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2021-03-17 00:50鲁迅
小天使·初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员赏析

【节选导读】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1922年,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封建的遗老遺少们开始大行其道,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人也回到了旧的轨迹上来,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

《端午节》所反映的是“五四”大潮退落以后,知识分子发生了分化的情形,文中作者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发出了辛辣的讽刺,从而告诫人们要摆脱这种糊涂意识,正视现实。

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据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他自从发现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同时却也得到许多新慰安。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又如看见兵士打车夫,在先也要愤愤的,但现在也就转念道,倘使这车夫当了兵,这兵拉了车,大抵也就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他这样想着的时候,有时也疑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的故意造出来的一条逃路,很近于“无是非之心”,远不如改正了好。然而这意见总反而在他脑里生长起来。

(赏析:青年和车夫本是应该同情的,他不愿同情也就罢了,还拿“差不多”当借口,实在是又可气又可笑。一个可怜的人,他拿一些未来的事情,比如青年变成老辈,或者可能压根不会存在的事情,比如车夫当兵,当兵的拉车说明青年和车夫并不可怜。最可怕的是,这个人还是一个知识分子。方玄绰是善于使用换位思考方式的,但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反动资产阶级统治开脱罪责,给自己找一个理解丑恶的社会现实恰当的理由,这实际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依附性的表现。)

他将这“差不多说”最初公表的时候是在北京首善学校的讲堂上,其时大概是提起关于历史上的事情来,于是说到“古今人不相远”,说到各色人等的“性相近”,终于牵扯到学生和官僚身上,大发其议论道:

“现在社会上时髦的都通行骂官僚,而学生骂得尤利害。然而官僚并不是天生的特别种族,就是平民变就的。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呢?‘易地则皆然’,思想、言论、举动、丰采都没有什么大区别……便是学生团体新办的许多事业,不是也已经难免出弊病,大半烟消火灭了么?差不多的。但中国将来之可虑就在此……”

(赏析:这番言论放到今天可能会被很多人不认可,但在那个时代,方玄绰却能站在讲台上说这些话。这番言论中最可气的是,他说古人今人差不多。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在意也没有发现时代的变化,他觉得世界基本上是不变的。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可他竟然还给学生讲这套理论,这分明是传播愚昧的种子。他还抵制学生创造的新颖事物,完全沉溺于自己的固有世界,而缺少新鲜的眼界与活力。)

散坐在讲堂里的二十多个听讲者,有的怅然了,或者是以为这话对;有的勃然了,大约是以为侮辱了神圣的青年;有几个却对他微笑了,大约以为这是他替自己的辩解:因为方玄绰就是兼做官僚的。

而其实却是都错误。这不过是他的一种新不平;虽说不平,又只是他的一种安分的空论。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总长冤他有神经病,只要地位还不至于动摇,他决不开一开口;教员的薪水欠到大半年了,只要别有官俸支持,他也决不开一开口。不但不开口,当教员联合索薪的时候,他还暗地里以为欠斟酌,太嚷嚷;直到听得同僚过分地奚落他们了,这才略有些小感慨,后来一转念,这或者因为自己正缺钱,而别的官并不兼做教员的缘故罢,于是就释然了。

(赏析:在这个地方,教员们联合索薪时方玄绰却并没有任何行动,反而还暗地里觉得那些教员的行为太过鲁莽。方玄绰就是如此“安分守己”的,只要自己利益没受损少受损,就绝不说公道话,如此一副明哲保身、进退自如,又懒惰无能的嘴脸。)

他虽然也缺钱,但从没有加入教员的团体内,大家议决罢课,可是不去上课了。政府说“上了课才给钱”,他才略恨他们的类乎用果子耍猴子;一个大教育家说道:“教员一手挟书包一手要钱不高尚”,他才对于他的太太正式的发牢骚了。

“喂,怎么只有两盘?”听了“不高尚说”这一日的晚餐时候,他看着菜蔬说。

(赏析:《端午节》的出场人物有两个——方玄绰与方太太。有意思的地方是方玄绰称呼妻子为“喂”——晚餐前,方玄绰看着餐桌上的菜,不满地问:“喂,怎么只有两盘?”鲁迅自觉地通过称谓展示小说人物的价值观、心态乃至相互关系。这个“喂”字传达出了方玄绰的男性中心意识、夫权意识。)

