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心”文化与心理疏导模式的建构

2021-03-17 15:31程早霞董维维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中国传统文化

程早霞 董维维

摘 要:心理疏导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拓展和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新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模式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特点,直接运用西方心理咨询的手段与方法会出现较低的文化契合,尤其是将西方文化背景下“价值中立”原则运用到心理疏导中是不切合实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心理理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与西方心理学对“心”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需要从价值观和文化两个方面导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心理疏导模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文化;心理疏导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6.02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6-0126-05

心理疏导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概念,心理疏导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心理疏导不等同于心理咨询,是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具有明确价值引导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西方的心理咨询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和传统,全然將西方文化背景下“价值中立”的心理咨询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中是不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既要充分吸收西方心理咨询的长处,又要结合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文化烙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

建构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是时代要求,更是时代所需。人的心理具有文化属性,我们的血液中无不渗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因此,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中,对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建构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的应然性

心理疏导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先后两次谈到心理疏导问题,明确指出“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2]。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构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1.心理疏导不等同于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新拓展,一直吸收和借鉴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心理问题,积极运用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心理疏导干预。然而,西方心理咨询方法对于当今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从意识、行为层面来解决,这对于我国当前形势下人们出现的心理症状和精神状态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西方心理学表现的是一种“物文化”。物文化看不到更深的精神世界,看不到东方文化所讲的“真我”。西方心理学将人看成身体、感官和一系列理性思考的堆积,最终以物的形式存在。这就使得当前心理疏导仅仅从表面上解决行为和意识层面的问题,而那些潜藏于现代人心理的焦虑、抑郁、恐惧和无意义感等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物”文化导致心灵成为无家可归的精神弃儿。

当前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实质上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心灵问题。现代人陷入了一种“心与物”的悖论之中。当前的许多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神经症等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行为、意识层面的问题,但实质上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心灵问题。物文化使人与人在关系上更关注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竞争,而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物文化看不到更深的精神世界或中国文化中所讲的“真我”。西方科学心理学产生于西方的文化与传统中,它无法解释和分析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这些心理现象。心理疏导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心理疏导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的批判性借鉴,充分吸收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包括西方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中国本土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及人类一切处理心理问题的思想资源),扬弃其中不合理和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内容和成份,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升华。

2.心理疏导的特殊性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走进人的思想、走进人的心理、走进人的生活需要。只有走进了人,思想政治教育才找到了教育的推进器。”[3]心理疏导模式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通过处理心理问题来解决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心理疏导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调节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西方的心理咨询在表现形式上大致相同。但实际上心理疏导不仅仅局限于处理心理问题,而是通过对心理问题的处理进而更深层次地去解决思想观念和政治层面的问题,具有主导性和引导性的特点,最终的落脚点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西方的心理咨询只处理心理方面的问题,秉承“价值中立”原则。心理疏导不同于西方心理咨询,要比一般心理咨询要高一个层面。心理疏导以心理问题为切入点,以心理为基础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和价值追求,从而通过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来解决心理层面问题。因此,心理疏导体现为一种价值干预,通过价值干预积极引导,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更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是指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品味和文化内涵,着眼于打造人们的精神家园,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人文熏陶和心灵关怀。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有效提升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用更科学和合理的方法来处理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具有明显的价值色彩,价值的引导离不开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会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的心理同样具有文化的属性,其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以及行为模式无不受到文化的影响。习近平指出,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与败、得和失,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素质。这些关系都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建构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需要考虑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心灵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们内在的特征,更加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古圣先贤们认为,我们虽然与外界产生关系并相互影响,但我们更注重的是内求于心,通过某种内在的心性修养实现内在的超越。

1.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心”文化

中国文化以心为源头,是从“心”文化开始的。“心”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范畴。“心”文化吸取中国传统心理学、哲学以及宗教的精髓。正如徐复观先生在《心的文化》中指出,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是“心的文化”。“心的文化”是人内求于心,通过心性修养实现内在超越,也称为修心的文化。

中国传统“心”文化中的“心”涵盖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心作为心脏而言,不仅是指生理学术语中的心脏,更重要的是包含个体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道理;第二,心被理解为个人的意识、情感、态度等。孔子说“人心所欲不逾矩”,孟子强调“尽心知性知天”,老子的“心善渊”,以及庄子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心理学所指的“心”,超出了心脏的涵义;再者,心超越个体,被称之为“道心”,天地万物相同相合之心。得道成道是人一生最高的追求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智慧主要关注人性中的“精神性”层面,更加注重将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把握在自己手里,倡导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及精神境界的提升,努力把先贤的美德与才学化为自身的习性。

