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剑雄,陆俊昊,邓雅洁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随着国家对各地历史文化名镇的认定和开发,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和教育意义已然成为热点话题。相较于一般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价值、文化属性、游览意义更加突出,作为当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如何对其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有效宣传,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众多的旅游宣传产品中,手绘地图以趣味性的绘图风格,并兼备方位导向和景点宣传功能,成为当下旅游地及旅游行业中重要的文化创意产品。地图独特的文化承载功能和艺术性,使其具备文化创意的特征,衍生出地图文化创意产业[1]。利用手绘地图对旅游地进行宣传不仅成本较低且落实性强,还为创作者提供更加灵活的创意空间。基于此,本文以安徽历史文化名镇中的手绘地图作为切入点,收集和整理现有的手绘地图,并与国外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手绘地图中各视觉要素的叙事功能,结合设计实践,提出安徽历史文化名镇手绘地图的叙事性设计方法,通过叙事理念与设计思维的碰撞,探索手绘地图在文化宣传功能上的新方向。
2003年起,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村镇,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2]。而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百年以上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相较之下,历史文化名镇在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上具备更丰富的研究价值和叙述价值。截止到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公布,安徽一共有11个历史文化名镇:肥西县三河镇、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歙县许村镇、休宁县万安镇、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泾县桃花潭镇、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东至县东流镇、青阳县陵阳镇。作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产业,名镇旅游相对于其他旅游项目,保留了更多的历史文化,也更具备研学价值与参观意义。
手绘地图作为旅游行业中重要的视觉信息材料与特色文创产品,不仅从空间方位上为游客提供路线信息,还能通过趣味性的插图反映旅游地独特的地物要素,其作为当下旅游地重要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丰富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2014年1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以地图为媒介的动漫、游戏、科普、教育等新型文化产品,培育大众地理信息消费市场。”[3]安徽历史文化名镇具备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手绘地图在描绘名镇空间特点和叙述名镇趣闻轶事上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目前仅发现了铜陵大通镇及宣城水东镇的手绘地图,这两份地图虽然客观绘制了名镇地理信息,但对其名镇文化特征的视觉化表述不清。安徽历史文化名镇手绘地图的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对现有地图的两个名镇进行实地走访和田野调查,发现手绘地图的同质化问题较多,名镇独有的地域文化缺少有效的设计转化,用户体验感不佳。例如,大通镇和悦洲上的夹江畔,生活着水中国宝“长江江豚”。