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育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中小学教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其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支持。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中存在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缺乏有效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层次较浅、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因此,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路径进行优化,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素养
随着多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等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效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执行者,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直接关系着自身教学实践的开展与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培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其信息技术能力,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的号召之下,我国各地在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先进举措与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但因意识理念、资金支持、信息技术、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现实中很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教学的需求。为了有效利用互联网与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需要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详细具体地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
一、培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主要承担者,其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特别是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飞快,国家倡导各中小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教学的情境下,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有助于中小学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信息化背景下,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在教育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通常来说,信息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文本、图像、动漫、音频、视频等,在开展教育教学及日常事务工作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如何从形式多样的信息源中提取重要信息,对其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和使用重要的信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新型技术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利用互联网与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支持,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支持,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因此,要不断培育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其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信息技术理论水平,还需要其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教育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2]。
2.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培育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仅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有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还有助于其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信息化环境中,“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许多中小学校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尤其在国家倡导有条件的各中小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情况下,各地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利用网络云课堂等等,并鼓励和支持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尝试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远程授课、网络学习、移动端作业等,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些新教与学方式的灵活使用,需要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拥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因为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不仅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还能够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拥有较高信息技术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动漫、电影、游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整合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资源,使课程资源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学习动机,使其从内心深处喜欢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3]。
3.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支持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小学教师作为培育中小学生的主要承担着,为中小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支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求中小学教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化教学资源等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支持,这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此情形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在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巧解决现实问题,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训练其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使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应对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自身的信息道德与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信息知识与价值观念,引导其形成正确面对计算机病毒、网络垃圾等的信息安全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信息观,使其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提供线上学习支持。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国家对学校网络课程的重视,各地要求中小学教师在线开展网络课程。这在加速我国智慧课堂建设的同时,倒逼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但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视角来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中存在诸多困境。
1.培训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
国家倡导基础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未曾预料的问题,尤其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职教师很少参与完整、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很多学校没能组织教师开展互动教研或集体备课等共同体教学实践活动,仅有部分教师自行组织并开展。学校更没有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仅是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短暂性的对教师进行碎片化、臨时性的培训,因此通过培训教师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也是碎片化的。整体来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中没能从整体上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进行完整性、系统化的设计,仅是根据现实需求进行暂时性或集中性的培训,导致许多教师没能完全了解和掌握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力不从心。
2.培训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
从实践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不能有效搜集、处理和应用所需信息资源,不能灵活、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等问题。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来看,其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更多注重教师对软件操作功能的训练与学习,技术应用载体内容不足,缺少与教学应用的有效结合。通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训之后,教师仅掌握了对某些软件的操作技能,因缺乏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学到的技能几乎在教学中不能得到应用。第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培训之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机构、部门及相关培训者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摸底调查,对教师已有的信息技术能力状况及具体需求不甚了解,更不清楚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具体需求,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没能很好地将培训内容与教师信息化实践有效衔接,出现培训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导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第二,培训形式单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采用传统的教师培养形式,仍然是集中面授的方式,通过较短时间的培训,向教师灌输大量繁杂的内容,这使其在短时期内很难消化,再加上培训内容得不到实践的支持,很多培训仅是进行理论上的学习,很少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培训形式单一[5]。
3.培训效果缺乏有效性
