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玲,宋若溪
(1.辽宁大学校医院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36;2.沈阳市中医院针灸科,辽宁 沈阳 110004)
偏头痛属于一种一侧或双侧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疼痛,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发病率具有一定差异,女性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目前对偏头痛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和内分泌、遗传以及代谢因素有关[1]。临床通常应用布洛芬治疗,但复发率较高。而在中医中,将偏头痛划分为“头痛”范畴,头部疾患多风、瘀、痰、虚相杂,虚实夹杂多见。在临床中,此疾病主要可以分为特殊类型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以及先兆的偏头痛,此疾病在临床的表现十分复杂,具体表现会因为疾病类型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患病后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针灸与药物的联用在治疗偏头痛中临床疗效突出,可以有效达成平调阴阳、补虚泻实、活血定痛等目标[2]。基于此,本文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经颅多普勒(TCD)指标的变化分析,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大学校医院2018 年1 月至2020年1 月收治的100 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26 例;年龄44~63 岁,平均(53.42±3.94)岁;病程1~3年,平均(2.53±0.24)年;疼痛部位:头顶部、后枕部、颞部分别为21 例、13 例、16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27 例;年龄43~65 岁,平均(54.37±4.73)岁;病程1~3 年,平均(2.53±0.14)年;疼痛部位:头顶部、后枕部、颞部分别为19 例、17 例、1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3]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急性期患者。排除标准:低血压和高血压以及具有甲亢、贫血等可能对脑血流产生影响的患者;具有脑血管意外和颅内肿瘤的患者;具有颈椎病、外伤性头痛、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头痛以及五官疾病的患者等。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62,规格: 400 mg/粒)治疗,400 mg/次,3 次/d。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针药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同对照组,针灸选穴时主要为风池、率谷、丝竹空、悬颅、领厌穴,如果患者为单侧头痛则选患侧,如果为双侧头痛则选双侧,并在此基础上配取四关。对患者展开针刺操作时,首先需使用75%的酒精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使用2.5 寸毫针(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从患者的丝竹空刺入,并顺着皮肤向着率谷的方向进行透刺,通过捻转进针的方式刺入1.5~2.0 寸,待患者的颞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酸胀后,再次对患者捻转60 s 左右。从领厌的方向朝着悬颅进行透刺1 寸左右,具体的针刺措施与上述方式相同。针对风池穴进行针刺时,需进针1.2 寸左右,同时针尖需向着患者鼻尖的方向斜刺,然后持续捻转,并在此基础上留针 30 min,1 次/d,连续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美国EMS-9 000 Ⅱ)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仪器探头频率为3 MHz,当患者的呼吸保持处于平静后进行检测。②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美国Chrono-Log 公司 700 血小板聚集仪分析5 min 内的血小板聚集率;使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LBY-N6C 血流变仪测定血浆黏度(PV)、D- 二聚体(D-D)水平。③血液采集同②, 2 500 r/min 离心5 min,取血清,通过分光光度计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样本中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 (ET)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及[ 例(%)]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 检验及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脑血流速度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A 和MCA 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比较( cm/s)
表1 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比较( cm/s)
注: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
组别ACA MCA收缩期峰流速 舒张末期流速 收缩期峰流速 舒张末期流速 观察组(n=50) 80.67±4.82 41.68±6.63 94.77±10.30 48.76±10.51对照组(n=50) 77.02±7.31 38.41±5.80 90.05±6.32 44.01±7.68 t 值 2.948 2.625 2.762 2.580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2 血小板聚集率和PV、D-D 指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V、D-D 水平及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PV、D-D 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PV、D-D 比较
组别 血小板聚集率(%) PV(mP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 82.52±8.65 59.06±14.28* 1.65±0.28 1.21±0.17*对照组(n=50) 84.11±7.59 83.05±7.11 1.66±0.30 1.43±0.28*t 值 0.977 10.634 0.172 4.749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续表2
2.3 血清因子水平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NO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P<0.05。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
组别 ET(ng/L) NO(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 75.50±3.79 65.51±1.77* 104.21±13.27 59.13±8.87*对照组(n=50) 75.45±3.62 68.34±2.12* 104.36±13.59 67.34±9.57*t 值 0.067 7.246 0.056 4.449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偏头痛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和家庭遗传、内分 泌、代谢、饮食等因素,以及患者自身情绪、头部外伤与精神刺激等有关。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血管学说。该学说认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与颅内血管收缩有关,随后由于颅内外血管的扩张导致头痛的发生。②神经血管。下丘脑边缘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偏头痛的先驱症状有关,神经元功能障碍继发的血管改变和先兆头痛的发生有关。
在中医领域中,偏头痛属于“脑风”“头风”范畴,此疾病一般都属于内伤头痛,因患者脏腑之阴精阳气皆上于头,所以此时会产生经络脏腑病变,脑髓失养、肾精久亏,阻滞中焦、痰从湿生导致浊阴不降、清阳不展,进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西医临床会应用镇静止痛剂、前列腺素抑制剂、麦角胺疗法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见效快,但是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所以患者的依从性和实际疗效并不理想。中医针刺具有很好的机能调节作用和镇痛效果,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偏头痛发作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可通过穴位刺激,改善脑血流情况,促进循环,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血栓前状态是偏头痛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现象,可能与患者凝血 - 纤溶系统紊乱、血流变学异常等原因相关,血小板异常活化后可增加超氧阴离子释放、介导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增加患者的病情程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CA 和MCA 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快于对照组,血清PV、D-D 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有效促进患者脑血流速度,减轻血液高凝状态,促进病情的缓解。
偏头痛属于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在中医理论之中,“不通则痛”以及“久痛必瘀”是偏头痛发生的主要机制,采用针灸来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念,选择合适的穴位来通络止痛,同时达到清头开窍、调和气血的功效。治疗过程中通过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互配合,以局部取穴来清利头目,以远端取穴来倾泄肝胆之热,血出邪尽而奏奇效[6]。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血清NO、ET 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是造成患者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可加重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NO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针药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功能障碍现象。针药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出不同方式的协同作用。临床需针对针药结合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机体的刺激部位、功能状态和药物种类与强度等,明确药物的给药时间和具体用药剂量,并将这些处置因素相互结合,以此提高治疗 效果。
综上,针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其脑血流状况,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轻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促进疾病的缓解,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