虽然手绘地图的标题旁写着“长江古驿”“江豚小镇”,实地游览中也可到“淡水豚国家自然保护区”观看投喂江豚,但在大通镇手绘地图中,对于“长江江豚”的地域特色体现得并不明显。地图中标注了特色景点及街道名称,却未重点体现“淡水豚国家自然保护区”,各景点标注的字体毫无区别,游客只看地图很难发现“淡水豚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图背面也仅简单介绍了江豚保护区的背景,并未提及游客可以购票观看饲养员投喂江豚的活动,导致游客不能明显发现大通镇的地域文化特点。同样,在水东镇的手绘地图中,也未将最引人入胜的拥有千年历史的水东老街与省级非遗皖南皮影戏重点体现在手绘地图中,因此,各个名镇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手绘地图中表现不明显。
首先,手绘地图中没有合理的视觉引导与游玩路线规划,导致地图的导向性功能被削弱。例如,大通镇的手绘地图仅描绘了景区的场景,没有合理的视觉引导,游客在使用时很难辨别方向与位置,影响游客进一步感知名镇的文化要素。其次,由于手绘地图中对名镇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刻画不足,部分游客错失体验名镇历史文化的机会,导致手绘地图信息传递功能的部分缺失。最后,手绘地图的符号性功能也较弱。例如,在水东镇的手绘地图上,虽然用红色的卷轴框标注出主要景点位置,但对主要景点建筑的绘制比较单一,与其他建筑毫无区别。以符号的形式对住宿、餐饮、游客中心、洗手间等场所的位置进行标记,但是视觉上也不够突出,导致地图上的符号失去导航的功能。
在调研安徽省各名镇时,仅收集到大通镇和水东镇的手绘地图,并未收集到其他名镇的手绘地图。在旅游地基础设施方面,除了合肥三河镇的旅游业发展相对全面,其他历史文化名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只具备最简单的游客服务项目,并且公共区域的环境较差,整体景区建设一般,没有兼顾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平衡,对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大肆整改,缺少保护意识,与一般名镇景区拉不开差距,导致游玩过程中用户体验不佳。名镇也没有具体的路牌提示与路线规划,暴露出景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体现不突出、不全面及旅游规划不成熟等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收集到的手绘地图对名镇历史文化的输出上效果不佳,地图的基本功能也存在缺失,因此,本文将试图在手绘地图中导入叙事性思维,以叙事逻辑为导向,手绘地图为媒介,利用手绘地图中各视觉要素的叙事功能为名镇历史文化的宣传助力。
符号、文字、色彩是地图设计的三大要素[4]。手绘地图中的符号不仅有广义层面上的功能性图形符号,还有狭义层面上的艺术性图像符号。图像叙事则是利用地图中的各视觉元素对事件进行有效描述和趣味展示,实现讲故事的目的。本节对地图中的图形符号、图像符号、文字、色彩四个要素进行叙事分析,探究个中具备的叙事功能和作用。
所谓图形符号,就是以图形为主要特征,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视觉符号,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5]。手绘地图中的图形符号主要分为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其叙事功能是通过图形具有的指向功能,串联地图中各叙事要素,引导读者浏览地图的叙事内容。简单来说,图形符号主要的功能就是辅助图像符号、文字和色彩要素推进地图的叙事进程。
西班牙商品地图是典型的运用具象图形符号与抽象图形符号进行叙事的创意地图案例(图1)。从具象图形符号角度,地图中主要用图形符号来表达主要信息:用果汁杯、啤酒杯图形辅助文字表达酒饮店,苹果、橙子图形辅助文字表达水果店,店铺的图形符号都源于商铺销售的产品,商铺名称有了具象图形符号的辅助后更加凸显,便于读者直观地了解商铺信息与位置。从抽象图形符号角度,地图中主要用它来表达次要信息:用波浪线代表水域、连续的尖头线代表山脉等,抽象图形符号占据较少的画面空间,但也能烘托其他视觉要素,营造叙事空间,当读者单看船只时对海洋的感受并不明显,但在抽象图形波浪线的烘托下,读者对海洋氛围感与空间感的体会更加深刻。总的来说,具象图形符号与抽象图形符号自身都不具备叙事功能,只能辅助其他要素进行叙事,具象图形符号的叙事功能主要体现在其运用指向功能辅助其他要素叙事,构建具体的场景空间,凸显地图中的主要信息,而抽象图形能够烘托氛围,增强具象图形符号叙事空间的建构。
