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红
【摘要】中学生写作“无素材”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其实,素材自在那里,只不過缺少慧眼去发现。如何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呢?首先,揭开素材的神秘面纱;其次,见识素材的多姿多彩;再其次,给素材以灵魂附丽;最后,“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完成由“素材”到“作品”的飞跃。
【关键词】初中写作,素材,作品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备感困难的一件事就是写作文。写作“无素材”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素材就在那里,只不过缺少慧眼去发现。如何引导初中生发掘写作素材,巧做有“米”之“炊”呢?
一、课本范文,揭开“米”的面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提高独立写作能力。”可是,很多初中生认为写作素材不好找。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平平淡淡,根本没什么值得一写的事情。难道只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才值得写进文章,日常生活小事就不值一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写作素材从何而来呢?且看教材给予的启示。以记叙文为例,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就有两篇在素材选择方面可以给初中生极好示范和启迪的文章:《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写祖孙三代人在田野上散步,遇到岔路时选择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日常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爬悬崖,中途被小伙伴丢下,进退两难,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顺利爬下悬崖的经历。这样的素材并非惊天动地、非同一般。可见,大部分素材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否则“小事”难以成为好素材。
二、课外阅读,见识“米”的多彩
课标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略读、精读、跳读。学生可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见识“米”的多姿多彩:《莫言散文选》中《童年读书》里记载的故事,《城南旧事》中英子小时候在书店蹭书读的经历,泰戈尔《新月集》里温馨的母子情,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法布尔《昆虫记》里仿佛穿了一件“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的吝啬鬼杨柳天牛,为后代无私奉献的小甲虫,让广大读者印象深刻。可见,动植物也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此外,身处互联网时代,网上“冲浪”时的所见所想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对这些素材的巧妙剪辑加工成就了作家作品的高度、厚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激励理论,他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目标对调动他的积极性动力有多大,取决于这个目标能给他多大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越大,他达到目标的积极性和内部潜能被激发的可能、被激发的程度就越大。学生在揭开写作素材的神秘“面纱”,广泛进行课外阅读并留心观察生活之后,一定能领悟到“文学源于生活”的真谛。如果学生对生活多一份关心,并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就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
三、附丽灵魂,抓住“米”的精华
文学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当学生的素材意识渐强,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时,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就会有较多积累,这时就需要给这些素材找到一个可以附丽的灵魂。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掘生活中普通小事的精髓,进行横向、纵向联想,挖深挖透,化腐朽为神奇。
所谓“文以载道”,写文章一定要考虑写作意图,一篇文章如果缺了立意,就像人缺失了灵魂。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七八岁孩子爬山的历险经历,这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并不陌生,而莫顿·亨特却能从童年的这次经历中悟出一个道理: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关键是将困难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好每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如此写作才成就了这篇文章的高度。再如,《散步》也只是写了一家人饭后一起做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莫怀戚却能从这件小事中抓住写作契机,生动展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深厚感情、和睦相处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的担当和责任。这就是普通素材展现高尚立意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所在市、区两级教育部门都开展了相关征文活动,要求学生写文章讴歌祖国的伟大成就。这是个很大的命题,立意必须高尚。怎么写才好驾驭呢?怎样才能使文章不空洞,而较为具体、真实呢?笔者这样启发学生:“用你独到的眼光,从生活中找一个小的切入点,写一篇歌颂祖国70年成就的献礼文章,题目自拟。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场景,比如通过与长辈交流,了解现在家里的餐桌与二三十年前的餐桌相比,有什么变化;观察生活,了解市场上买东西支付方式的变化;家里人使用手机的变化……这些具体的事情都可以反映时代变迁,展现祖国的欣欣向荣和日新月异。我们要学会‘小题大做。”经过这样一点拨,学生豁然开朗:“大”文章原来可以这样写,如此高尚的立意居然也可以寓于日常生活的小事里。
