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
摘 要: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点。在学生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核心。而要真正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就必须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用思维导图,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本文从思维导图的理论出发,探究思维导图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意义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 道德与法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8.043
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拥有更高的品德。处于新时代的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充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时,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串联起来,拥有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此基础上,初中道德法治课堂的教师必须要重视思维导图与课堂的结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让学生对课堂的重点知识进行把握,使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得到提升。
一、思维导图概述
1.思维导图的概念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通过图表的方式将发散性思维具体体现出来,从根本上来说,思维导图就是对自身发散性思维进行复制。简单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将图形和文字结合起来,将发散性思维具体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左右脑合作,运用关键词、图形等方式揭示事物间的联系,使学生提高记忆力,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2.思维导图的制作方式
思维导图主要由主题内容与重点内容以及关键词和图形组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可采用手工和机器绘制。首先,利用手工制作思维导图时,必须要准备一张空白纸,使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绘制自己的想法。在手工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对思维导图的主题进行确定,根据主题的实际情况,将重点内容进行不断分解,并由此联想出更多内容。思维导图的主题一般都在空白纸的中央或者醒目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对主题进行不断分解时,需要通过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并且将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分支用相同的画笔来进行绘制。
利用机器来制作思维导图时,内容以及制作原则都和手工制作相同。与手工绘制思维导图相比,机器绘制思维导图更具效率,而且很多绘制软件都能够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分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1.对教师的意义
首先,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备课,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定程度上说其中部分知识点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必须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将课堂内容生活化和实践化。在进行新内容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熟悉,并对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把握,确定思维导图的主要分支。同时,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在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时,应当寻找合适的案例和活动,并将案例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接收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连贯,让学生能够真正发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师的思路,促进教师板书设计的完善。在多媒体技术还未广泛使用时,教师对知识点的梳理主要是手写板书。在进行板书设计时,大部分教师基本会采用框架的方式来进行梳理,使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手写板书的不足。教师运用思维导图,除了解决学生审美疲劳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
2.对学生的意义
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利用思维导图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导图从绘制的形状来看,就展示出发散性的特征,整个思维导图是以一个中心点进行不断发散的,而发散的区域则是以关键词或者图像来进行再次联想,最终形成以一个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圖形。与大脑神经细胞相比,思维导图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中细节的信息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突破思维惯性,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方向来思考问题。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对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在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大部分知识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了兴趣,同时也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基于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可以将课堂内容通过图片等方式具体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时,学生可以从旧的思维模式产生出新的思维模式,从而获得新的见解,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课前预习为基础,指导思维导图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是相对复杂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才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的学习效果。为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依然采用考试的方式,因此学生必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课前预习是关键。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课堂预习指导工作。在预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预习知识。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思维导图的主题进行明确,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并且将教师布置的思维导图表格进行填充,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在课前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对思维导图的主体进行确认,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的分支,而每一个分支中需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进行填空,在填空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
初中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要想真正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进行复习。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学习基础是相对较弱的,而且教材中的部分知识是具有复杂性的,所以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无法对知识进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复习环节充分应用思维导图。
首先,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默写,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课程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并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指导,将框架设定以及知识融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知识进行掌握。其次,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将更多知识点融入思维导图中,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发挥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总之,初中教师要认识到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笑媚《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求知导刊》2020年第41期。
[2] 夏薇薇《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情境》,《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第10期。
[3] 李旭《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信阳师范学院2020年硕士论文。
[4] 陈梅香《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应用》,《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年第2期。
[5] 金丽莎《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西南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371450102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