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2021-03-16 10:18:54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00038
中国卫生统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公共卫生

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00038)

张 瑞 高铖铖 陈锡程 易 东 伍亚舟△

【提 要】 目的 了解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探究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28所开设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院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3.68%的研究生认为课程教学中“重理论,与实践联系太少”,9.81%的研究生表示没有专业实践机会,71.78%的研究生是单一导师制,44.79%的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进行基础类的实验研究。探索性因子分析降维提取“平台条件”、“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奖惩机制”5个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和“平台条件”对研究生的自身培养质量评价呈正向影响。结论 高校应该优化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指导制度和导师队伍,规范专业实践培养过程,健全科研基础设备和完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我国输送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尽管各高校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不断增长,但仍然存在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核心能力缺乏等问题[1]。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展过程,在疫情出现阶段和发展阶段,我国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进一步传播,但还是暴露出许多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2]。国外高校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会根据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而我国在面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新使命和复杂多样的公共卫生问题情况下,人才培养与实践需求存在一定差距[3-4]。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现状进行全面、较大规模调查,分析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将有利于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对其认可度,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0年1-3月,选择28所开设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院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集有效问卷326份,涉及调查的高校地理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28所调查高校地域分布详情

2.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问卷编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各个高校培养方案,结合对公共卫生专业相关专家教授、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在读研究生和已毕业研究生的访谈初步拟定问卷;为确保问卷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课题组反复讨论修改内容,经专家论证,最终完成调查问卷的编写。问卷包括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培养现况调查问卷和自身培养质量评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三部分。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通过网络发放填写调查问卷。

3.统计分析

本研究调查问卷所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形式表示;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进行降维处理,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维度对研究生自身培养质量评价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基本情况

所有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本科所学专业、生源类别、研究生类别、年级和工作经历情况详见表2。医学相关专业包含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药学、影像医学等,非医学专业包含管理学、计算机、经济、法律、数学专业等。

表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况分析

在课程教学方面,33.44%的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合理,53.68%的研究生认为课程教学中“重理论,与实践联系太少”,32.82%的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学术学位区分比较明显,37.73%的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对专业实践帮助很大。在专业实践方面,有9.81%的研究生表示没有专业实践机会,专业实践的时间为1~36个月,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6(7)个月。大部分学生是在疾控中心(52.16%)和医院(20.39%)完成专业实践。在导师交流指导方面,有71.78%的研究生是单一导师制,51.84%的研究生认为与导师交流比较充分。在科研学术方面,有44.79%的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进行基础类的课题研究,有40.18%明确表示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详见表3。此外,多选题“你认为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调查结果排前三的选项是统计软件的应用与数据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预防控制装备操作技术。

表3 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3.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培养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首先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Cronbach α=0.910,量表测量一致性良好;KMO=0.896,Bartlett检验P<0.05,满足探索性因子分析条件。

通过碎石图(图1)可以直观发现,从第6个因子开始曲线趋于平缓,提示可提取5个维度。如表4所示,当提取5个因子时,方差解释率为84.517%,说明该量表提取5个维度可以很好反映整体的情况[5]。最终将提取的5个维度命名为“平台条件”、“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奖惩机制”。

表4 方差解释率表格

图1 碎石图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的5个因子作为自变量,以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培养质量评价得分(1~10分)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终结果如表5所示。最终“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和“平台条件”维度进入模型(F=32.272,P=<0.001)。方差膨胀系数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皆小于10,不存在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具体分析可知,“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和“平台条件”对研究生的自身培养质量评价皆呈正向影响。

表5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326)

讨 论

1.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国家建设和发展,尤其对公共卫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任务艰巨[3,6]。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源构成中已经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占有一定比例;导师的指导方式主要以单一制导师为主;专业实践没有统一体系;在课程设置、课题研究和学位申请条件等方面普遍存在与学术学位区分不明显的问题,专业学位的课程是基于学术学位的课程体系再增加一部分专业课,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表明是在实验室进行基础实验研究,以至于过于追求学术味,而忽视专业学位的培养定位,致使科研学术缺乏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此外,“统计软件的应用与数据分析”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被广泛认为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说明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在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2.影响研究生自身培养质量评价的关键因素

结果显示,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和平台条件是影响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第一,专业实践是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自身素质、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7]。而我国公共卫生研究生培养中,专业实践的落实一直存在一些问题[8],本次调查中也展现出同样的问题。第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负责人,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方式、师德师风、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均对研究生的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9]。尤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不能局限于学术范围内的指导,还应该包含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等领域的指导。第三,平台条件不仅是吸引优秀生源的一个外在因素,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因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实践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3]。此外,一些研究提到的生源质量、读研动机、学术氛围、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等内部因素[10-11],以及社会认可度、社会声誉、同行评价等外部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这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进行探究。

3.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启示

(1)推行“双导师制”,革新教育指导模式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推行趋势,近年来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在不断探索“双导师制”[12-13]。在本次调查显示,“单一导师制”仍然是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流。各高校应积极吸引外校实践基地公共卫生领域内的导师参与到研究生的教育中,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各自优势,形成良性的合作教育指导模式。

(2)重视专业实践,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落实专业实践,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共卫生人才迫在眉睫[6]。本次调查中专业实践由院校统一安排的仅占54.08%,实践过程质量把控不佳。专业实践应从实践计划、实践导师管理、实践成果产出、实践质量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革,并且着力于实践基地的完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实践培养体系,使专业实践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真正发挥作用。

(3)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面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突出,国外高校趋向于实施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体系[14-15]。我国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结构,也应该从必修课、选修课、学分要求等方面突出专业学位特色;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针对社会公共卫生需求,立足全球健康,调整增设一些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卫生人才[5],使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发展。

总而言之,高校应该优化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指导制度,提高导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重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培养,规范专业实践培养过程,对专业实践质量及时追踪控制;健全科研基础设备和完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公共卫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0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6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