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庆
[摘 要]小學科学课程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材开发、问题提出、探究活动、拓展运用等方面将科学课程与儿童成长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学习主题中,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儿童成长;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72-0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儿童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天生的探究者,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将教材开发、问题提出、探究活动与拓展运用和儿童成长相融合。在此,笔者结合科学教材与课堂教学实践,就这四个方面对科学课程和儿童成长的融合进行探讨。
一、教材开发与儿童生活相融合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对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充满兴趣,他们觉得周围事物新鲜好玩,经常刨根问底,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使学生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简单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课程形象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工具》时,教师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最近班上的乐乐同学总是闷闷不乐,原来他碰到了一件烦心事——他新买的裤子被凳子上冒出来的一个钉子划破了,你能帮帮他吗?”教师出示一张钉子冒出来的凳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有的说用锤子把钉子钉进去,有的说用工具把钉子拔出来。教师说:“大家的建议都不错,乐乐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把爸爸的工具箱带到学校,可是打开一看,傻眼了:‘怎么这么多工具?有好多工具他都不认识,究竟用哪个好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和乐乐一起认识常用的工具。要把钉子拔出来,要选择什么工具?为什么?工具箱里的工具你还认识哪些?它有什么作用?谁来介绍一下?”同时,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工具的图片,有扳手、羊角锤、尖嘴钳、老虎钳、卷尺、螺丝刀、美工刀等。
工具的使用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学生亲手操作工具的机会很少,但是他们对工具的认识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因此,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动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愿望,并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
二、问题提出与儿童思维相融合
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体现。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对科学研究来说意义重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同时,《科学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如《有趣的不倒翁》一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个大的不倒翁,让每个学生都玩一玩、推一推,接着出示一个小小的不倒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不倒翁的外形。然后教师演示玩法,并让学生拿出材料盒里的不倒翁试着玩一玩。很快,学生便发现他们的不倒翁站不起来,手一推就倒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猜测可能是他们的不倒翁里面是空的,太轻了;要让不倒翁不倒,可以往里面加东西使它变重。教师乘机出示材料,即弹珠和螺帽,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重物放到不倒翁里,然后试一试。学生发现加了重物的不倒翁仍然站不起来,心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加了重物的不倒翁仍然会倒?”学生认为应该把不倒翁里的重物固定好,不让它乱动。教师继续出示材料:橡皮泥、双面胶。学生领取材料,固定重物,继续测试,有些组成功了,有些组没成功。教师请成功的小组介绍做法,请失败的小组分析原因。学生发现只有把重物固定在底部,让不倒翁上轻下重,才会不倒。最后,教师给不倒翁装脚,让它真正站起来,学生发现装上脚的不倒翁一推就倒,从而认识到不倒翁的底部呈半球形是它不倒的另一个原因。
在做不倒翁的过程中,学生刚解决一个问题又会发现另一个问题,在“发现问题—初步解决问题—再次提出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丝剥茧,逐渐接近问题的核心,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思维也在层层推进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三、探究活动与儿童学习相融合
科学探究是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过程与能力。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科学研究方式,又是一种学习科学理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和责任的手段与途径,还是一种综合能力。“听过会忘,见过也会忘,只有动手做过,才能学得到。”所以,儿童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在做中学,更要在学中思,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如二年级下册《磁铁的吸力》一课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在研究中发现磁铁吸铁的特点。教师在视频展台上出示准备好的材料,有铁夹子、铜钥匙、回形针、铝瓶盖、镍片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哪些可以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被磁铁吸住。学生把猜的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科学探究中的预测。然后教师请一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预测,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自己的预测对不对?”学生小组讨论,明确探究方法,尝试用磁铁靠近这些物体,看看能不能吸住,同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单上。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提醒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用磁铁探测教室里的物体,看看能否被吸住,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预测和结果进行比较,看看磁铁究竟能吸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发现:磁铁除了能够吸铁,还能够吸镍片。
《科學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探究要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工具观察事物”。因此,上述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对磁铁吸力的研究。首先,解决磁铁究竟能吸住哪类物体的问题,教给学生做出预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基本科学学习和科学思维的方法。预测的准确性展现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通过预测和结果的前后比较,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掌握科学概念。其次,教师在材料中放入了生活中不常见的能被磁铁吸住的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总结出关于磁铁性质的科学描述。
四、拓展运用与儿童未来相融合
科学运用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了解科学现象,理解科学本质。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教育,就是生活在今天的一群被称为教师的人,用昨天的知识教育生活在今天的学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希望从时间的维度警醒做教育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建立未来眼光、战略思维,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师有未来眼光,才能培养出有未来眼光的学生。
如在教学《研究磁铁》一课中,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然后教师出示一支铅笔,提出挑战性问题:“如何让铅笔浮起来?”同时,教师播放磁悬浮列车运行原理的视频,告诉学生科学家就是利用磁铁的这个特性,制造出高科技的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尝试制作磁悬浮铅笔。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通过制作磁悬浮铅笔,学生对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性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将科学探究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表现。这样能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改进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集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它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以创造力从事创造工作。”只有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学习主题中,才能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 曾宝俊,夏敏.小学科学教材教法与教学设计[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4] 严华银.做“四有教师”[J].江苏教育,2019(01).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