图1 西班牙商品地图
在安徽历史文化名镇的手绘地图中,大通镇的手绘地图对图形符号的运用相对较弱。在具象图形符号的运用上(图2),地图刻画的澜溪老街街道场景对店铺的图形设计过于雷同,没有辅助商铺文字并提取商铺的特色特征进行绘制,不能从主观层面为游客区分店铺的异同之处;在抽象图形符号上,地图中没有从图形符号方面区分主要与次要信息,导致地图叙事内容没有重点,导航功能缺失。应对周围地势环境、普通居民区等次要信息进行抽象图形设计,以方便游客获取信息。
图2 澜溪老街
图形符号的叙事功能,即通过图形传达的信息辅助其他视觉要素推进叙事的进程,还能够运用游客对图形产生的联想构建叙事空间,以夸张建筑的特征性来丰富地图的趣味性,使设计后的图形符号能够激发游客对历史文化内容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地介绍名镇历史文化内涵。
手绘地图中的图像符号相较于图形符号而言,更是指那些具有戏剧冲突或能促使读者对事件前因后果产生联想的视觉元素。空间叙事学家龙迪勇教授指出:“要让图像这样一种已经化为空间的时间切片达到叙事的目的,我们必须使它反映和暗示出事件的运动,必须把它重新纳入时间的进程之中,也就是说,图像叙事首先必须使空间时间化——而这,正是图像叙事的本质。”[6]在手绘地图中,运用图像最具代表性的顷刻来绘制故事性插图,既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地图的叙事主题和叙事内容,还能够凸显手绘地图的视觉风格,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深对手绘地图内容的认知与记忆。因此,图像符号是手绘地图叙事的主要形式。
设计师Mathias Sielfeld 2018年为智利比奥比奥大区绘制的手绘地图就是典型的利用图像最具代表性的瞬间来展现地图中事件的叙事进程(图3)。地图中描绘了塔尔卡瓦诺的佩斯奎罗码头上运输物资的货轮,描绘了戴着墨镜的卷发音乐家站在话筒前一边弹奏着吉他一边放声歌唱地庆祝摇滚音乐节日,描绘了不同种族和不同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纪念虔诚的基督徒圣塞巴斯蒂安。创作者通过绘制以人物运动为主的故事性插图,引导读者联想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而呈现故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增强地图的可读性,让读者在浏览地图的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和趣闻轶事。地图还巧妙运用辅助线将故事性插图与故事所发生的地理位置进行关联,既保留地图空间的完整性,又为故事性插图建构各自的叙事空间,形成以地图整体空间为辅、故事性插图为主的地图图像叙事的基本模式。
图3 智利比奥比奥大区手绘地图
在安徽历史文化名镇水东镇的手绘地图中,主要绘制了地图的整体空间,缺少对地图中故事性插图的描绘,导致地图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不足。如水东镇手绘地图仅以基本的建筑图形配合文字来展示景区中的宣扇馆、宣笔馆、宣州窑等景点。游客仅能从地图中获取基本的位置信息,但每个景点独有的文化特征和趣闻轶事并没有很好地传递给游客,部分带有故事性的插图也只是出现在地图背面,缺少与地图整体空间的关联,导致地图整体可读性变弱,主题表达得也不太明显(图4)。对于安徽历史文化名镇的手绘地图而言,传达地图空间方位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将每个安徽历史文化名镇中的文化内涵巧妙地导入地图中,以图像叙事的方式传播地方文化特征和趣闻轶事,才是丰富地图的故事性、提升地图的可读性、建构地图叙事主次空间的关键。
图4 水东古镇手绘地图正反面
图像符号的叙事功能,是通过选取图像最具代表性的瞬间,激发游客对图像内容的好奇与联想,并结合地图构建的场景氛围,提升地图叙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以名镇历史文化、民俗故事、特色美食等信息进行图像叙事的设计与创作,能够将名镇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可视化的设计转化,视觉化地展现给游客,从而加深游客对旅游地文化内涵的印象。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载体,自身就具有叙事功能,是手绘地图中重要的叙事手段。“图像与文字都有叙事功能,但相比图像而言,文字具有更为优越的叙事便捷性。”