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与实践落脚

2021-03-17 15:31张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提振“四个自信”的价值要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表现,是在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维度上对大学生教育提出的更高标准,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尺度。从实践来看,必须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制度认同教育以及新時代文化教育等具体环节,在深刻、生动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树立“四个自信”,确保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初心不改、使命在肩。

关键词:“四个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彰显;实践落脚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6.01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6-0067-05

新时代,党和国家在科学总结和总体把握我国在道路前进、理论深化、制度设计、文化弘扬上的基本经验与价值要求下,创新性地提出“四个自信”的思想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回应“要发展什么样的道路”“学习什么样的理论”“完善什么样的制度”以及“立足什么样的文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了审慎思考。同时,将“四个自信”价值要求植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层面,进一步加深新时代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客观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而且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1]。为着力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必须切实推进以“四个自信”具体要求为落脚点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政治信仰教育和新时代文化教育,高度彰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为培育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注入继往开来的动力与赓续不断的支持。

一、以“道路自信”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巩固

“道路自信”管总管方向。道路问题是根本问题,对道路问题的科学认识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变质、不偏向的基本前提。在此意义上,“道路自信”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坚定“道路自信”,在其现实性上,就是在对我国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始终有着清晰的客观认识和感性的心理认同。从发生学角度来看,中国道路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深刻把握共产主义发展规律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摸索出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深植于历史变迁与伟大实践之中,深植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之中。”[2]伴随着新时代的隆重开启,我们面临着更深刻的发展问题,坚定“道路自信”更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要求,而坚定“道路自信”的关键,就在于以深厚的理想信念为根基,秉持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初心信念与奋斗砥砺,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方向不动摇,本质不变色,力量不减弱。“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3]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将接过历史的重任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路人与筑路人,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对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要求的有效回应与实践落实,通过增进大学生的理想厚度与补足“精神之钙”,在对中国道路的认识问题上做到确认、确定、确信,在新时代的道路迈进中更加方向明确、信心坚定、脚步有力。

改革开放40多年的风雨历程带来的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各类思潮、文化空前激荡,当代大学生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首重“拉拢”的对象,如若不能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长此以往必将在价值观上遭遇资本主义的“精神围剿”。基于此,将巩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地位既是应然,也是必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历史与现实并重的深刻“初心”教育,强化认知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色和价值,“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4],深刻意识到新时代我们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在树立理想,贵在坚定信念,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信念,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人生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伟大信念,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实践性上,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相关工作者的教育目标和动态任务,在理想信念教育机制设计上,体现出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将“道路自信”的教育目标贯穿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始终。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从历时性上通过演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走向,突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划分中,坚定中国道路的精神来源始终是党和人民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总结表明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关键一步;另一方面,从共时性上教师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方面,突出中国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巨大区别和不同演进方式,重点讲清中国道路发展是社会形态发展一般性规律中的特殊表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幸福感与获得感,从而使大学生真切体悟到中国道路的独特魅力与鲜明优势,有助于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在理想信念深化基础上达到对“道路自信”的自觉确信与维护,并在高度自信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对中国道路模式进行彻底实践与宣传。

二、以“理论自信”为落脚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化

“理论自信”强基强根本。坚持“理论自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真理性和正确性的自信,从内容上来讲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体系的深入认知和实践运用。进言之,提振“理论自信”的实践聚焦,应在强化、深化理论的宣传教育上。在马克思看来,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出场,尽管在革命的实践中并非是一种物质力量,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只要理论本身具有与实践相融洽的彻底性,就能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与本质,那么理论将能通过群众的掌握而发挥巨大的实践伟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这样彻底的、能够掌握群众的“批判的武器”,纵观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到如今迈入“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的历史脉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提供着重要的实践思维,并且伴随着时代与国情的具体变化,诞生了一系列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和实际的理论成果,只有党和人民始终对其保持高度的自信,才能毅然决然地运用理论武器分析、解决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保持高度的“理论自信”,一个重要的前提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实现,尤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促使全体人民知“马”、懂“马”、信“马”,而关键的实现方式是深化以理论自信为价值旨归的全民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群体作为重要的社会阶层,既需要深化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以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身份与实际运用,更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播于外界社会的重要宣传桥梁。马克思从哲学角度出发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并非单一化的,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下,通过其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变化再次向社会其他各阶层群体进行理论的传播与解读,引导更多的人能够深入其中,而非置身事外,让科学的理论体系最终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

深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第一,始终在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7]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以根本制度的形式,对文化领域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价值要求进行了确立,充分驳斥了社会思潮中存在的诸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的错误观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深入洞察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某些人口中的“过时理论”,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时代先声”。第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问题导向中培育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生所接受的科学理论教育不是教条式、经验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而是遵循发展眼光、兼具问题意识的。毛泽东在批判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出现的“教条主义”错误时,严肃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8]理论的重要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因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與问题导向意识,着眼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新问题的出现进行理论创新与丰富,培育大学生以创新、发展理论来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能力。第三,始终使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学好”和“用好”的这对辩证关系。马克思曾指出,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即在于,新唯物主义不仅仅是旧唯物主义在词句批判功能上的解释世界,其落脚更具实践意味,要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去改变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端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且应当回到实践中直观地解决问题。习近平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9]判断大学生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成果是否成功不能局限于其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重点在于大学生能否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推动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力量真实地转化为实践效力,是为“理论自信”的最终表现形式。

