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过程中的三重矛盾

2021-03-17 15:31程仕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获得感矛盾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矛盾具有普遍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过程中也同样有着自身的矛盾。揭示其中的矛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对矛盾关系:教育者的实际“供给”和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之间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在性和实际获益的潜隐性之间的反差和大学生的实际获益和其自身对实际获益感知能力之间的落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矛盾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6.018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6-0098-0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意指大学生基于自身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获益而产生的正向性感受、体验和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过程主要包含“得”和“感”两个环节,在生成过程中主要关涉“供给和需求”“付出和收获”“收获和感知”三对关系。首先,“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关系是基础性关系,获得是获得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得以产生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学习。其次,“付出”和“收获”的正比关系是调节性关系,该种关系影响着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心情、心愿和心声,关系着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最后,大学生的“实际获得”和“真实感知”之间的匹配关系是支撑性关系,其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认知、价值体验和获益评价。为此,本文聚焦上述三对关系中存在的张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助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路径的探寻。

一、教育者的实际“供给”和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的偏差

教育目的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完成,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关涉诸多的要素、环节和阶段,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教育内容“供给”过程。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育者的“供给”和教育对象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并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教育者“供给”角色和教育对象“需求”角色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扮演和充当着多重角色,既是真理和价值的讲授者,也是国家意识和政策的宣传者。正是他们承担着普遍性、共通性教育内容供给的使命,需要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凝聚学生的注意力,需要他们对教育的方向、内容和具体实施等要素进行全面指导。但是,在具体的主导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容易忽视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发挥,未能较好的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以强硬、生硬的语气对大学生进行教育。00后大学生渴望和教师平等的交流、沟通和对话,期待在一个平等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他们“需要教育者的指点,但不需要教育者的指指点点”。一般来说,教育者习惯充当管理者、主导者的角色,而大学生渴望教育者扮演平等的交流者、知心的关爱者和暖心的助力者的角色,前者是教育者的“自我刻画”,后者是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他者期待”,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偏离。

其次,教育者“供给”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所“需要”的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的需要和利益诉求是有主体规约和范围限度的,在理论上,教育内容是为全体大学生的发展而考量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满足的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是某个大学生,不是少数大学生,也难以做到满足全体大学生的需要。质而言之,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内容更多的是个体需要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由全体大学生需要简单相加的总和。然而,就鲜活的个体而言,他们从自身的立场、需要和利益等因素出发,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的多样而又复杂的需要,可以说,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多样的需要。由上可知,教育者作為教育内容的“供给方”,他们有着自身的“供给侧”思维,会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自身的教学特点来甄别、选择富有普遍性、代表性的教育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满足每个大学生所有的个性化的需要,更多的是寻找到大学生中的共性需要、普遍需要。教育者在满足大学生普遍需要的基础上,而尽可能的满足大学生的具体的需要。而大学生作为“需求侧”,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内容需要和诉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就更加异彩纷呈和丰富多彩,并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而不断的变化和叠新。教育者所“给”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所“想”的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和偏差。这需要教育者“在教学语言的转换、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要。”[1]

再次,教育者的实际“供给”能力和教育对象对其能力的期待之间的矛盾。当前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不够自信,对思政课本身的意义和魅力信心不足;二是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不够自信,对自己能否上好思政课心中没底气。”[2]对于有些教师而言,“缺少的可能不只是知识方面的素养,更重要的是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内在信念和心理能量。”[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自信的语言和神态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信心和足够的期待,会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否定性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失去信任和认同感。教育者“供给”精神状态的不佳是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不够坚定的表现,同时,也是其“供给”能力不足在精神状态层面的显现和表征。一些教育者存在着教育“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理论功底不足和实践智慧的缺乏。譬如,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未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对人文社科的经典著作阅读不够。我们知道,若教育者没有真正地、精深地研读过一些理论著作,那么,他们的理论功底就难以见长,就无法很好地对现实世界做出的精准研判和形成研用合一的实践智慧。没有念好马克思主义这本“真经”,教育者就会底气难有、自尊难成和自信难拥,其教育教学的内容就难以站住脚、立住身和守住魂。他们难以得到大学生对其认可,更无法成为“党组织信任、人民群众放心和大学生喜爱”的教育者。作为大学生而言,他们期待遇到“良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拥有真本领和真学问,拥有高尚之德和仁爱之心。由上可见,教育者的实际“供给”能力和教育对象对其能力的期待之间的矛盾。

最后,教育者“供给”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对象所“需要”的教育形式之间的矛盾。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的内容,形式是蕴含内容的形式,两者相互依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递、表达和反映需要形式的支撑和助力,特别需要精准的、恰如其分的形式的“添色”和“增彩”。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投影技术、现实虚拟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他们的学习方式、阅读习惯和信息接受思维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譬如,部分大学生喜欢数字化的阅读、喜欢集光、影、声、电于一体的图像化表达,喜欢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然而,有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未能与时俱进,不能很好的、主动的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增强授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陷入“新办法不会用,旧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尴尬境地。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和大学生的形式需要有较好的衔接,从而产生一定的矛盾。图像化产品、数字化产品对大学生的思考方式、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面对此种时代境遇和教育背景,唯有勇于面对和敢于借鉴,方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一刀切”的使用新媒体技术授课,不能走向极端的技术主义,而应该是有选择的运用,对于好的传统教育方法,我们应坚持和发扬下去。