[8]手绘地图中的文字不仅具备最直接的语词叙事功能,还可以将文字转变成图形图像类的文字符号,给予文字“图像化”的叙事功能,增添手绘地图叙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设计师Carissa Potter绘制的塞勒姆地图,就是以文字为主的手绘地图(图5)。地图右上角的文字“SALEM MASSACHUSETTS”直接点名了地图所描绘的就是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镇,通过文字最基本的语词叙事功能进行直观的表述。同时,地图以马萨诸塞州沿海城镇的轮廓为构图,结合趣味性的手绘插图描绘该地区的主要景点,每个景点配有手绘文字加以说明,清楚、直观、便捷地展现地图图像叙事的内容。除此之外,由广告时代杂志委托制作的法国巴黎城市地图,则是展现文字“图像化”叙事功能的典型案例(图6)。地图以俯瞰的视角描绘城市的建筑景观,通过将部分文字进行放大、缩小、变形的处理方法,使文字“图像化”地置于每个建筑中,如圣马丁运河“CANAL SAINT MARTIN”,文字沿着运河的流向排列而成,并在文字下方添加白底框与地图底色进行区分,整体结合当地标志性建筑的桥面图像,既增加整体的趣味性,又不失文字的叙事功能。
图5 塞勒姆地图
图6 法国巴黎城市地图
在安徽历史文化名镇大通镇的手绘旅游地图中,地图上方的文字描述如“大通古镇图”“长江古驿,江豚小镇”及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都能体现文字在地图中直接的语词叙事功能(图7)。但是,地图中“图像化”文字的运用却非常少见,如“大通历史文化主题展馆”“河南嘴社区”“龙泉井”等景点地理位置信息的标注都运用最普通的文字(图8)。手绘地图中的景点文字信息可以结合图形来设计,有助于景点名称在内容繁杂的地图中呈现。名镇地图中通常用大量文字讲解名镇历史文化、特色景点、当地美食等信息,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面对堆砌的文字信息,无法静下心来仔细阅读,造成文字的无效叙事。因此,历史文化名镇的手绘地图中可以运用图像化文字,促使游客直观地获取叙事事件,提升手绘地图对信息的艺术感。
图7 大通古镇手绘地图局部截图
图8 名镇建筑景点截图
文字符号的叙事功能,即通过文字传达的信息最直观地解读地图中的叙事事件,还能够以介绍地域文化内涵为目的,运用文字自身的含义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单独的字体设计,将文字图像化处理,历史感与艺术性并存的文字更能够打动游客内心,使游客直观地解读名镇历史文化。
手绘地图中的色彩主要由地图底图、建筑场景、文字、图形图像上的色彩所组成。其叙事功能是通过色彩特有的文化象征寓意,将游客与地图中的事件勾勒出一定的情感连接。色彩与叙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色彩对人的心理感知上[9],色彩也能为地图叙事提供必要的叙事语境,促使游客通过地图中的色彩感受地图叙事的情绪与氛围。
《NEW LITTLES》就是一幅典型的运用色彩要素建构叙事氛围的地图案例(图9)。地图运用各国国旗的代表性色彩与各国标志性建筑来象征纽约各区的种族分布情况,地图左上角还辅以图形符号和文字,帮助读者更清楚地识别地图色彩的象征寓意。当读者看到红色系列的建筑物时,会结合辅助图形符号和文字,将色彩与国家进行关联性的联想,如橘红色的中国、玫红色的意大利等等,色彩不仅将建筑与国家在读者的视线中关联起来,还将地图空间与国家文化勾勒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出叙事的语境,让整幅地图洋溢着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氛围。手绘地图中常运用色彩的文化象征功能与心理感知功能进行辅助叙事,不同的旅游景点也会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来选取合适的色彩作为地图的主色调,加上色彩与文化的关联性。如革命根据地旅游手绘地图通常采用红色为地图主色调,让人第一眼看到就感知到爱国情怀与革命文化;游乐场手绘地图多采用活泼明亮的色彩,凸显童真童趣、轻松自在、勇于探险的旅游文化。
图9 《NEW LITTLES》地图
