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东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湖北 襄阳 441021)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卫生事件频发,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和重视。动物检疫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1],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随着动物检疫社会化服务持续推进和人们对肉食品质量安全的不断关注,广大群众对畜产品检疫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2]。近年来,开展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一种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新手段,也是贯彻落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精神的新趋势。“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不仅能够促使行业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3]。笔者曾数次参加此类竞赛,受益匪浅,现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动物源性食品消费习惯不同及地理环境差异,养殖动物种类不同,动物检疫工作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区以草食动物养殖为主,则动物检疫工作就以牛羊检疫为重点。而其他地区以生猪、禽类养殖为主,动物检疫就以生猪、家禽检疫为中心。
国家针对动物检疫出台了《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等11 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羊驼的产地检疫依照《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执行;生猪的屠宰检疫依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等4 部屠宰检疫规程执行;马、驴、骆驼、梅花鹿、马鹿、羊驼的屠宰检疫依照《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NY467—2001)执行。其他畜禽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要按照现行规程规定严格实施。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的检疫继续执行现行规程规定,暂不调整范围。规程分别规定了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及检疫结果处理等。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举办了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动物检疫技能竞赛按照一类赛事如期举办。各省、市、县分别按照农业农村部规定模式、操作标准及评分标准,先后举办了动物检疫技能竞赛选拔赛活动。
动物检疫技能竞赛内容包含理论知识考核和检疫技能操作2 个方面。理论知识卷面分100 分,占总分值的30%;技能操作满分100 分,占总成绩的70%,综合成绩作为评定名次的依据。
2.2.1 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试卷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及简答题5个部分。出题范围包含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动物疫病基础知识等内容。
2.2.2 技能操作 操作标准:“六岗”确定了生猪屠宰检疫应当设定的具体工作岗位,“十六刀”规定了动物检疫操作的剖检部位。评分标准:确定了操作动作规范。通过视检、触检、剖检被检对象的相应部位来判断是否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通过综合全身的病理变化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做出初步判定是否属于规定的检疫对象,确定实验室检测疫病种类。
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参赛者分别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获得决赛前5 名的选手,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后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由农业农村部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已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获得决赛第6~20 名的选手,由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由农业农村部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已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对获得第1名并符合推荐条件的选手,由选手所在省(区、市)总工会在次年度五一集中表彰时按程序优先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每个比赛项目评选出3 名优秀裁判员,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优秀裁判员”证书。
活动充分调动了基层工作者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选拔和表彰为基层工作者树立了行业标杆,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懂技术、本领强的动物检疫专业人员。官方兽医业务素质和动物检疫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工作信心得到增强,动物卫生监督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降低了动物疫病防控风险,畜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
动物检疫技能竞赛操作标准和评分标准科学,是对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的补充,解决了基层管理者不知如何设岗、官方兽医不知如何操作的问题。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大部分地区机构改革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并、转、撤,以独立名义存在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已寥寥无几,动物检疫功能也相应弱化。省、市、县改革也不尽相同,上下机构不对口,信息不能共享,任务不能及时准确地完成。人员结构复杂,存在聘用人员、非专业人员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不能完全胜任动物检疫工作。还存在官方兽医同时从事动物检疫和其他多项工作的现象。
建议在国家、省、市级建立动物卫生监督业务指导机构,在县级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实施部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县级层面建立动物卫生监督网络,根据工作量,向定点屠宰企业、乡镇派驻官方兽医,具体负责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及上级交办的其他有关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队伍稳定,人员充足,专人专岗。
目前,动物检疫赛事仅设立生猪屠宰检疫技能竞赛,对以牛、羊养殖为主的区域有失公允,对于牛、羊、家禽等动物检疫规范存在缺失。建议将牛、羊、家禽等大宗用于食品消费的动物检疫纳入检疫技能竞赛范围,改变动物检疫区域不均衡,重生猪检疫轻牛、羊、家禽等检疫的局面。建议参照往届竞赛操作标准和评分标准,制定牛、羊、家禽等实行定点屠宰动物的操作标准;参照现有的产地检疫规程制定更全面的非食用动物检疫规程,形成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捕获的其他动物检疫有依据、有规程、有方法、有措施,官方兽医开展检疫工作容易操作、方便落实。
4.3.1 国家、省(市)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形成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在专业网站、报刊对相应级别的赛事实时报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省、部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台文件,由省、部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牵头,由优秀组织单位、获得一等奖等次人员参与组成技术指导团,形成区域性帮扶对接,促进动物检疫均衡发展。
4.3.2 调整动物检疫技能竞赛奖项,调动官方兽医工作积极性 目前设定的一、二、三等奖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奖励,物质奖励缺失。“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晋升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是针对工人身份的人员设定。现在的官方兽医队伍有多种身份,比如参公、公益一类以及工勤岗身份。建议获得相应奖项的结合相应身份调整职级、专业职称等级或职业技能等级,以鼓励更广大的官方兽医参与到动物检疫技能竞赛活动中来。
4.3.3 建立动物检疫人才库,壮大制定动物检疫规程及规范性文件的后备力量 对获得国家一等奖及省(市)第一名的人员,从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公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再培训、再提高,纳入国家或地方专业人才库,解决日常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参与动物检疫规程、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修改,为动物检疫队伍培养更坚实,更专业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