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021-03-16 03:21赵玥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因材施教英语教学

赵玥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体系中的基础内容,对各学科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其在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时,通过对教育心理学进行一定的借鉴,往往就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增强。因此本文则将对教育心理学下的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教育心理学在促进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上的积极作用的充分体现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教学心理学;英语教学;学习动机;因材施教

分类号:G623.3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就是学生在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智力发展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而通过将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运用就可以有效的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抵触心理,为此这也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对教育心理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将其在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利用,以此来更好的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一、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将学生的学习阶段划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记忆、概括、操作以及反馈等阶段,从中可以看出动机阶段处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并会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活动的开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使其找到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往往就能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去[1]。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使其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够发自内心的重视英语学习,并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进而沉浸于英语学习中,而这也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将学习动机划分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也就是外因和内因,这二者相互作用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内因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促使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对英语保持热爱的学习态度,由此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其求知欲就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内部动机激发的重要因素,所以英语教师就必须要对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予以深刻强调。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其能够保持一个较为端正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以此让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就能够对英语这一科目产生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创设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还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氛围,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这样也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内化。

二、进行兴趣教学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的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那么就必须要让学生产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可以对以下方法进行一定的利用,以此来有效地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1、设置竞赛

由于青少年往往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所以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比赛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好胜心的影响下产生学习动机,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并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抢答题、情景表演等题目,在小组回答后对其回答情况给出评价。对那些表现较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答题情况较差的小组则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以此使学生产生不断奋斗的精神[2]。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通过使用比赛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在集体荣誉的引导下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而且学生往往会自觉的进行小组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2、直观教学

相较于汉语的学习而言,由于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往往缺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英语教师就应该对多媒体技术进行一定的利用,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氛围,而且在教学时还可以对相关实物进行一定的借助,以此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一个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调动,同时其在进行英语知识的理解时学习难度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进而学生就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正确英语思维的培养。

三、重视因材施教

在教育心理學中因材施教也是一个基础的观点,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其在英语的学习、理解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等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对以往较为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进行摒弃[3]。为此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为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将练习题目进行分层。让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题目的练习,以此让其实现自身潜能的充分挖掘。对于那些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则可以让其进行常规练习,以此来保证其对基础知识的充分掌握,使其实现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对于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该选择较为基础并且较容易的题目,如此一来当学生实现基础知识的掌握后也就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习题,进而也就有利于其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总结: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教育心理学进行充分的利用就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为此教师就必须要对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运用,以此来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英语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许小云.积极心理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思考[J].小学时代,2020(18):77-78.

[2]赵旭红.心理学理论下高职英语课堂心理素质教育教学[J].祖国,2020(04):158+161.

[3]卢晓芳.浅谈心理教育与英语学科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9(01):227.

3357501908235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因材施教英语教学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