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土豆混合蜡泥灸外敷早期护理干预减少黄体酮肌注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2021-03-18 00:53:10邓叶美吴卫照邓冠瑶何适欣刘焕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肌注黄体酮石蜡

陈 怡,邓叶美,吴卫照,邓冠瑶,何适欣,刘焕娟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15)

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中指出可采用热敷促进药物吸收以及土豆片敷贴的方法预防肌注后局部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近几年也有文献指出运用温水热敷、外敷土豆片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黄体酮肌注后硬结的产生[1],但对肌注造成的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未作过多的研究。用药物说明书上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自我早期干预护理起到了一定的健康宣教,虽有临床证实的效果,但患者在自我实际操作中常因各种细节问题(比如:水温的控制、土豆片难以固定、耗时不便利等)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改善了土豆的性状,添加了生姜泥混合医用石蜡,制成蜡泥灸放入空芯穴位贴敷贴于肌注的部位,效果突出、干预时间短、过程简单,患者接受程度高。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用黄体酮注射剂进行肌注的22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因早孕、孕酮低,遵医嘱执行黄体酮肌注天数≥30d;属于不易吸收药物容易产生局部不良反应;肌注部位无皮炎;对蜡泥灸配方无过敏者;知情同意并配合治疗。排除标准:肌注部位有皮炎的患者;对混合泥灸配方过敏者;双侧臀部明显畸形、局部肌肉微缩、不对称、局部有胎记或色素沉着等异常情况;一侧或双下肢感觉或活动异常者;在干预期间,黄体酮连续治疗不足30d或提前减量者;在干预期间因胚胎停育、难免流产等因素终止治疗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8.57±0.52)岁,平均身高(161.21±0.40)cm,平均体重(55.74±0.48)kg;对照组平均年龄(29.70±0.52)岁,平均身高(160.22±0.40)cm,平均体重(54.54±0.56)kg。两组均治疗31d,每日黄体酮注射量40m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未使用消肿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肌注部位外敷。为保证干预的准确性,两组患者均由培训过本课题相关知识的同一名护士负责局部护理,另外两名护士共同负责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并将测量结果取平均值,由课题设计者负责所有研究结果的记录工作。外敷时间视敷贴材料的不同而定:观察组患者左侧臀部每次30min,1次/d,同一患者右侧臀部只进行常规肌注治疗,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左侧臀部每次60min,同一患者右侧臀部只进行常规肌注治疗,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在每次注射前,评估局部皮肤情况,记录疼痛、硬结、瘙痒出现的时间和相关数据并比较。

1.2.1 观察组

选取新鲜、完整的生土豆和新鲜汁多的生姜,将土豆、生姜与石蜡按重量2∶1∶1的比例进行配制。先将土豆、生姜洗净并去皮,切成小块后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成泥糊状,混入化开的石蜡中制成蜡泥灸膏药,放入容器中备用,使用混合泥灸膏药前,先预热膏体,经测温仪(测温仪:希玛HF150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膏体温度为42℃后均匀地涂抹在空心穴位贴内,敷于肌注部位,外敷范围覆盖肌注部位的直径约5cm,30min后取下。

1.2.2 对照组

按照黄体酮注射剂说明书中预防局部不良反应的方法:采用温水浸湿毛巾,拧半干后装在密封塑料袋内,经测温仪(测温仪:希玛HF150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物体表面温度为42℃后敷于肌注局部,外敷范围覆盖肌注部位的直径约5cm,用弹性绷带固定30min后取下毛巾立即将新鲜的土豆薄片(土豆片厚度0.1~0.2cm)用医用胶布敷贴于肌注部位,外敷范围覆盖肌注部位的直径约5cm,用弹性绷带加强固定30min后取下。

1.2.3 一般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干预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敷贴部位皮温的感知情况,防止烫伤。观察疼痛缓解情况,肌注局部瘙痒情况,有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连续进行肌注时应每次左右交替变更臀部肌注的部位;协助患者调节适合热敷的温度,对肌注超过2~3h的左侧臀部进行局部早期护理干预。

1.4 观察指标

连续早期干预30d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评价疗效。

(1)疼痛发生情况:疼痛出现的时间;根据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RS)[2]评估法为基础,改进相关的临床表现,使其评价局部肌肉疼痛程度更具科学性,改良NRS见表1。

表1 疼痛数字分级法(NRS)

(2)硬结情况:记录硬结出现的时间;硬结的平均直径;硬结总发生率。

(3)瘙痒情况:瘙痒开始发生的时间;联合使用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标准(表2)与动态瘙痒评分(DPS)(表3),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标准根据瘙痒程度、搔抓行为及对睡眠的影响三方面综合评价瘙痒状态,分别针对日间和夜间的瘙痒状态采用分级描述,各分 0~4 级,根据动态瘙痒评分(DPS) 可表现出瘙痒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前后瘙痒减轻或加重的程度[3];瘙痒总发生率。

表2 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标准

表3 动态瘙痒评分( DPS)

