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教学实践,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课堂教学需求出发,合理应用史料资源,促进课本教学和史料资源的深度融合,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了当前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够以理性客观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史料教学资源的渗透帮助学生拓寬学习视野,并在深入接触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为后期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史料教学在提升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和价值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史料资源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的史料资源是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重要素材,合理地利用史料素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内容的魅力,提高学生积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对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史料的搜集工作,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要整理出适合当前学生学习的史料资源,充分发挥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资料的探究和分析,正确地评析历史问题,并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历史思维分析能力。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史料资源的教育价值,那么历史课程将会变得空洞而缺乏资料支持。因为在历史课程的教学组成中,史料资源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只要将课本历史知识和史料资源进行有机地融合,才能够促使学生透过历史表面了解到实质性的内容,提升课程学习的教育质量。因此,在日常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史料教学的重要作用,借助史料教学的辅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三、 史料教学在提升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运用
(一)全面解读分析史料资源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史料教学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解读和分析史料资源的能力进行培养。具体到教学工作中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对所搜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自主地研究和分析,在阅读学习时将其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点联系课本教材,逐步掌握透过历史表面发觉隐含信息的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具备良好的史料分析和阅读能力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由于历史课本中包含了许多文字类型的知识,需要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知识点内容,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应当积极地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影像资料,通过探究学习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通过教师的指导教学,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探究史料资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尝试树立历史观点和史实,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史料资源在教学中的价值,指导学生学会系统地分析和整理概括。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主动地参与和探究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基本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在日常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进行培养,借助史料教学的方式,在不断地探究学习过程中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伴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发展,史料资源的内容和难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借助史料资源进行教学的课程实践中,学生历史思辨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和进步,一般情况下,史料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历史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许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学生自主地深入阅读和探究发觉的。只有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本教学知识点,才能够进一步地结合史料教学的内容,准确地辨析历史问题与历史事件,得出客观的结论和观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在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问题分析和思辨能力之后,在解决相应的历史问题时就能够围绕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学环节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然后对达·伽玛、哥伦布以及麦哲伦的相关史料进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的分析方式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传统被动地接受讲授的知识,逐步转化为主动地学习过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自身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习惯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学习实践与空间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对其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实践与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教师在利用史料资源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时要深入发掘史料资源中蕴含的人文知识,引导学生在史料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历史资料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如巴黎和会、北洋军阀统治等;在对史料资源进行分析的同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五四运动开始的背景、发生经过以及所带来的历史影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透过史料学习的方式再现历史场景,真切地感受到了五四运动中所渗透的年轻人的进步朝气。除此之外,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延伸教学内容,将历史与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考虑五四运动在当时具有怎样的内涵?如何在新时代中发扬五四精神?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感受到进步思想所产生的意义,建设学生精神文明,深化历史史料教学的教育意义。
(四)深入探究以及评价史料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的意识和思维习惯,借助史料教学的实践活动,教师要进一步地深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和评价史料,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意识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这一实际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自己的主观理解,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学会理性地分析和辩证,并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和完善。所以说,历史辩证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以及作用。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学者观点,增加其论证的依据,引导学生在学习时积极地参与和研究,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从而对其中所涉及的不同观点都能够以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和判断。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分析,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洋务运动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五)利用史料发掘历史真相
在历史课程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史料资源的最直接作用就是帮助人们佐证历史结论,为历史学科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必要的物质材料证明,这对于重现历史,反映历史客观事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人们对待历史事件以及史实的态度与观点也是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的,此时就需要史料资源的佐证帮助人们正确客观的评判历史发展经过。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敢于对历史具有怀疑思维,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存在,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敢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批判思维的引导下更好地把握课本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学习唐朝相关的历史内容时,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当时时代流传下来的诗词内容,辅助历史课程学习活动,加强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跨学科教学的作用,全面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四、 针对史料教学中反馈的分析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史料教学的模式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更加真实地感受和了解相应的历史事件及背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史料教学的效果,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而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拓宽史料教学的资源。教学的过程时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史料教学作为一种传递教学信息的形式和方法,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情况,并根据反馈的结果及时地调整、优化教学过程,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例如,在利用史料教学讲授《天朝田亩制度》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意义,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客观地评价一下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则根据课堂学生表现的情况,及时地跟进调整史料教学进度与策略,保障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效果。
五、 总结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史料教学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科核心素養的养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合理地应用史料教学的策略,深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历史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江子磐.运用细节史料深耕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8(34):51-53.
[2]张雪亚,倪仲.口述历史教学:人性化达成学科核心素养[J].人民教育,2017(3):73-75.
[3]张敬侠,杨凤英,武华,等.立足学科基础 关注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发展:2017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评析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导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7):60-62.
作者简介:
陈常碧,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马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