在现有的安徽历史文化名镇手绘地图中,多以黄褐色为主色调,风格上搭配徽派马头墙的建筑特点,为游客营造隶属安徽历史文化名镇的环境氛围。但各地图过于相近的色彩与绘画风格,为游客单从手绘地图视觉风格上区分每个名镇的特点带来了困难,叙事语境也过于相似。例如,大通镇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有着“长江拐弯,大海回头”的自然景观,在手绘地图的图形符号、图像符号、文字等要素的设计上应该合理运用江河的蓝绿色,加强对水域细节的刻画,突出大通镇相较于其他名镇而言更加临靠水域的特色,合理利用水域特有的色彩来营造叙事语境,构建富有大通镇特色的叙事美学。同样,在泾县桃花潭镇的手绘地图中,可以将具有当地代表性的桃花色彩贯穿整幅地图。利用色彩设计突出名镇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为游客营造出区别于大众化的古镇特色。
色彩符号的叙事功能,主要体现在其文化象征功能与心理感知功能对手绘地图叙事语境的营造,推动叙事美学的构建。色彩传达的信息铺垫地图叙事情感的发展,运用游客心理层面和情感层面的互动,深度渲染游客内心对历史文化的感悟,从而实现对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的有效传播。
综上所述,对于手绘地图的叙事功能而言,图像是最主要的叙事形式,通过选取图像最具代表性的瞬间来传达叙事主题,增强手绘地图的可读性;图形具有的引导功能,能够辅助地图其他要素推进叙事进程,提升地图叙事的易懂性;文字自身具备的语词叙事功能,能更直观地帮助其他要素解读地图中的叙事事件,同时,图像化的文字还能够增添地图叙事的趣味性;色彩的文化象征寓意和心理感知功能,对地图营造叙事语境和氛围起到最直观的作用,增添地图叙事的记忆性。对手绘地图视觉要素叙事功能的解读,不仅体现了手绘地图在叙事中的优越性,还为地图叙事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与发展的新方向。
大通古镇叙事性手绘地图是笔者对安徽历史文化名镇手绘地图设计改良的一次努力和尝试。将上文对图形符号、图像符号、文字、色彩这几个要素叙事功能的分析结论运用到大通镇手绘地图的制作中,结合手绘地图的叙事场景建构、叙事主题设定和叙事语境塑造三个方面,将叙事性思维融入手绘地图设计,为大通镇创作艺术感与实用性兼具的手绘地图。
手绘地图叙事场景的建构是对名镇历史风貌的重塑与再现,借助图形符号对名镇地物要素进行设计转化,为地图叙事营造趣味性的场景空间。地图作为一个被感知的整体,其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同时,地图的标示元素应易于观察、分辨、识别和解释,也就是与辅助元素之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0]。为了让游客对地图场景空间中的地物要素进行区分与识别,将信息分级理念应用到图形符号的设计中。地物要素符号化的层级划分和布局安排与识别场景符号有关联性,容易营造受众对地图作品的空间认同感[11]。利用具象图形符号展现主要信息,凸显叙事主体,利用抽象图形符号展现次要信息,营造叙事氛围,进而建构手绘地图的叙事场景。
具象图形符号对事物做出具体、细致的刻画,主要用于绘制名镇建筑、道路、风景等主要信息。笔者结合大通镇实地调研收集到的实景建筑图片进行具象图形符号的设计转化,并配以景点的文字名称进行辅助说明,来凸显地图中主要的地物要素,如大通牌坊、钟楼、龙泉井等具象图形符号的绘制,即拟物化地模仿真实建筑风貌,还利用趣味性的手绘风格进行设计再造,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能够利用具象图形符号定位自身所处的位置,也能对名镇特色建筑有一定的记忆与认知(表1)。抽象图形符号自身没有实际意义,只能辅助具象图形符号叙事,传达地图中的次要信息。用波浪线来表达水域与船只流动的状态,向游客强调大通镇临靠水域的特色,将船锚的图形元素抽象化,利用图形的指向性功能使游客对图形产生联想,以此来叙事渡口的位置(表2)。具象与抽象图形符号的交叉运用,建构了手绘地图主次分明的叙事场景,帮助游客更真实、真切地感知名镇历史文化。
表1 事物景点转化图形
表2 抽象图形符号
叙事强调叙述的“事件”,“事件”又是意义的载体,也是叙述的主题[12]。手绘地图中的叙事主题是对名镇历史文化基因、趣闻轶事、民俗传统等内容的故事化呈现。利用手绘地图中图像要素与文字要素的叙事功能,生动展现地图各区域、各建筑、各角落发生的故事情景,共同营造地图的核心叙事主题。
叙事总是包括对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同时转移,历史文化的叙事挑战了时间的束缚[13]。为了更充分地向游客展现大通镇的旅游价值,笔者创作形象的故事插画为游客剖析大通镇的历史文化(表3),用插画的形式展现大通镇“龙舟竞渡”与“舞龙舞狮”的民俗活动,选取当地人激烈追逐龙舟与舞龙舞狮的瞬间画面绘制插画,并深入刻画龙舟与舞龙舞狮的细节;为了保证游客在游玩途中不会错失体验趣闻轶事的机会,在绘制淡水豚国家级保护区的图像时,额外画出跳跃玩耍的江豚与投喂食物的饲养员,尽管不确定游客的旅游路线,但是地图中局部丰富精彩的插画也能够引导游客关注信息;利用故事性插画表现轮渡上发生的游玩活动,为轮渡赋予更有意思的主题故事,不同的轮渡与不同的人物情节结合,共同打造大通镇旅游的多样性,带给游客不同的旅游感受。