(4)干预过程便利感:发放问卷调查,观察患者切身感受。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疼痛出现的时间比对照组晚,疼痛发生率也更低(P均<0.05),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硬结情况比较

观察组硬结出现的时间比对照组晚,平均直径更小,发生率也更低(P均<0.05),具体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硬结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局部瘙痒情况比较

观察组瘙痒出现的时间比对照组晚,瘙痒发生率及瘙痒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局部瘙痒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便利感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93.36%(106/110)的患者有便利感,对照组便利感的比例为22.73%(25/110),两组便利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生姜土豆泥联合蜡泥灸外敷对早期护理干预黄体酮肌注发生的不良反应效果优于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中的方法,生姜土豆混合蜡泥灸热敷的方法使得疼痛出现的时间及硬结出现的时间相对更加延长,疼痛及硬结发生率低于按说明书方法干预率的50%以上;对肌注后局部瘙痒的预防有明显效果;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来说患者的干预过程便利感更强,总体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中的方法,用温水及土豆薄片湿热敷对肌注部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肌注不良反应中常出现的疼痛及硬结的产生,但干预时间过长。另外,温水热敷后的皮温会被蒸发,无法保持最佳的吸收温度,土豆薄片贴敷后又会带走一部分的热量,故治疗有效率较观察组偏低。又因治疗时需先热敷温水30min使肌肤达到有效吸收的皮温后再贴敷土豆30min,也造成患者治疗便利感不强。观察组采用生姜泥、生土豆泥混合医用石蜡温热后制成蜡泥灸外敷的方法对肌注部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中的疼痛发生率、硬结发生率、瘙痒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便利感强过对照组。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生姜的化学成分复杂,早有药理研究表明,生姜活性物质中的生姜挥发油、姜辣素及姜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过敏和抗溃疡作用[4-7]。用生姜煎水,擦洗皮肤能止痒,治疗各种皮肤病[8]。②土豆中含有龙葵碱,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功效[9];有临床研究证实将土豆和生姜制作成泥进行外敷,与皮肤的贴合度较片状贴敷更佳,吸收可以达到最大化,协同发挥杀菌、消炎、消肿、止痛、散结等作用[10]。③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蜡疗的相关记载,《本草纲目》云:“……用蜡两斤,于悉罗中熔,捏作一兜鏊,势可合脑大小,搭头致额,其病立止也。于破伤风湿、暴风身冷、脚上冻疮……均有奇效”[11]。蜡疗是一种将蜡敷于患部,或将患部完全浸入蜡液中的物理治疗方法。由于石蜡热容性大,可塑性强,能紧密贴于患部皮肤,有扩张人体局部毛细血管的功效,增加其通透性,促进局部吸收[12]。蜡热容量大、散热缓慢、导热性慢,缓慢作用在机体患处,使机体组织可以保持相对的温热状态;石蜡的温热作用较深,可达皮下0.2~1cm,局部的皮肤温度可在30~60min内保持40℃~45℃[13]。在石蜡冷却过程中,对局部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加速上皮细胞的生长[14]。蜡疗法可通过石蜡的凝固散热、机械挤压等促进热能向深部组织传递,减轻组织水肿,对消散吸收炎性浸润及止痛作用良好,抑制炎症的发展[15]。④三者混合后外敷可使生姜及土豆泥中促进消炎散结、止痛的活性物质通过石蜡的持续温热作用使局部机体的吸收达到最大化。⑤较对照组,观察组节约了先用温水热敷后再敷贴土豆片的时间,增强了患者的便利感;改善敷贴物体的性状,利用空芯贴加强固定后与肌注部位皮肤的贴合度比用胶布辅助土豆片贴敷的贴合度更强。由于治疗效果好,患者对孕期治疗信心更佳,对需长时间持续进行黄体酮肌注可能会再出现疼痛及硬结的担忧度下降,患者对病程护理满意度提高。

本次研究的注意事项与不足有以下几点。①敷药前评估:据相关文献指出[16],热敷法须在注射后2~3h后才能进行,因为注射产生的针眼要在注射2~3h后才能闭合,如果在注射后立即热敷,容易导致药液的外渗或微生物进入,进而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因此,肌注时间大于2~3h的患者方可敷药;禁止敷于患有皮肤急性炎症者及对药膏配方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②外敷时间控制:由于石蜡预温后会随时间的延长保持一定的温度,建议每次外敷时间控制在30min为宜。护士协助患者上药后需指导患者按疗程取下混合蜡灸药膏。③混合蜡灸药膏的配置需采用新鲜材料及定量的医用石蜡。

综上所述,生姜、土豆泥混合蜡泥灸外敷治疗黄体酮肌注后产生的硬结,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快捷,有利于治疗肌注后产生的硬结及疼痛,提高了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注黄体酮石蜡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煤气与热力(2022年2期)2022-03-09 06:29:16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9:02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婚育与健康(2016年9期)2016-05-14 22:58:00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