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2021-03-17 03:29罗莹肖雪杨利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肩痛进针针法

罗莹,肖雪,杨利悦

(长春市中医院脑病科,吉林长春 130000)

脑卒中后肩痛(post stroke shoulder pain,PSSP)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数据统计称该症在临床的发病率可高达84%,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肩关节功能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且长时间的疼痛也会给患者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1]。以往对于PSSP,临床常采取中医针刺治疗,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来激发患者自身机体的平衡机制,达到减缓疼痛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避免因口服止痛类药物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2],但是针刺治疗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且需要对多个穴位进行施针,施针过程中留针时间较长,患者的活动受限,因此其治疗时的依从性不佳,影响治疗效果。岐黄针法是依据经筋理论对肩部疼痛部位的经筋结点,以关刺、合谷刺、输刺的手法进行施针,施针时速度快且手法轻,治疗过程中无需留针,且每次只选取2~3个穴位施针即可[3],因此患者治疗时舒适度增加,依从性和疗效自然得以提升,该次研究分析岐黄针法对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临床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均为首次发病,病程在6个月以内;(2)患者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者以及患有精神类疾病者;(2)非脑卒中引起的肩痛患者;(3)中途退出该次研究者、同时接受其他治疗方案者以及脑卒中病情恶化者。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普通针刺法治疗。选取选穴:患侧肩髃、臂臑、肩髎、肩前、曲池、手三里、外关穴[4],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将患侧肩部充分暴露出来,对取穴处皮肤常规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贵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25 mm×40 mm),根据患者的脂肪厚度直刺30~40 mm,运针得气后需留针30 min,每间隔10 min运针1次,每日施针1次,连续6 d后休息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治疗组

采取岐黄针法治疗。选取岐黄针(重庆百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规格:0.5 mm×45 mm)。(1)选穴:①主穴:第1次治疗时取肩髎和肩前穴,第2次治疗时取肩髃和臂臑穴,第3次治疗时取肩髎和天宗穴,第4次治疗时取肩髃和肩贞穴[5]。②配穴:伴有患侧前臂疼痛或麻木者配手三里穴,伴有肩颈部疼痛者配天牖和肩井穴。(2)操作手法:①肩前穴,患者取仰卧位,将患侧肩部暴露出来,患侧手臂放于躯体旁,定穴后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和食指置于进针点两侧,右手持针垂直方向快速刺入皮下并用“输刺”法直刺1.5寸即可,得气后将针尖抵至肱骨骨干内侧缘并用“青龙摆尾”法轻轻震颤针柄,随即将针退回至进针点并沿长骨纵轴方向向进针点的远端及近端各旁开30°行“合谷刺”[6],针法同前,而后退针,用无菌棉球按压1 min。②肩髃穴,患者仍取仰卧位并将患侧肢体外展90°,定穴后常规消毒,左手拇指、食指置于进针点两侧,右手执针以垂直方向快速刺入皮肤,行“输刺”和“关刺”之法,针刺深度为1寸左右,得气后将针尖抵至骨面并轻轻摆动针柄,随后将针退回至进针点,向肱骨头以及肩峰的方向再行“合谷刺”,针法同前,随即退针,用无菌棉球按压1 min。③肩髎穴,患者取俯卧位并用一枕头置于其胸前使其双侧上肢放松,将患肢外展90°,定穴后消毒及施针操作方法均与肩髃穴相同。④臂臑穴,患者取健侧卧位并将患肢放置在躯体旁,常规消毒,右手持针以垂直方向刺入皮下后行“输刺”手法,刺入深度为1.5寸左右,得气后将针尖抵至肱骨骨干外侧缘并轻轻摆动针柄,随即将针退回到进针点并沿长骨纵轴方向向进针点的远端和近端各旁开30°的方向行“合谷刺”,针法同前,然后退针,用无菌棉球按压1 min。⑤天宗穴:患者仍取俯卧位,并用枕头置于胸前,使其双侧上肢放松,患侧肢体放置于躯体旁,定穴后消毒,进针方法同上刺入皮肤后行“输刺”手法,刺入深度约为1.5寸,得气后将针尖抵至骨面并轻轻摆动针柄,将针退回到进针点后向肩胛冈以及肩胛下角方向各旁开30°的方向行“合谷刺”,针法同前,而后退针,用无菌棉球按压1 min。⑥肩贞穴,患者取俯卧位并将枕头置于其胸前,使双侧上肢放松,将患侧肢体放置在躯体旁垂肩合腋取穴,定穴后消毒,将岐黄针直刺入皮下后行“输刺”之法,刺入深度约为1.5寸,得气后将针尖抵至骨面并轻轻摆动针柄,再将针退回到进针点并向肩胛冈以及肩胛下角方向各旁开30°的方向行“合谷刺”,针法同前,退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1 min。

以上操作均由同一医师操作,治疗结束后患者可自行或在家属的辅助下对患侧肩进行缓慢的活动,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以防病情加重,若施针孔疼痛明显可用无菌棉球按压数分钟,如无缓解应及时与医师沟通。每周治疗2次,每次治疗取2~3个穴位即可,连续治疗4次。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量表评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

(2)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CMS)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量表包含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及肌力4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其肩关节功能越好。

(3)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取尼莫地平法计算,根据患者的VAS及CMS评分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7]。患者肩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或者疗效指数≥90%为治愈;其肩部疼痛以及其他不适症状明显减轻且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或者疗效指数在70%~89%为显效;肩部疼痛以及其他不适症状有所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或者疗效指数在30%~69%为好转;肩部疼痛、其他不适症状及肩关节活动功能未改善,疗效指数<30%或是恶化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

2.2 两组肩关节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M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

2.3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疗效对比[n(%)]

3 讨 论

脑卒中后肩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之一,其发生与肌痉挛、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或肩手综合征等原因都有密切的关联,同时患侧肩胛带肌群以及其上肢伸肌肌群的张力下降也是导致该症出现的原因[8],反复的疼痛不仅给患者的康复训练造成影响,也加重了其焦虑的心情。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肩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脉失养、骨节不稳、气滞血瘀。以往通常采取针刺之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该方法的治疗原理在于刺激其神经系统进行调控来实现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目的,但是在施针后需要留针较长时间,而且在此时间段内患者活动受限,因此患者的依从性不佳,对疗效产生了影响。

岐黄针法是陈振虎教授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并结合中医经筋理论形成的一套独特的针法。岐黄针是陈教授结合古代刀种针具和现代常用的毫针、圆利针、小针刀、浮针等针具的特点研制而成的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新型针具。该针与常规毫针相比较而言略粗,刺入经筋结点以后能够对软组织形成一个张力性的挤压[9],进而实现解除肌肉以及韧带痉挛、促进肌细胞重新排列整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目的。而且此针针头圆而不钝、利而不锐,施针者在进针时能快速穿透皮肤,减少普通针具进针时的疼痛感,同时也降低了对血管、神经以及肌肉和韧带组织的损伤[10]。采取此种治疗方案,快进快出,无需留针,每次只取2~3个穴位,治疗时间短,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增加,治疗依从性得以增强,从而疗效得到了保障。

综上所述,岐黄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其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肩痛进针针法
肌张力增高在卒中后肩痛中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腹针疗法联合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