2.中国传统“心”文化的主要思想

中国传统“心”文化起源于孔子、老子,在孟子、庄子时期开始论述,儒释道三家形成“心”文化思想体系。到了宋明,陆九渊、王阳明更是融合儒释道三家心论之精髓,形成了陆王心学。中国传统文化是真正的“以心为本”。

第一,儒“心”:身心合一。儒家讲养心,即修心养性、尽心知性知天。孔子的“仁爱”“爱人”,强调做人要光明磊落,并应努力自省,这是正心,心正而后修身,修身后齐家,齐家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4]孟子相信每个人都有潜能,每个凡人的生命中都住着一颗种子,通过不断地修心养性达到一种自发、自由并且自然的生命境界,由此能够发觉自己的本性,回归自己的自性本心,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儒“心”立足于现实生活而寻求精神的超越,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达到身心灵和谐发展,体现生命的本质。

儒家主张“调身先调心”,重视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论语·颜渊》中,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孔子强调“心”在身心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身”是通过身体活动来感受外在,而心的活动可以影响和约束身的活动。孔子进一步强调修心就是修德,孔子在《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6]因此,修心的核心就是“仁”,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7]“仁”成为人的内在本性,变成一种内在要求。

第二,道“心”:天人合一。道家讲顺应自然,即无为而无不为。道家思想倡导清心寡欲,虚怀若谷,致虚守静,让心灵保持静的状态。道家由自然哲学深化为生命哲学,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天”是指宇宙,而“人”则是指具体微小的宇宙,“合一”是指人可以通过内心与大宇宙相通。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心性思想,围绕自然无为的道,提出进入体道的方法,通过心斋、静心、坐忘、悬解来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道家通过致虚守静、禅定冥思来修炼心灵,崇尚精神状态和精神生活。

道家认为“人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实现个体人格的理想境界,相信每个人自身都有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老子》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8]老子认为“上善”是“道”的最终表现。

庄子在《庄子天道》中说:“我心常静,则万物之心通矣。”[9]庄子认为保持心之虚静、静心能帮助人们实现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心斋来保持清虚状态,就是以心体道。“心斋”是接纳万物的心斋,用“气”去感知即用人的全部存在去感悟物的全部存在,人就使自己与物完全融合在一起,而不再是置于身外地客观理智地打量着它。这种气体现为生命与生命平等意义上的交流。庄子的“气”虚而待物,就是要创设一种自由宁静的氛围,让人们精神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从而让人能感悟到生命的要义,从而也能“体道”。

第三,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的心学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真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应该向内去求。但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我们需要去体验去实践,才能真正致良知,强调实践。王阳明心学重在精神,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自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王阳明在龙场觉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10],由此提出“心之本体即性,性即是理也”的思想,简称“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是于心外求得事事物物之理,而是向内求得心中之理,而事事物物中的理無非是心之理的具体呈现,它们的内容是被心之理所规定和赋予的客观性的内容。心之本体是天理,是至善,而外部事物之理都是由这与天理同一的至善心体所规定和赋予的客观性内容。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发现了心与理为二的弊端,人人皆可言说即物穷理,按照儒家易利做事,但关键是看这个人是否按理做事。王阳明更加关注个体内在的动机或态度,即知行合一。他强调知要“真切笃实”,行要“明觉精察”,着重了解一个人做事时的动机与态度,这些都需要从心上用功。而做到知行合一的关键就是致良知。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著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11]吾心良知实现于具体“格致诚正”的道德实践活动当中,在“良知”中自我澄明和完成。天理本体所自觉确立起来的良知本体自我澄明和完成的客观性活动过程即为“致良知”。“致良知”也是“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合题。“致良知”是道德修养实践活动的完成,是本体、自觉与实“行”相统一的意义整体性,而这三个环节是在自我实现中完成的。[12]

三、中國传统“心”文化对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的建构作用分析

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是指一种在思想政治工作者主导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采取主动、全面、全员、整体、多样化的方式处理心理、思想、道德、政治问题的模式,是透过心理层面问题逐渐对思想问题进行处理的模式和方法。因此,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引导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心理疏导不是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而是力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和强调心灵智慧,重视人性中的“精神性”层面,强调修炼自身,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达到精神的充实。中国传统文化为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提供了思想源泉。

1.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价值维度,引入中国“心”文化“身心合一”