  他们是没有受过新教育的,太太并无学名或雅号,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称呼了,照老例虽然也可以叫“太太”,但他又不愿意太守旧,于是就发明了一个“喂”字。太太对他却连“喂”字也没有,只要脸向着他说话,依据习惯法,他就知道这话是对他而发的。

“可是上月领来的一成半都完了……昨天的米,也还是好容易才赊来的呢。”伊站在桌旁,脸对着他说。

“你看,还说教书的要薪水是卑鄙哩。这种东西似乎连人要吃饭,饭要米做,米要钱买这一点粗浅事情都不知道……”

  “对啦。没有钱怎么买米,没有米怎么煮……”

  他两颊都鼓起来了,仿佛气恼这答案正和他的议论“差不多”,近乎随声附和模样;接着便将头转向别一面去了,依据习惯法,这是宣告讨论中止的表示。

(赏析:方太太话不多,却句句直戳要害。指出因为方玄绰没拿钱回家,方家生活水准下降。神态描写栩栩如生“他两颊都鼓起来了,仿佛气恼这答案……”方玄绰既要做“大爷”,又没钱享受的生气的嘴脸如在目前。)

  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教员们因为向政府去索欠薪,在新华门前烂泥里被国军打得头破血出之后,倒居然也发了一点薪水。方玄绰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酌还些旧债,却还缺一大笔款,这是因为官俸也颇有些拖欠了。當是时,便是廉吏清官们也渐以为薪之不可不索,而况兼做教员的方玄绰,自然更表同情于学界起来,所以大家主张继续罢课的时候,他虽然仍未到场,事后却尤其心悦诚服的确守了公共的决议。

  然而政府竟又付钱,学校也就开课了。但在前几天,却有学生总会上一个呈文给政府,说“教员倘若不上课,便不要付欠薪”。这虽然并无效,而方玄绰却忽而记起前回政府所说的“上了课才给钱”的话来,“差不多”这一个影子在他眼前又一幌,而且并不消灭,于是他便在讲堂上公表了。

(赏析:这部分写教员们讨薪被政府的打手殴打,方玄绰却因这些勇敢的人的抗争得了好处,发到一点薪水。方玄绰继续在课堂上发表“差不多”言论——明明得到了别人抗争的好处,却否定抗争的有效,表现了他的狡猾和卑怯,并讽刺以方玄绰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假忧国。)

  准此,可见如果将“差不多说”锻炼罗织起来,自然也可以判作一种挟带私心的不平,但总不能说是专为自己做官的辩解。只是每到这些时,他又常常喜欢拉上中国将来的命运之类的问题,一不小心,便连自己也以为是一个忧国的志士:人们是每苦于没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差不多”的事实又发生了,政府当初虽只不理那些招人头痛的教员,后来竟不理到无关痛痒的官吏,欠而又欠,终于逼得先前鄙薄教员要钱的好官,也很有几员化为索薪大会里的骁将了。惟有几种日报上却很发了些鄙薄讥笑他们的文字。方玄绰也毫不为奇,毫不介意,因为他根据了他的“差不多说”,知道这是新闻记者还未缺少润笔的缘故,万一政府或是阔人停了津贴,他们多半也要开大会的。

  他既已表同情于教员的索薪,自然也赞成同僚的索俸,然而他仍然安坐在衙门中,照例的并不一同去讨债。至于有人疑心他孤高,那可也不过是一种误解罢了。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而且他最不敢见手握经济之权的人物,这种人待到失了权势之后,捧着一本《大乘起信论》讲佛学的时候,固然也很是“蔼然可亲”的了,但还在宝座上时,却总是一副阎王脸,将别人都当奴才看,自以为手操着你们这些穷小子们的生杀之权。他因此不敢见,也不愿见他们。这种脾气,虽然有时连自己也觉得是孤高,但往往同时也疑心这其实是没本领。

(赏析:这里以方玄绰想象掌握经济权的官吏的阎王脸,表现官吏阶层的腐朽蛮横,以及方玄绰之流的假清高真怯懦。)

