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文章介绍BIM 技术支持下的混凝土生产全过程技术管理,从传统混凝土生产过程出发,分析在传统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建立基于 BIM 支持的全过程技术管理模式,为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企业、建筑管理软件开发企业等钢筋混凝土生产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BIM 技术; 现浇混凝土; 生产技术; 信息管理
TU755.1B
[定稿日期]2021-10-25
本文研究在商品化混凝土供应模式下的现浇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基于 BIM 技术进行改进,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对策,降低商品混凝土的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改善混凝土质量,完善现浇混凝土生产工艺。
1 现浇混凝土生产技术
现浇混凝土结构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對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方面的影响都很大,从根本上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应加强现浇混凝土的全过程生产技术管理,以现代化的手段对现浇混凝土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优化,以改善现浇混凝土生产技术管理现状,提高现浇混凝土质量。
(1)混凝土生产制备:混凝土生产厂商根据施工方的需求生产制备混凝土,即根据施工方的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将粗集料、细集料、掺合料、水泥、外加剂、水等原材料通过专用的拌合设备使原材料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混凝土。
(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生产厂商根据施工方的需求通过专业的运输车辆将制备好的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的过程。在运输前,混凝土生产厂商应选取最佳运输线路,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混凝土质量。
(3)模板及钢筋制安:施工方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在混凝土进场前对拟浇筑混凝土构件进行模板及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在混凝土进场前要对已安装的混凝土模板及钢筋进行检查复核,确保符合结构设计施工图所明确的结构集合尺寸和钢筋的配置质量。
(4)混凝土浇筑:施工方通过泵送等方式将混凝土压送至模板内并振捣,完成结构初期塑型。混凝土的浇筑应该是连续的,如果浇筑过程中有中断,应在上盘混凝土达到初凝前完成本盘混凝土的浇筑。
(5)混凝土成型养护:混凝土的成型主要靠混凝土入模后的振捣实现。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过振、漏振,确保混凝土的密实,保障成型后的表观质量。混凝土的养护是混凝土达到要求设计强度的关键过程,即采用一定手段保证混凝土水化反应,保证这一过程在要求的湿度、温度等条件下实现。
(6)混凝土检验验收:在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成型及养护后均要进行一定的验证性检验,确保混凝土的参数、强度、外观等达到设计要求。
2 基于 BIM 支持的现浇混凝土生产管理
基于 BIM 技术信息化整合优势,结合现浇混凝土生产实际需求,借助“三端一云”(混凝土生产商、运输介质、施工方、信息云)平台,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数据闭合的平台,现浇混凝土生产参与方都加入到信息平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也让各方相互监督。在基于 BIM5D 项目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植入拌合站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图1)。
(1)BIM5D 项目管理平台:基于 BIM 应用及轻量化技术,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多方协同管理平台。平台采用两端一云的模式(包括 WEB 端、手机端、云协同及云存储),利用 BIM 模型的数据集成能力,集成项目全过程资料、进度、质量、安全、设计、成本、物资等信息,并发挥 BIM、信息化、云技术的优势,实现项目的可视化、过程化、精细化、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从而达到缩短工期、
控制成本、减少设计变更、提升工程质量、预防安全事故、达到项目数字资产的目的。
(2)拌合站管理系统:集商品订购、产品生产、合同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信息一体的管理系统。对需要共享的产品数据对接项目上的 BIM5D 项目管理平台,将拌合站管理系统收集的项目所需混凝土订单用户信息、物料信息、生产过程信息、运输信息分享到本项目项目管理平台上,并对相关信息自动更新、自动校验产品信息。
(3)车辆管理系统:由于在拌合站购入原材料、出产混凝土过程中都需要相关的车辆。
利用这一系统就可以对车辆的状况、进货信息、出货信息进行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对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状态信息、供货量信息、供货时间信息等上传至对应项目的 BIM5D 项目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以达到信息畅通和保障混凝土质量的目的。
3 结束语
目前,现浇混凝土生产工艺基本着眼于施工现场的组织与实施,缺乏从拌合站出发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管理,基于 BIM 技术全过程管理的特点,可以弥补拌合站混凝土生产环节、混凝土运输环节的监控,实现系统信息共享,通过对现浇混凝土全过程的质量信息管理,将极大提高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对推进建筑业生产现代化,实现现浇混凝土的数字化绿色生产,对建筑参与各方而言,也是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透明合作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朱溢镕,焦明明.BIM 概论及 Revit 精讲[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37215019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