵌式离合器的操纵通过电磁的吸力方式进行,牙的数量和大小根据传递转矩的大小进行计算确认。牙形有矩形、梯形、三角形、锯齿形和螺旋形等多种形式。不同的牙形所传递的转矩大小和形式都不一样,但是在工作中由于同时参与嵌合的牙数多,故相比其它形式的离合器承载转矩大,适用范围广泛。

1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结构组成

电磁离合器主要由主动侧、从动侧和传动轴三大部分组成[2],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主动部件由下半离合、磁轭、线圈、轴承、齿盘Ⅰ、接线端子等零部件组成,零件间通过螺钉、挡圈连接;从动部件由上半离合、齿盘Ⅱ、连接盘、螺钉Ⅰ和对应的弹簧等零部件组成,零件间通过螺钉连接;传动部件由传动轴、键、导向套、过渡盘、蜗轮蜗杆、螺钉、轴承Ⅰ和锁紧螺母等零部件组成。

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传递转矩,端面齿采用自锁结构的梯形齿,在设计传递转矩有效范围内即可保证离合器有效连接不松脱[2]。N个均布螺钉Ⅰ穿过齿盘Ⅱ拧入连接盘中,并且螺钉Ⅰ和齿盘Ⅱ之间设有对应的弹簧,此时弹簧处于微量压缩状态。N个均布螺钉Ⅱ穿过连接盘,拧入过渡盘中,从而把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与过渡盘连接。过渡盘的另一面通过螺钉把蜗轮连接固定,蜗杆与蜗轮配合进行转矩输入,蜗轮和传动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上部通过轴套和锁紧螺母固定,下部通过导向套进行固定。导向套的另一端用于固定离合器的主动侧,并保证离合器从动侧的轴向移动。

离合器的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连接,给离合器的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吸力,用于齿盘Ⅰ和齿盘Ⅱ齿面的吸合,从而可以传递转矩。

1.2 工作原理

通过蜗轮蜗杆的转动进行转矩的输入,当线圈没有通电时,轴承Ⅰ仅带动过渡盘和离合器的从动侧进行空转,此时蜗轮蜗杆的转矩无法传递给下一级装置。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吸力把离合器从动侧的齿盘Ⅱ向下吸合[1],齿盘Ⅰ和齿盘Ⅱ的齿面吸合,此时螺钉Ⅰ和齿盘Ⅱ之间的弹簧压缩蓄能(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吸力消失,弹簧复位使两齿面分离),蜗轮蜗杆的转矩通过过渡盘、离合器的从动侧传递给离合器的主动侧,离合器的主动侧通过键把转矩传递给传动轴,并通过齿轮、齿条及拨叉等装置传递给阀门,用于实现阀门的开关。根据现场工况的要求,可以智能控制离合器得电、失电,控制装置的输出转矩,从而可以控制现场阀门的启闭[9]。

图1 离合器连接结构形式

2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齿形强度计算

离合器用于传递输出装置的输入转矩,为了保证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所以要对齿形进行强度计算,保证齿形的强度。根据离合器传递转矩的大小,一般对其齿形进行剪切应力、弯曲应力及挤压应力的计算。下面以LHQ-1600型号为例说明牙嵌式电磁离合器基本参数及强度计算。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离合器结构形式

2.1 端面齿的结构形式及相关参数

端面齿外径D1=195 mm;端面齿内径D0=185 mm;齿宽b=(D1-D0)/2=5 mm;端面齿高度h=2 mm;端面齿结合高度h0=1.6 mm;端面齿摩擦因数μ=0.2;齿顶厚Lm=0.7 mm;齿底厚L=2.6 mm;齿形半角α=25°;齿的平均直径D=(D1+D0)/2=190 mm;齿数z=190;电磁吸合力Fxh;离合器的额定传递转矩T=1600 N·m。

2.2 端面齿的受力分析及相关计算

1)受力分析。端面齿结合传递转矩,从动侧的力传递给主动侧,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以从动侧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形式如图3所示,不仅受到齿给齿的力,还受到电磁吸合力。

2)受力计算[4]。如图3所示,右侧的主动齿给左侧的从动齿一个力F,以及应F产生的摩擦力Ff,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如图3所示。

把已知数据代入上述公式,根据式(3)可得,(F·cos 25°+0.2·F·sin 25°)·190 mm=1600000 N·mm,得F=8499 N。将F代入式(2)得Fz=8424 N,将F代入公式(1)得电磁吸合力Fxh=2051.3 N。

3)强度计算[6]。从图3可以看出,齿面主要受到了剪切应力、挤压应力和弯曲应力,齿面强度具体计算如下:

剪切应力τ=FS/A=T/(D·z·b·L)=1600000÷(190×190×5×2.6)=3.4 MPa;挤压应力σbs=F/A=F/(z·b·h0/cos α)=8499÷(190×5×1.6÷cos 25°)=5.1 MPa;弯曲应力σw=M/W=T·h /(D·z·b2·h/6)=1600000×2÷(190×190×52×2÷6)=5.32 MPa。

基于端面齿的防磁性及抗磨性考虑,两啮合齿的材料选用45钢调质处理[7],硬度控制在217~255 HBW,抗拉强度Rm=600 MPa,屈服强度Re=355 MPa。

根据材料力学可以算出材料的许用应力[σ]=Re/2.5=142 MPa,许用剪切应力[τ]=0.8[σ]=113.6 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2[σ]=284 MPa,许用弯曲应力[σw]=1.1[σ]=156.2 MPa[5]。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离合器在传递1600 N·m的转矩过程中,剪切应力、挤压应力和弯曲应力都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4)影响转矩传递的参数计算[8]。影响离合器转矩传递的参数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离合器齿的平均直径和齿形半角α的大小。在同样周向力的作用下,直径越大其所传递的转矩也就越大,在同样的直径下,齿形半角α越小其周向分力就越大,传递的转矩也就越大。下面仅改变齿形半角α的大小,保持离合器平均直径和电磁吸力不变的情况下,来计算离合器的输出转矩。相比原来的齿形半角25°现在改为20°,齿形半角减小了20%。

根据式(1)可以算出F=13313.1 N。根据式(3)可以算出T=2550 N·m,相比1600 N·m增加了59.37%,所以减小齿形半角对于提高离合器的传递转矩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图3 端面齿的受力形式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牙嵌式电磁离合器的基本描述,明确了离合器的零部件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阀门行业的应用。并选取了LHQ-1600型号的牙嵌式电磁离合器,对其基本参数进行了确定并对其强度进行了计算,验证了其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对影响离合器转矩传递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在对减小齿形半角后其所能传递转矩进行计算后发现,当齿形半角减小了20%后,其所传递的转矩增加了59.37%,减小齿形半角对于提高离合器的传递转矩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这对后续的产品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齿盘蜗轮齿形
新型材料的蜗轮蜗杆减速箱
一种骨科用上肢康复装置的结构及实施方式
电梯蜗轮轮齿失效原因分析及警示
锦屏一级水电站齿盘测速系统改造案例分析
球齿轮在车载雷达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ABAQUS的三联齿盘与双联齿盘静动态特性比较*
基于Matlab与Proe的新型链轮齿形设计与加工
基于Kisssoft与Workbench的汽车EPS蜗轮蜗杆优化设计
基于UG软件的渐开线蜗轮蜗杆参数化设计
射流齿形喷嘴射流流场与气动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