质而言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之间的矛盾。上述的表现只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的主要表现,而不是矛盾的全景,我们在关注到上述矛盾的同时,要重视其他具体矛盾的发现和解决。

二、大学生求取行动的实在性和实际获益的潜隐性之间的反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因为其主要是从事思想、道德、政治等上层建筑内容的教育活动。其基于而又超越知识教育,是包含知、情、意、信和行的全面教育,更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和灵魂教育。大学生不能轻轻松松地从中获益,而是需要善学和苦学。但从中获益的内容大多是潜隐和看似虚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心情和兴趣,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因素之一。

首先,辛苦付出并不一定能拥有较为丰厚的兼具精神和物质的获益。学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其更多是接受思维的训练和形塑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在研读其中的相关内容时需要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需要大学生对其反复的咀嚼、消化和品味,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当“烧脑”的精神劳动。正因为如此,有些大学生对教育内容中深刻而难懂的知识望而生畏和“主动投降”,放弃领略其中的思想美景。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学识、勇气、意志、觉悟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越是美好的东西越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众多马克思主义者付出艰辛劳动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其是马克思主义者由汗水、泪水和血水浇灌而成的。思想营养的汲取和消化必须以深厚的思想力量为根基和底色,以坚定的理论勇气为支撑,否则是难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足够营养的。马克思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4]今天我们站在由马克思建立的科学的门口处,也需要拥有马克思当年的科学决心、勇气和气魄。“求真、崇善和臻美”的勇气和决心是大学生求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心理基础。大学生若没有较为深厚的哲学功底,其无法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若没有足够的勇气就不敢去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下的“硬骨头”,若没有广泛的阅读就难以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的内容。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关涉的是上层建筑的知识,诸如思想、道德、政治、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虽具有工具性价值,但其主要的价值还是体现在精神享用方面。我们不能直接将其当成功利性知识、工具性技术去使用和运用,不能用其直接解决现实问题而获得物质利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帮助大学生铸就灵魂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更多的是帮助大学生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养成。只有大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动力、品德素养、理想信念和外化为自觉行动时,才能用之发挥精神的力量和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帮助大学生获得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利益。这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予教育对象利益的方式主要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大学生需要做到“读进去,用出来”,即要在对教育内容学懂和弄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实践中,大学生不但要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做到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这是其基本的要求和逻辑遵循,不然就无法从中真正的获益。若大学生在“学懂”“弄通”“会用”的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瑕疵,都很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从中获得兼具精神和物质的利益。

其次,努力求取未必能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其影响着效果的呈现速度和形式。大学生从认知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懂、弄通需要较长的时间以积淀、消化和吸收,而不能快速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即内化是一个潜隐、缓慢的过程。同时,外化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将教育内容学以致用需要时间积淀和实践的反复打磨。更为关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心理等层面,这些内容的变化是难以直接触摸到的,而需要通过理性来反思和探寻。在这个过程中,就非常考验大学生在延迟满足方面的定力、毅力和能力。延迟满足是指一种为了获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长远目标而放弃拥有暂时的、即时的满足的趋向,并在等待和奋斗的过程中展示的沉潜定力、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幼年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儿童比选择即时满足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在学业、社会表现方面有更佳表现。该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劳作,而且其效果具有潜隐性,这在时间和效果两个方面都对大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延迟满足要求,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耐心、定力和坚守,方能最终拥有满满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最后,求取行动和获益内容特点的辩证互动。大学生的求取行动和获益内容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影响和辩证互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求取质量影响着获益内容潜隐的程度,如果大学生的求取精神状态欠佳、求取方法失当和求取时间不够,就会影响到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和外化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说,他们求取行动的质量越差,那么,他们获益内容就越难显现出来,越具有潜隐性。反之,如果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越高,他们就越能早些发现自身从中得到的获益。同时,获益内容的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求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知道,有些获益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得以形成,有些获益是潜在的一时难以被察觉,需要我们的耐心,以精心熬制的态度去等待精神食粮的来临,等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满满的获得感。正是因为实际获益短期内难以发现,可能会导致少数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影响”或“没有价值”。殊不知,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的影响已经融入其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情感结构之中,大学生受惠、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未能很好的感知和体悟到这种获益。上述这些因素致使一些学生过早放弃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美景的追寻和探索。