于是,学生习作里就出现了日常买菜时用微信给农村来的卖菜婆婆支付这样的素材——反映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因为高铁而插上“隐形翅膀”的阳澄湖大闸蟹,四个小时就从上海“飞到”闽北人的餐桌上——高铁时代交通的飞速发展更是70年来祖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最好诠释。
四、杂取种种,合成一碗“八宝饭”
学生写作有素材,创作欲望就会被激发,可是他们上交的初稿令人满意的还是不多,关键是不会用素材。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一定不是生活的实录。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典型事例集中地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所以学会“整合”就很重要。
1.整合不同主人公的故事
有学生的作文题目是《祖国巨变》,全文较有生活气息的素材仅一处,那就是将妈妈小时候上学要走三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学校,与自己乘公交车只要十几分钟就到学校进行对比,除此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只有一些“生活幸福,无忧无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之类的空话、大话。教师点拨启发:用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取代空话、大话。于是学生在文中添加了国庆节舅舅从上海回家乡,带回鲜活大闸蟹的素材,很接地气、很真实;又添加了新闻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的材料和网络上我国正在研发的时速比飞机快四倍、是音速三倍的“超级高铁”的材料。最后,学生将文章题目改为《隐形的翅膀》,全文以一条交通变化主线贯穿:与妈妈小时候上学相比,“我”似乎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早上在上海,中午到闽北的螃蟹,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新机场、新高铁也助力中国梦插上翅膀……如此“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交通的飞速发展体现时代的变化,将对祖国的礼赞和热爱之情落到了实处。这样修改后,文章主线明朗,中心突出,而且内容具体,不再空洞无物。
2.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
对不同学科资源进行整合,也可以创新性地解决学生不会运用写作素材的问题。例如,笔者命制了这样的话题作文: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对别人的欣赏。别人会在你的欣赏里,得到对自我的肯定,得到鼓励和欢乐,获得信心和力量。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因为有了欣赏而变得更美丽。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有学生以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欣赏”分别与“虚伪”“真挚”“潜力”三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欣赏与虚伪反应后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欣赏与真挚反应会生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欣赏可以加速潜力的分解速度,是一种催化剂。
这篇具有创意的文章,写作素材正来自对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
3.整合零散杂乱的素材
有些时候,学生心里有素材,生活中有故事,可是由于素材零零散散,没有逻辑,显得杂乱无章。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杂乱的素材。
笔者曾经开展过“给自己画像”的自命题作文训练,一个学生给自己画了一幅比较真实的,但不够上进、不能传播正能量的自画像《不爱读书的我》。文中素材很多,也很真实,事例与众不同而又很有生活感,学生内心既害怕学习,又没有完全放弃学习,矛盾冲突比较厉害,但整篇文章主题不明,立意不高,条理不清,甚至连语言通顺都未做到。其实,这样的素材还是很不错的,稍加修改,可以因为材料新颖和内心矛盾冲突激烈而出彩。
经过教师点拨,学生将题目改为《一个后进生的心声》,文章紧扣写作要求,抓住自己“没有完全放弃学习”这一闪光点,给文章加了个光明的“尾巴”:“我想回归正常生活,可是有點不习惯了。我该怎么办?我不想再被网络里的魔鬼揪住不放了!我还来得及吗?与我有类似经历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现在回归‘大部队一定还来得及!”
结尾写到“我”对回归正常学生生活的渴望和内心的矛盾,发出自己的心声,照应文章题目,深深震撼人心。文章的立意高了许多,由“我不爱读书”变为“我的教训很惨痛,呼吁学弟学妹们不要像我一样”,具有正能量。
可见,学生学会了向生活要素材,挖掘素材中隐含的闪光点,并适当对素材进行加工、剪辑、合成,就能创作出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饱含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学生的作品虽还稚嫩,但已经足够让人欣喜了。
生活是个宝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供学生去发掘、去使用。初中生写作之“米”一定来自生活,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拥有一双能发现生活宝藏的慧眼,善于联想,学会巧做有“米”之“炊”,完成由素材到作品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