中国传统“心”文化中的“心”包含两个层面,即“人心”和“道心”。人心,相当于西方心理学所探讨的“心理”,涵盖人的意识和心理过程的变化;而“道心”主要是中国传统“心”文化中所包含的涵义。“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本体、宇宙万物等意思。所以“身心合一”就是要从“人心”通往“道心”,在中国文化中“道心”包括“道德之天”,“修心合道”等意蕴。道心就是需要人以天道作为其思想和行为的最高原则,主张“天人合道”,道德的本原就是天,而天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所以“天道”是依存于人的内在,是由人来体现和实现的。人生的最高追求目标就是得道成道。中国古代先贤相信我们每个平凡人心中都有一颗神圣的种子,众人皆是圣人,皆有佛性,我们通过心性的修炼使内心的那个神圣的种子成长起来,通过不断超越自我、发挥自身潜能来弱化人心,形成道心成为生命中真正的主宰。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不是停留在心理层面,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的“人心”成长为“道心”。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将人的价值通过认识自我、提升道德品质表现出来,使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使学生从“小我”中分离出来,达到“大我”的境界,身、心、灵与宇宙万物统一为一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儒家提倡反省内求,提升自我,道家与佛家同样也提倡。道家主张要遵循天地万物的本性,要尊重自然与他人,使其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发展。佛家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痛苦皆源于自身,只有去除贪、嗔、痴之心,才能还自我以本来的面目,需要内省并且反求诸己。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应引导大学生学会反省自己,修养身心,尽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精神,超越狭隘的自我中心意识,将内在的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使自身拥有平和的心态,仁慈、宽容的心境。

2.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生命维度,引入中国“心”文化“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重视整体,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克服个体与他人、社会及自然万物的疏离。人本身具有巨大的能量,是一个细微而具体的宇宙,通过修炼自身、修养功夫将自身潜能挖掘出来,重新找回失去的真心本性,最终达到内在和外在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每个人追求的生命终极价值。[13]中国文化强调宇宙和人类是一个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整体观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经过不断地推敲、提炼、沉淀和升华,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天人合一”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生命价值追求,提出人生的最高生命价值与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与天合一。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应该遵循“天人合一”的生命价值理念,用整体性和主体性的视角去理解世界以及解读人和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学生心理疏导定位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灵境界,将中国传统“心”文化关注心灵问题、解决心灵问题结合起来,用儒家“仁爱”“爱人”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与学生的自我实现融合在一起,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将道家所倡导的自然之“道”与学生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自然之“道”一方面体现老子“重身轻物”的哲学思想,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另一方面体现为心胸的开阔,以宽容大度的心态回归自然,拥有和谐的心态。在日益功利的社会中,人们过分追求物质和世俗名利,自然之“道”的这种价值追求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使人们能够从紧张的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找回生命的根。用佛家所强调的“大我”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合在一起,最终让学生达到能够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状态,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充实。

3.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实践维度,引入中国“心”文化“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体现一种工夫,不能割裂,也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所以说,心法工夫的本质是通过不断地修心养性,不断通过实践才能从“人心”达到“道心”,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德修养与实践。王阳明坚信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成圣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承认每个人在生命本源上是平等的,在人格和尊严上也是平等的。王阳明所指的“圣人”必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体现,强调成为圣人是一个过程。童子有童子的良知,成人有成人的良知,而成人的良知也是在不断向至善迈进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特别强调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以及“以德兴国,以文化人”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有坚定的信仰。人们的认识都是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表及里螺旋式上升的。这一过程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世界,在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循环反复。所以,知行合一,不仅要认识,更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不管是内求真理,还是知行一体,都离不开实践。知即理论,行即实践,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工作就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教育模式,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的意义,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问题的探讨是围绕着“心”展开的。可以说,中国文化是真正的以心为本,重视人类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把“心”作为探讨人性问题的核心。通过心性的修炼,人可以“下学而上达”,达到心物不二、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将中国传统“心”文化的思想和精髓深入挖掘和学习,对促进人们的心灵和谐、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有推动作用,对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疏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5).

[3] 曾文,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看到人、走进人和发展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0):58-61.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2005:234-236.

[5] 论语[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95-97.

[6] 曽参,子思.大学·中庸[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4-6.

[7] 朱春鹰.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文化探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8] 老子[M].北京:中華书局,2014:32-33.

[9] 李娟.庄子心性学与超个体心理学的心性修养思想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68-171.

[10]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28.

[11] 董甲河.治心: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实践环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2-66.

[12] 陈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3] 刘晓明,王丽荣.中国人的心理智慧与东方心理咨询模式的建构[J].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94-196.

[责任编辑:杨小扬]

3620501908236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