由上可知,学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实实在在的奋斗和实践才能深入其中而汲取思想营养,然而,大学生从中获益的多少、快慢是不确定的和难以明显察觉的,即效果、效益不是很明显又不是很“实在”,因为其效果的发挥较为缓慢,同时,又主要是精神方面的获益。这就在劳动的艰苦和获益的缓慢之间形成一定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兴趣、动机和需要,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三、大学生的实际获益和其自身对实际获益感知能力之间的落差

获得是获得感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获得感,简而言之,就是“獲而有感”,“感”由心生,“感”由事出,主要通过对获得内容的“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次到优”和“失而复得”四种形式的感知、感悟来实现。其一,“从无到有”是从获得内容本身来谈的,是获得内容和受教育者内心预期在目标和内容上的接洽和对位。其二,“由少到多”是从数量的层面来满足受教育者,在获得内容匹配和对位的情况下,在数量上无限的接近或者是达到受教育者的心理预期和内心期许。其三,“由次到优”是从质量的视角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以上三种形式是普通的和正向的满足方式,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特殊的满足方式,那就是让大学生通过“失而复得”而产生获得感。

获得并不必然产生获得感,它还可能致使获得主体处于“获得而无感”“获得而反感”的状态。这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过程的一个具体矛盾,即大学生的实际获益和其自身对实际获益感知能力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它主要关涉的是“得”和“感”之间的落差,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呈现为“获而无感和少感”。在现实中,部分大学生难以觉察和发现自身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获益,未能很好的发现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的营养,存在着“获而无感”的情况。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予教育对象的利益主要是精神利益,其具有潜隐性、间接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大学生对其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和发现。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学识水平、情感态度等因素具有局限性和有限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价值,对自身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益未能很清晰、正确的认识和察觉到。获益多少的判断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综合命题,事实判断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辨别力和判断力,价值判断需要大学生具备使用正确价值尺度考量价值关系的能力。质而言之,其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包括感受能力、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能力等智力因素,还应拥有体验力、共情力等非智力因素。不然的话,大学生会对自身的获益“熟视无睹”和“视而不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5]从中可知,仅有客体的客观属性和事实还不够,同时,要求主体有发现和感知的能力,方能建立恰如其分的价值关系。

其次,表现为“获而反感”。实际上从中获益,却对之并不认可,甚至对之出现抵触的情绪,为什么获益了而反感呢?不应该是亲近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教育者不顾教育对象的需要而对其“盲灌”和“蛮灌”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关照大学生的需要,所供给的内容呈现重复、陈旧和低阶等特点,或者供给的方式生硬、单一,或供给过程中的亲和力不够、不暖人心。大学生虽然从中获益,但他们对教育者的付出并不认可。如何理解这种情况呢?下面举个例子,上面的情形犹如一个学生喜欢吃苹果,但不喜欢吃香蕉,而你硬是天天给她吃香蕉,虽然接受了你的香蕉,她得到了,但其内心是反感的。归根到底,这是由“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错位所造成的现象。其二,部分大学生在评价标准方面存在失当。譬如,站在个人中心的视角考量自身的需要满足问题,这种思考往往附着短视和狭隘的特质,而致使他们对一些有益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教育内容而产生盲目排斥。这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评判标准不科学而造成的反感,是一种偶然发生并可以通过引导而能在短期内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三,现实中极少数的大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负面的刻板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积为心中顽固的认知。不管思想政治教育做的好,还是不好,对其有益还是无益,有些教育对象都对之持否定的态度并呈现为反感的态势。面对这种情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想方设法地对他们进行持久、耐心和细致的教育,一点一滴重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从而恢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获益的感知、体验和评价能力。

最后,体现为“过度获得而无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陷入将需要的满足视为无限度的溺爱、自我放弃、无条件的应允、过分的保护以及奉承等误区中。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需要得到满足过了一定的度,就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无意义感,而不是满足感。“由满足引起的病态还可能部分地表现为可称为‘超越性病态’的东西”[6] 类似的现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能存在,譬如,少数教育者一味的迎合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其过于容易的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取满足。俗话说的好,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易从中深刻体会到获得的愉悦感,反而不易从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力量,并往往不被珍惜。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中轻而易举的实现目标,就会使其失去继续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对自身从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的获益而无感。大学生过于依赖和等待他者的“给予”,这样会极易失去“求取”的意识和难以懂得收获的不易。让他们体验失去“易得”的滋味,从而能重新认识获得的意义,这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大学生需要被满足的阈值是不断提高的,获得越多,其阈值就越高,其意味着越来越难达到满足他们需求的目标。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持续性的提高教育质量,而是采用重复性的、同质化的内容去教育大学生,那么,就会使其产生钝化效应,随着效益边际递减,大学生对获益的敏感度减低和满意度减弱,慢慢变得无感。

参考文献

[1] 程仕波,倪圣茗.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价值意蕴和实现理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6):93-97.

[2][3] 刘建军.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新时代的精气神[J].北京德育,2018(1):10,1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6]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2.

[责任编辑:孙 皓]

3689501908229

猜你喜欢
获得感矛盾思想政治教育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