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李铁男,安立辉,刘悦,林伟,王凯波,王强,金春林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慢性湿疹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皮肤病。本病病程长,易复发,治疗困难。我院采用外用全蝎膏(院内制剂)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7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根据《湿疹诊疗指南(2011)》[1],诊断方法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完善皮肤CT或组织病理明确诊断。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 18~86岁,平均(48.5±11.7)岁。发病部位均为躯干、四肢。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相仿。依据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法[2],2组患者EASI有可比性。治疗期间均未系统用药,本次研究排除严重内脏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全蝎膏配制方法 将凡士林熔化(约50℃),入全蝎50 g、蜈蚣7条,煎熬15 min,而后过滤除渣,恢复至常温。将黄柏50 g、紫草10 g、冰片30 g和甘草50 g,分别研磨成粉末状,加入刚配制的凡士林制剂中,搅拌均匀。常温保存备用。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全蝎膏早1次/d,外用,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商品名:芙林,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晚1次/d,外用。对照组:0.1%糠酸莫米松乳膏晚1次/d外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60例慢性湿疹患者的皮疹面积、瘙痒程度、颜色、角化、浸润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3-4]。各项临床症状或体征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分值相加之和为疾病评分。治疗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分别在治疗0周、1周、2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痊愈:治疗指数≥95%;显效:治疗指数为60%~94%;好转:治疗指数为20%~59%;无效:治疗指数<20%。60例患者中,每组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每组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l9.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分别记录患者0周、1周、2周的疾病评分。第1周,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7,P<0.01)。见表1。
表1 慢性湿疹疗效比较例 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外用药物后原有皮疹是否出现红肿等过敏反应。治疗2周后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监测药物不良反应。60例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慢性湿疹患者由于长期不合理用药和反复搔抓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临床治疗非常棘手。湿疹中医称为“湿疮”,慢性期证属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皮肤干燥、粗糙、肥厚、瘙痒。治疗应以养血祛风、润燥止痒为主。我院应用院内制剂全蝎膏及0.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较理想。
全蝎膏(院内制剂)组成:全蝎、蜈蚣、黄柏、紫草、冰片、甘草、凡士林。功效:活血化瘀,祛风止痒。全蝎、蜈蚣息风镇痉,通络、散结。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痒。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临床应用中,患者自觉全蝎膏止痒效果明显。观察患者体征发现此药可加速皮疹处基底浸润的缓解,且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另外,少数对于激素类外用药内心抗拒的患者,即使单独使用全蝎膏治疗,湿疹皮疹亦能取得不同程度的好转。
本文通过总结60例慢性湿疹患者外用全蝎膏联合激素乳膏的临床疗效并做以统计学分析。发现针对慢性湿疹起效较快,在治疗1周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外用激素乳膏治疗的患者。治疗2周后,虽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升高,说明全蝎膏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全蝎膏取材方便,配制简单,经济负担小,患者接受程度高,疗效较为理想且药物不良反应小,推荐临床中可应用于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