  大家左索右索,总自一节一节地挨过去了,但比起先前来,方玄绰究竟是万分的拮据,所以使用的小厮和交易的店家不消说,便是方太太对于他也渐渐的缺了敬意,只要看伊近来不很附和,而且常常提出独创的意见,有些唐突的举动,也就可以了然了。到了阴历五月初四的午前,他一回来,伊便将一叠账单塞在他的鼻子跟前,这也是往常所没有的。

“一总总得一百八十块钱才够开销……发了么?”伊并不对着他看的说。

(赏析:对比手法的运用。“伊并不对着他看的说”与之前形成对比,也与下文“于是递给伊一叠簇新的中交票,脸上很有些得意的形色”对比,说明方玄绰生活日渐拮据,小厮和买卖店家都不再给他好脸色看,连方太太对他也失了恭敬。说明在金钱社会里,有钱才有地位尊严。)

“哼,我明天不做官了。钱的支票是领来的了,可是索薪大会的代表不发放,先说是没有同去的人都不发,后来又说是要到他们跟前去亲领。他们今天单捏着支票,就变了阎王脸了,我实在怕看见……我钱也不要了,官也不做了,这样无限量的卑屈……”

  方太太见了这少见的义愤,倒有些愕然了,但也就沉静下来。

“我想,还不如去亲领罢,这算什么呢。”伊看着他的脸说。

“我不去!这是官俸,不是赏钱,照例应该由会计科送来的。”

“可是不送来又怎么好呢……哦,昨夜忘记说了,孩子们说那学费,学校里已经催过好几次了,说是倘若再不缴……”

“胡说!做老子的办事教书都不给钱,儿子去念几句书倒要钱?”

伊觉得他已经不很顾忌道理,似乎就要将自己当作校长来出气,犯不上,便不再言语了。

  两个默默的吃了午饭。他想了一会,又懊恼地出去了。

  照旧例,近年是每逢节根或年关的前一天,他一定须在夜里的十二点钟才回家,一面走,一面掏着怀中,一面大声的叫道,“喂,领来了!”于是递给伊一叠簇新的中交票,脸上很有些得意的形色。谁知道初四这一天却破了例,他不到七点钟便回家来。方太太很惊疑,以为他竟已辞了职了,但暗暗地察看他脸上,却也并不见有什么格外倒运的神情。

  “怎么了?……这样早?……”伊看定了他说。

  “发不及了,领不出了,银行已经关了门,得等初八。”

  “亲领?……”伊惴惴的问。

  “亲领这一层也已经取消了,听说仍旧由会计科分送。可是银行今天已经关了门,休息三天,得等到初八的上午。”他坐下,眼睛看着地面了,喝过一口茶,才又慢慢的开口说,“幸而衙门里也没有什么问题了,大约到初八就准有钱……向不相干的亲戚朋友去借钱,实在是一件烦难事。我午后硬着头皮去寻金永生,谈了一会,他先恭维我不去索薪,不肯亲领,非常之清高,一个人正应该这样做;待到知道我想要向他通融五十元,就像我在他嘴里塞了一大把盐似的,凡有脸上可以打皱的地方都打起皱来,说房租怎样的收不起,买卖怎样的赔本,在同事面前亲身领款,也不算什么的,即刻将我支使出来了。”

(赏析:这段“旁知观点”的叙述,即通过小说人物之口叙述另一小说人物的故事,告诉读者:金永生是财主,出租房屋且做买卖。但这财主很势利,好话说尽,有损自己利益的好事决不办。作者以金永生来写方玄绰的为人,写出金钱社会里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这样紧急的节根,谁还肯借出钱去呢。”方太太却只淡淡的说,并没有什么慨然。

  方玄绰低下头来了,觉得这也无怪其然的,况且自己和金永生本来很疏远。他接着就记起去年年关的事来,那时有一个同乡来借十块钱,他其时明明已经收到了衙门的领款凭单的了,因为恐怕这人将来未必会还钱,便装了副为难的神色,说道衙门里既然领不到俸钱,学校里又不发薪水,实在“爱莫能助”,将他空手送走了。他虽然自已并不看见装了怎样的脸,但此时却觉得很局促,嘴唇微微一动,又摇一摇头。