三、以“制度自信”为贯穿的制度认同教育的强化

“制度自信”定心定觉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将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制度作为耸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设,其发生学密码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密切相关,是对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人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并且在国家层面上,制度建设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刚性需要。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生态问题越发在经济基础中得以凸显。因此,为面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要求,在充分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体系基础之上,生态体制建设也已纳入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重点思考,与其他各项体制建设同向完善、丰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说,坚持“制度自信”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制度体系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认清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有理有据有节回应西方势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抹黑与抨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制度认同,积极主动地遵循制度要求,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整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凝心聚力;有利于大学生在对比学习中,真正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是我们的“自说自话”,而是在现实的利益取向、设计目标、制度效能和变迁动力等方面,具备着高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制定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认同,是大学生“制度自信”的形成来源,并且强烈的制度认同又以“制度自信”的坚定为底气保障,在必要性来看,强化制度认同教育是回应之举。能否始终在制度认同教育中彰显“制度自信”的贯穿性,是检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正确开展有关制度问题教育的分水岭。因此,必须着重在本质、价值、情感三个层次上,确保大学生能够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在制度设计、制度建构、制度优化过程的一条价值主线,同样是我们的制度本质。归之,要深化与落实大学生对我国制度及其体系的本质认同,其必然要求就在于,通过制度认同教育的环节使大学生深刻意识到各项具体制度体制的顶层设计都是基于人民主体性地位的思考而做出的,其目的均在于使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产生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尤其要注重在理论上深刻演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帮助大学生明确我们制度设计的价值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同时通过有效利用高校的宣传教育平台,帮助大学生从内涵、特征、作用、优势等方面对我国制度体系进行准确理解和深刻领会,既加强宏大叙事式的广泛宣传,也注重细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具体制度体制的微观讲解,帮助大学生更细致地体会其所具备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基础。进论之,中国共产党作为制度设计与制度贯彻的核心关键,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是关系各项制度成效的贯穿性要求。树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教育落脚要聚焦于实现大学生对党情感认同的真切内化。从关联性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树立大学生“制度自信”的情感根基,就在于实现对党的情感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重点向大学生展示近年来党的建设的丰富成果,尤其突出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与成效,指出中国共产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反腐败斗争中卓有成效并且彻底反腐的决心坚如磐石,表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0],从而在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保持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

四、以“文化自信”为根基的新时代文化教育的厚植

“文化自信”立意立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提振“文化自信”的培育要求,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中华民族的人文素养,烙印独特的精神、文化标识。习近平旗帜鲜明地将构筑“文化自信”摆到当下工作的全局性高度,肯定其战略性意义,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1]。这表明“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本民族文化发展前景的积极表达,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底气来源。”[12]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前进的价值导航,承载着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基因与时代基因,深刻反映出当下社会经济基础的现实状况与变化动向,同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持续完善作为抽象概念的“文化”的具象内核。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3]因此,相较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论,“文化自信”才更具有基础性、广泛性、深厚性,从抽象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如今所强调的道路、理论和制度问题都保留有文化的影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外延与表现。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类实践程度的提高,使得由人类及其活动决定的人类文化也变得日趋丰富”[14],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思潮空前激荡,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与挑战,西方势力在网络空间宣扬腐朽、落后文化,以“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为核心代表的错误意识形态趁虚而入,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易受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重任,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能够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持续活力与生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厚植新时代文化教育,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以基础性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地”为基础,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得以跃升。第一,牢牢掌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动向,做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因其具备的“极端重要性”,在整体的文化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肌理相连、价值共通,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深层次总结基础上的凝练拔高,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与坚持“文化自信”相互印证。第二,坚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价值观自信是提振“文化自信”的一条主线。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刻思想、革命文化中的革命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均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体现,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依托。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注重运用纵深化思维,加快建立“学校课堂—社会实践—家庭关怀”三位一体的纵向化培育模式,在做好理论讲解、实践体会与家庭感召的同时,全面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实践体会以及家庭关怀,实现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根基和信仰根基上的“深挖洞、广积粮”,以此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第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德育人”与“以文化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面,文化蕴含道德根基,道德反映文化价值,坚持“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树立“道德自信”。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紧密结合习近平关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要求部署,积极开展高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运用道德榜样的力量感染当代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

新时代凝练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事业。“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诠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提出了明确的价值走向与实践要求,进一步推动“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校思想教育者的责任与情怀。“四个自信”的价值彰显统一于高校教育大学生与大学生思想反哺社会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大学生这个广泛群体,通过以极强的“自信”,实现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性认识与生动实践,进而发挥其能动性作用,切实为大学生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身份转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学良.关于“四个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104.

[2]赵丽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生成逻辑[J].探索,2019(3):13.

[3][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35.

[8]毛澤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3).

[12]岳爱武,张尹.文化自信:厚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底气[J].江苏高教,2017(10):89.

[1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14]张文,叶进.文化自信——新时代铸牢强国之魂的核心力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53.

[责任编辑:孙皓]

3017501908269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四个自信”对实现中国梦的助推意义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