表3 故事插画截取
文字是地图中最常见的叙事要素,图像化的文字能够直接抛出地图的叙事主题(表4),在景点建筑的图形中直接融入景点名称,一方面避免琐碎的文字占据不必要的画面尺寸,另一方面便于游客直接在地图中依据图像与文字寻找景点信息。手绘地图是极具个性与可塑性的地图出版物,地图中标题的文字样式应该随着地图主题而变化(表5),对于大通镇手绘地图标题的字体设计,笔者采用置换的创意设计,用江豚图形替换标题字体的一些笔画,江豚元素的加入使地图的属性感更强,凸显大通镇拥有江豚的优势。同时,地图中小标题的设计也服从次要追随主要的原则(表5),大标题与小标题在设计上都结合江豚元素,但视觉效果上有明显的区别,小标题将个别笔画结合江豚尾巴的形状进行变形,与大标题在视觉上拉开层次,字体风格上保持协调。手绘地图中图像要素与文字要素的运用,重在呈现名镇的各项信息,营造游客对地图叙事主题的直观感受。
表4 景点建筑图形截取
表5 标题字体对比
在叙事语境取向看来,要真正了解社会文化如何渗透、影响个体的叙事,一方面要关注讲述的内容,通过对事件本身的分析来发现其中的社会文化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超越事件本身,发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作用[14]。手绘地图中叙事语境的塑造,重在向社会传达传统的历史文化,引导当代人去学习与传承,同时,语境的塑造对地图叙事内容有衬托与升华的作用。色彩是手绘地图语境塑造的重要元素,通过色彩的文化象征寓意和心理感知功能铺垫地图的叙事情感,搭建地图与游客之间的情感互动,达到地图美感与叙事功能的统一。
色彩的文化象征功能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笔者依据大通镇临靠水域的特色,选取河流的蓝绿色作为地图的主色调,并对地图背景进行色块分割,区分名镇不同的文化区域,浅黄色区域是和悦洲,此处主要有革命旧址与文化老街,因此用暖黄色烘托复古怀旧的情感(图10)。色彩的文化象征功能从潜意识里向游客输出大通镇的地域优势,色相鲜明的区域划分增强了地图的节奏感,提高了游客想要进一步探索古镇文化的兴致。
图10 大通古镇手绘地图
运用色彩的心理感知功能辅助其他要素绘制地图,色彩虽是无声的语言,却能为地图创造出极具想象力的视觉感与叙事语境,用丰富的色彩来强调有故事发生或者更值得被参观的地方。色彩的叙事性增加了创意地图的感染力,受众可以从地图上色彩强调的信息中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而梳理出完整的故事逻辑,以此来完成情感空间的构建[15]。以色彩的丰富程度区别主要景点建筑与普通建筑,主要景点建筑在用色上选用多种颜色填充、色相更纯,普通建筑只选取两到三种颜色填充、色相较灰,从视觉感受上形成对比(表6)。合理运用色彩要素不仅能提升手绘地图的艺术性,还能为游客塑造更细腻真实的叙事语境,从心灵层面诱发游客对名镇悠久历史的情感共鸣。
表6 景点建筑物与普通建筑物色彩对比
安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诸多值得当代人学习与传承的历史文化与研学内容,通过对地图中各要素叙事功能的探讨与分析,提出将叙事性思维导入名镇手绘地图的新策略,为名镇的文化宣传提供了新场所,叙事性思维的导入能够紧密联系地图中的各要素,使其各自发挥不同的叙事功能,来宣传名镇的历史文化。叙事性思维为手绘地图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方式,赋予地图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推动了地图出版物的发展。同时,也为安徽省其他历史文化名镇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新兴的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编辑内容,依靠社交媒体向读者传递作品,成本低、传播快、受众广、内容新,这种新兴出版的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16]。因此,除了要考虑在手绘地图中运用叙事性的设计理念,还可以考虑从不同的传播媒介出发,多维度、多角度地全面介绍与宣传历史文化名镇,为游客创造更具沉浸感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