然而不多久,他忽而恍然大悟似的发命令了: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他知道店家希图明天多还账,大抵是不敢不赊的,假如不赊,则明天分文不还,正是他们应得的惩罚。

  莲花白竟赊来了,他喝了两杯,青白色的脸上泛了红,吃完饭,又颇有些高兴了,他点上一支大号哈德门香烟,从桌上抓起一本《尝试集》来,躺在床上就要看。

(赏析:这位贫困、软弱、虚荣的方玄绰,在“卑屈”的生活状态下读《尝试集》,《尝试集》成为其消遣、解闷的工具。《尝试集》与莲花白、哈德门香烟一起登场,意味着白话诗与烟、酒发挥着近似的功能。正如1927年鲁迅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

“那么,明天怎么对付店家呢?”方太太追上去,站在床面前,看着他的脸说。

  “店家?……教他们初八的下半天来。”

  “我可不能这么说。他们不相信,不答应的。”

  “有什么不相信。他们可以问去,全衙门里什么人也没有领到,都得初八!”他戟着第二个指头在帐子里的空中画了一个半圆,方太太跟着指头也看了一个半圆,只见这手便去翻开了《尝试集》。

(赏析:这个部分写端午节前,方玄绰怎么也搞不到钱,现在连降尊纡贵地去亲领的钱也没有了,他教太太如何应付要账的,一个字——拖。)

  方太太见他强横到出乎情理之外了,也暂时开不得口。

  “我想,这模样是闹不下去的,将来总得想点法,做点什么别的事……”伊终于寻到了别的路,说。

“什么法呢?我‘文不像誊录生,武不像救火兵’,别的做什么?”

“你不是给上海的书铺子做过文章么?”

  “上海的书铺子?买稿要一个一个的算字,空格不算数。你看我做在那里的白话诗去,空白有多少,怕只值三百大钱一本罢。收版权税又半年六月没消息,‘远水救不得近火’,谁耐烦。”

“那么,给这里的报馆里……”

“给报馆里?便在这里很大的报馆里,我靠着一个学生在那里做编辑的大情面,一千字也就是这几个钱,即使一早做到夜,能够养活你们么?况且我肚子里也没有这许多文章。”

“那么,过了节怎么办呢?”

  “过了节么?——仍旧做官……明天店家来要钱,你只要说初八的下午。”

  他又要看《尝试集》了。方太太怕失了机会,连忙吞吞吐吐地说:

  “我想,過了节,到了初八,我们……倒不如去买一张彩票……”

  “胡说!会说这样无教育的……”

  这时候,他忽而又记起被金永生支使出来以后的事了。那时他惘惘的走过稻香村,看见店门口竖着许多斗大的字的广告道“头彩几万元”,仿佛记得心里也一动,或者也许放慢了脚步的罢,但似乎因为舍不得皮夹里仅存的六角钱,所以竟也毅然决然的走远了。他脸色一变,方太太料想他是在恼着伊的无教育,便赶紧退开,没有说完话。方玄绰也没有说完话,将腰一伸,咿咿呜呜的就念《尝试集》。

(小结:《端午节》内含完整的“讽刺结构”——小说前四节中的方玄绰在大学讲台上阐述“差不多”思想,貌似忧国且愤世,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亦是“差不多”哲学的忠实拥趸(dǔn)。他向金永生通融50元钱遭拒感到不快,而“去年年关”同乡向他借十元钱他也曾推脱。他和商人金永生“差不多”。太太提议买彩票被他斥为“无教育的……”而他本人在街上看到卖彩票的广告也动过心。他和“无教育”的家庭主妇“差不多”。在“差不多”之中,官员、大学教师与商人、家庭主妇的差异消失了。所谓的新式知识分子的嘴脸暴露无遗。这种讽刺手法,亦即《儒林外史》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一九二二年六月

3461501908239

猜你喜欢
教员赏析
晚上好, 教员先生
书画作品赏析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晚安,教员先生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把握外军任职教育教员队伍特点建设我军高素质任职教育教员队伍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