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模式对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

2021-03-19 12:51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系统化医患儿科

预检分诊的目的在于确定治疗的优先次序、快速分类患者、合理利用急诊资源,在预检分诊的过程中要依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优先顺序原则[1]。近年来三级综合医院内儿科急诊出现明显的拥挤现象,很多非急诊的患儿进入儿科急诊中,占用急诊资源,增加预检分诊的工作量和医患纠纷的发生[2-3]。儿科急诊的患儿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有效的预检分诊模式对急诊分诊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在儿科急诊分诊中应用系统化的预检分诊模式能提高分诊准确率,减少候诊意外和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4-5]。基于此,研究选择本院25 例急诊患儿,给予系统化的预检分诊模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 例急诊患儿,均来源于本院2019 年1—12 月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系统组和传统组,每组25 例。系统组中女11 例,男14 例,年龄28 天~13 岁,平均为(5.39±1.28)岁。传统组中女12 例,男13 例,年龄28 天~13 岁,平均为(5.87±1.16)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分成三级分诊,即为一般、危重、濒危三个级别。其中一般级别是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要按次序排队候诊;危重患儿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存在恶化的风险,还可能会威胁生命,可以优先就诊;濒危患儿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要立即进入抢救室抢救。系统组:分成四级分诊,分别为紧急、危重、急症、非紧急四个级别。其中1 级分诊的标准是紧急患儿,必须要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抢救,有呼吸暂停、氧饱和度<90%、气道异物、急性喘鸣伴喉梗阻、深度昏迷、高热惊厥、心脏骤停、消化道大出血、呼吸窘迫、过敏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伴全身大出血等表现,还有中毒、溺水、触电等意外,需要立即抢救;2 级分诊标准是危重患儿,患儿出现耳温/口温≥41℃,肛温≤35.5℃、剧烈头痛、急性瘫痪、呼吸困难、气促明显、氧饱和度<95%、咯血、明显喘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重度脱水、消化道异物、急性肾功能衰竭、皮肤黏膜皮疹明显、重度贫血、血小板<20×109/L 伴有活动性出血等表现,或者发生动物咬伤伴全身中毒症状或活动性大出血,需要10 分钟之内送进抢救室;3 级分诊标准是急症患儿,患儿表现为耳温/口温≥39℃,肛温≥39.5℃、头痛明显、精神状态有改变、呼吸轻度困难、喘息发作、氧饱和度>95%、急性心动过速、明显的胸闷、胸痛、呕吐明显、中度脱水、少尿、广泛皮疹、血小板>20×109/L 不伴有活动性出血,要在1 小时内优先就诊;4 级分诊标准是非紧急患儿,患儿表现为耳温/口温<39℃、肛温<39.5℃、神志清楚、呼吸循环稳定、切题回答、四肢暖和、有呕吐、腹泻等症状但是不伴有脱水,进入门诊时间>1 h。分诊方法按照儿科预检金三角(PAT)法,在分诊初,依照患儿意识、面色、呼吸、反应的不同快速评估患儿。能够快速确定为1 级和2 级的患儿,要立即给予抢救和就诊,不能够快速判断的要利用分诊工具对患儿做具体的诊察,然后依照四级分诊标准进行分诊,确定为3 级和4 级的患儿在候诊时要定期对其进行再次评估。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分诊准确率。(2)对比两组抢救结果,包括抢救成功、候诊发生意外、医患纠纷、死亡等。(3)对比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满意程度,向患儿家属发放本院自制的分诊满意程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 分,非常满意90 分及以上,满意80~89 分,一般满意70~79 分,不满意低于7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Fisher 精确概率法,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诊准确率相比

系统组分诊准确率为96.00%,高于传统组的72.00%(P<0.05)。见表1。

2.2 两组抢救结果相比

系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传统组的68.00%,候诊发生意外、医患纠纷、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0、0、4.00%,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4.00%、29.17%、12.00%(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满意程度相比

系统组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传统组的68.00%(P<0.05)。见表3。

表1 分诊的准确率相比较

表2 两组抢救结果相比[例(%)]

表3 两组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满意程度相比

3 讨论

儿科急诊分诊工作要求分诊护理人员能准确、快速的判断急危重症患儿,确保每位患儿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正确、合理的救治[6-7]。本研究得出系统组分诊准确率为96.00%,高于传统组的72.00%;系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传统组的68.00%,候诊发生意外、医患纠纷、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0%、0%、4.00%,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4.00%、29.17%、12.00%(P<0.05)。急诊科的患者大多为急危重症患者,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救治的第一场所,预检分诊作为急诊科工作的第一关,要有预见性的有效、快速对患者进行分类,预检分诊的高准确性、高效率、高质量对于急诊科的工作都有重要价值,使急诊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防止提前耗尽资源[8-9]。传统的预检分诊模式分诊比较笼统,使用单一落后的预检分诊工具,因此容易出现分诊错误或者误诊,会耽误患者的病情,因此增加医患纠纷、候诊意外、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0]。系统化的预检分诊模式能更加清楚的对患者进行分诊,更加准确的采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使急诊分诊的准确性得到提高。系统化的预检分诊模式增加了分诊岗位,减轻分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减少漏诊的发生,有效提高巡视复诊的比例,能减短患者的候诊时间,使资源配置更合理,提高诊疗效果,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11-12]。系统组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传统组的68.00%。由于系统化的预检分诊模式提高分诊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减少分诊时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更高。

依上所述,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分诊中应用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能有效提高分诊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能够有效规避死亡、医患纠纷、候诊意外等事件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系统化医患儿科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