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欠佳,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能力层次相对较浅,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首先,从中小学教师进行在线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相对比较好,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相对欠缺。其次,从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搜集、加工、处理、识别信息等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能熟练操作Word,超过一半的教师能熟练操作 Excel、PPT、搜索引擎功能,半数以上的教师可以加工、处理多媒体素材,如教学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并且能够制作基本的 PPT 课件,但很多教师不能利用Flash、Authorware 等软件来制作相对比较复杂的课件,更不会制作网页课件、网站链接等。最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方面,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注意力,但在相应地教学设计方面,许多教师仅注重设计过程,却不能完成环境设计和教学评价,缺乏对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度思考[6]。
4.外部环境支持缺乏全面性
外部支持环境是影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中小学校之中,但因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等不同,各区域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中的外部环境支持存在差异。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许多中小学校缺乏有效支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外部环境。例如,许多学校的基础软、硬件设施设备相对薄弱。从硬件设施来看,有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不足;从软件设施来看,有些学校缺乏信息技术软件系统、数字化教学资源匮乏、信息资源共享无法完成、教师基础信息能力较低等。有研究显示,中西部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较低,尽管许多教师在上网搜索、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归纳整理等方面的水平较好,但在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制作多媒体课件、整合音视频等方面的能力相对欠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学习与培训机会较少,外部环境支持不足[7]。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路径的优化
虽然在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我国各地做出了一系列先进举措与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仍然存在信息技术能力难以应对线上教学活动的困境。因此,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中需要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优化。
1.系统设计培训课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培训课程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设计,教师获得的信息技术知识不完整,存在碎片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很难系统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设计。这就需要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对培训课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使其保持完整性。首先,教师培育要从整体上规划和设计信息技术类的课程,不仅要涉及理论性的知识类课程,还要包括实践性的实训类课程,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其具备扎实、深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应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其次,在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学校、相关教师培训机构及培训者要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尤其要系统化、整体性的设计培训课程,创建完备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体系,让其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拥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中可以将创造设计、学习任务及技术要点组成一个板块,作为课堂的核心内容,即作为在课堂上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
2.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重技术操作轻教学应用的情况,要在今后的培训中选择针对性强、短小精悍的培训内容。这就需要在开展培训之前,通过实证调查了解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具体需求,倾听并接纳教师的想法与意见,根据教学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内容,提高培训效果。从当前的培训内容来看,很多教师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际应用。因此,要在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应用”的指导与培训,尤其是要注重与学科教学的紧密联系。第一,在掌握教师具体需求的基础上要对其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导。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指导,而对个性问题开展分类培训,在具体的培训中要注重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尤其要关注技术与学科的有效融合,以此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二,要加强团队引领。在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时,可以以所在学校或区域为单位,创建信息技术应用交流群,如微信群、QQ群等,在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引领之下,在信息群内相互交流探讨、共享经验,以分析和解决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三,加强教师的网络学习。信息化时代,网络研修空间逐渐扩大,管理者和培训者要根据不同教师的具体需求和学习风格有针对性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学习,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8]。
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网络在线教学提出巨大挑战,许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层次较浅,在利用互联网与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无论在培训内容安排、课程设置,还是培训形式选择方面,都要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培训效果,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层次。第一,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让中小学教师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第二,学校要确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尤其要通过培训来引导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迁移,因为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不仅仅体现在对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了解和对基本能力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深层次把握,即可以使用Flash、Authorware 等软件来制作相对比较复杂一点的教学课件,可以灵活、熟练使用各种办公、教学软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9]。
4.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支持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本身的内在动机与外部环境支持都是影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的重要因素,两者中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影响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从外部环境支持来看,面对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许多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很难全面应对。第一,国家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育机制。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推进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每一所学校都拥有多媒體教室、电子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基础设备,从政策制度层面引导中小学校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利用激励或政策手段鼓励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地主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第二,中小学校要为教师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与氛围,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通过公开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成果进行展示,总结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成果,并将其作为开展考核、晋升等工作的重要条件。在国家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从而形成教师信念、教学方法等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新格局[10]。
参考文献
[1] 闫寒冰,苗冬玲,单俊豪,等.“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9(01):1-8.
[2] 魏非,闫寒冰,李树培,等.基于教育设计研究的微认证体系构建——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9(04):97-104.
[3] 汪文华,宋永兴.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9):28-32.
[4] 单丽.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课程开发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29-133.
[5] 王永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1):65-69.
[6] 程思岳,许礽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107-111.
[7] 张琳,沃格特.融于学科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来自荷兰的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19(02):44-53.
[8] 桑国元,董艳.论“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演进及其提升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08-112.
[9] 刘振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2):50-52.
[10] 余玲.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9(06):68-71.
[作者:李向玲(1985-),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