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新阶段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省人民的重托,满怀热情,履职尽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代表们一致认为,这三个报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政治站位高,方向定位准,为民措施实,创新意识强,分析问题实事求是,目标任务务实可行,体现了强烈的为民情怀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审议中,代表们围绕如何聚焦中心依法履职,服务大局共促发展,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行各项职责,认真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代表们一致认为,常委会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立法工作高质高效、监督工作有声有色、代表工作可圈可点、创新工作亮点纷呈,彰显了山东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法律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代表们认为,过去的一年,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坚持地方立法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紧扣全省改革攻坚任务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在防控疫情、深化改革、社会治理等方面及时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以高质量立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治理。
代表们建议,一是围绕中心推进立法。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是立法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也是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机制,在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重要立法、重要事项及时向省委请示报告。二是强化人大主导作用。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加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立法,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评估,对各方面提出的立法需求进行通盘考虑、总体设计,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三是着力提高立法质效。要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充分发挥立法顾问、立法服务基地、专业智库的作用,增强对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把控,立需要的法、管用的法和办得到的法;增加立法的追踪和靶向机制,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效果的监督。四是推动民法典贯彻实施。围绕全面有效贯彻实施民法典,重视做好相关民商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完善配套法规体系,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尊严,加大民法典学习宣传力度,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推进民法典落地生根。五是完善立法听证工作机制。要着力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积极探索开展立法中评估、问卷调查,设立更多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开展立法调研,使地方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顺应民心。六是大力推进普法工作。加强基层的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代表们表示,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聚焦“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主动对接,精准发力,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以监督巩固善治成效突出,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确保省委工作安排全面落地落实。
代表们建议,一是不断提升监督实效。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监督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对接“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精选监督议题,完善监督程序,增强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重点问题监督,细化对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监督,确保监督工作既不缺位、也不越位,不断提高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影响力。二是深化联动监督。聚焦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工作合力,带动提升基层人大履职能力和监督水平。三是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探索多样化的监督形式,将专题询问与满意度测评相结合,跟踪督办与持续监督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形成监督工作闭合回路,以监督问效之“威”,倒逼部门落实之“为”。四是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全面推进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拓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领域,加强预算联网监督,建立和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更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国有资产运行效能。五是加大专项监督工作力度。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山东建设等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监督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增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监督的实效性。六是增强备案审查覆盖性。建立报送督促问责制度,持续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纠正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推动实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减少无效制度束缚。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代表们认为,省人大常委会在过去一年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深化提升代表工作实效,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成为基层人大工作常态,为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高质量服务和保障。
代表们认真听取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代表们建议,一是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化“双联系”制度,健全代表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的处理反馈机制,加强对代表意见建议的分析和运用,推动有价值、高质量的建议落地落实落细,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二是增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后半篇文章”,加大代表议案审议和建议督办力度,开展代表建议公开答复见面会,承办单位建立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抓好跟踪落实工作,确保答复承诺兑现。三是提升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积极扩大代表网络履职平台覆盖面,畅通代表意见建议反映渠道,增加代表活动灵活性、针对性,针对代表的职业和专业进行分组,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四是加强代表履职管理。建立健全代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准入、履职、退出相关管理机制,严把代表准入关口,加强日常履职管理。五是推进代表培训常态化。着力加强人大代表培训,实现履职培训常态化、制度化,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做好谋划、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全面提升代表的履职水平,为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提供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要以新理念指导工作实践,新征程要以新要求推动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自身建设是搞好人大工作的前提。代表们表示,常委会过去一年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扛牢人大职责使命、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的内在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加强能力、作风、制度等各项建设,模范机关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潍坊代表团认真审议工作报告
代表们建议,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人大作为政治机关、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和工作机关,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基层人大指导。指导乡镇人大围绕发展大局统筹人大工作,拓展工作协同和交流,做好“传帮带”,加强重点工作三级联动,汇聚形成全省人大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常委会及机关思想作风、履职能力、组织制度建设,把作风改进成效真正转化为履职实效、工作质效,建设务实、高效、清廉的人大机关。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人大自身建设的根本举措来抓,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定、监督工作、人事任免,执法检查、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五是推进人大工作探索创新。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发展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顺势而为、敢于担当,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内容、机制和方法,集中精力化解工作难题,集思广益解决现实矛盾,努力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法治要有生命力、产生权威,关键在执行落实。代表们认为,“两院”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成绩客观实际,工作部署清晰务实,充分反映了坚持司法为民、守护公平公正的意志和决心。一年来,省法院和省检察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完善便民利民机制,不断提升司法质效,在全省防疫抗疫工作、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公正司法是我国法治体系健康运行的关键环节,是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坚强后盾,对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们表示,过去一年,省法检两院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严格公正廉洁司法的价值追求,切实加强涉及民生利益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以公正司法维护社会规则、引领社会风尚,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司法效能,为推进法治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滨州代表团认真审议工作报告
代表们建议,一是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聚焦环境保护、企业破产重整、涉黑涉恶等重点领域,加大案件办理审结力度,高度重视破解执行难问题,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拓展联合惩戒范围,规范执行行为,重视立案信访和审判监督工作,解决涉诉信访难题。二是构建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深入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更多民事、商事乃至行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降低基层法院的受案数量,减轻法官办案压力。三是完善司法救济机制。要不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和救助力度,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制定司法救助法规,设立司法救助基金,从制度层面对司法救助信息互通、救助标准等予以明确,规范法救助资金保障机制,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十司法救助”机制,确保全面救助。四是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加大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力度,注重典型案例解析,增强普法宣传效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尤其是农村基层的宣传,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五是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在查办腐败案件、推进专项治理、统筹开展监督、纪法贯通衔接等方面与人大、纪检加大合作力度,更好发挥司法机关在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六是推进公益诉讼工作。进一步拓展公益诉讼范围,立足办案发挥公益保护职能作用,推进公益诉讼制度改革,把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作为司法办案的价值取向和重要目标,让人民群众既感受到公平正义,又感受到司法温度。
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推进,需要广大司法干部践行新时代使命担当,不断提升素质能力,打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高素质司法队伍。代表们认为,一年来省“两院”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优秀的政治品格、坚定的使命担当推动司法工作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代表们建议,一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加强内部监督,强力整顿清除背离司法宗旨、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法治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突出问题,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正义。二是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加强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打通公检法司等数据联通关口,实现有效数据共享,加大“一网通办”宣传推广力度,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助力审执工作落实落细。三是深化法官员额制改革。坚持以案定员,适当增加基层法院编制,推动审判力量向基层倾斜,科学调整办案人员,切实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四是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广大司法干部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执法能力、服务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办案质效。五是加强对基层业务指导。为基层法院提供统一的裁判尺度,多给予一些政策支持,多发布一些典型案例,推动司法资源配置向基层法院检察院倾斜,更好地释放基层队伍活力和司法战斗力。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激扬“中流击水”“奋楫前行”的干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