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1-03-16 03:56岑然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应对措施影响

岑然

摘要:现阶段,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索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道路。随着水利现代化,生态水利工程已成为重点建设内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就是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规划中,彻底突破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思路,从生态角度提高河流的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保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区域生态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应对措施

分类号:TV82

一、水利工程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大,土壤环境多样且复杂,这一现状决定了我国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考虑进去,如果水利工程规划没有考虑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会在长期影响过程中造成严重后果。比如,水利工程会改变周边土壤原始结构,甚至还会在蓄水量过大的情况下,造成地壳承压力承受过大,引发地质灾害甚至洪水,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造成严重威胁。另外,土壤环境与水质密切相关。如果水体受到污染,很容易影响土壤质量,对农民种植作物造成危害。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水环境的考虑。水库水位的升降与当地降水密切相关,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当地降水,可能会造成水侵甚至洪水灾害。水库建设应考虑水体自净,如果水利工程水体丧失了自净能力,会在水体受到污染的时候不能及时净化处理,会导致水体环境受到污染,出现大量细菌和有毒水体。

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农业,如果在农业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没有进行综合考虑,全面规划,一旦水位上涨就会淹没两岸的农田,而且还会在水流的长期作用下,夹带的泥沙会导致河床升高,水位也会快速上涨,引发洪水灾害。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水中也存在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一旦水生态系统遭到人为破坏或者影响,就会对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严重威胁, 不仅会失去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还会影响生物链的建设。

二、降低水利工程规划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1、加强对水利工程规划监督

督促有关部门重视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严格按规定监督工程建设,是正确指导农业水利工程规划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业水利水电项目在建设规划方面缺乏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规划过程中侧重于小面积,考虑层次较少。如果能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就能有效地警示项目策划者和施工人员,让他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尽可能控制建设项目中的步骤,防止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违法人员和项目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私自建设水利工程的行为也要严厉打击。在法律法规方面,要建立相关详细的补偿机制和生态保护制度。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应当遵守相应的补偿制度,对受损环境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注重河道设计的整体性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长期河道建设中,存在着整体性不足的问题。在目前的发展条件下,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生态水利工程的理念已经成为指导思想。在城市内部,对已形成的河流要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建设,尽可能保护好天然河流,形成相对完整的河流管理体系。河流规划设计应始终以整体性为指导原则,遵循河流自然演变规律,减少河流利用与自然演变的矛盾和冲突,保证河流建设的合理性和生态性。每个城市的河道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河道设计和规划中,应以河道独特性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比如一个城市的西北河道建设,由于该地区西北地区的河道具有水量少、沙多、坡度陡、渗透性强的特点,所以要从生态的角度考虑其他因素,提高整体设计效果。

4、河道整治线设计

随着水利工程中河流的自然演变,河流周边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生态系统。由于河流在水利工程中的特殊作用,在整个河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河流的基本泄洪能力是否达到标准,还要考虑河流整治后能否实现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平衡目标。在一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集中重建,对原有的河流进行了轻微的调整。虽然重建在短时间内达到了防洪标准,但从长远来看,很难满足生态功能的要求,也很难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一系列河流改造建设,使原本多样的生物群落更加单一,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明显减少。在生态理念下的河道建设中,设计者应注意宽与窄的结合。最好保持河道原貌,减少对河道的破坏。天然河道通常具有良好的曲率。这种弯曲的结构使河道起到了降低水流速度、减缓水流冲击的作用,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了繁殖场所。即使在极端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弯曲的河道也为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避免风险提供了保证。

5、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在河道整治工程中,水体的修复也很重要,可以选择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运行技术、生物膜技术等多种技术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在不同的生物技术下,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水生生物的转化、转移和分解而减少。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河流水资源进行分析,在原有水体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构建更加多样的河流生态系统。在一些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会在河道中种植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如黑藻类和睡莲,可以充分发挥对水中污染物的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河流的特殊条件不仅为这些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保证,而且在河水的净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对人民生活和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要。然而,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也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现代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出发点,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王荣宽.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J].河南科技,2020(22):79~81.

[2]张艳艳.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筑,2019(9):53~54.

[3]刘嘉超.对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7):88~89.

1161501186377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应对措施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