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晖 张芳 戴珍娟 夏平英 周剑英
摘要:目的 探讨行动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房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新冠疫情期间对普通病房陪护问题进行分析,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过程,修订合理有效的疫情陪护管理方案,经过采用陪护证和实施陪护腕带2轮行动方案,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切实有效的陪护管理方案。结果 第二轮循环陪护腕带管理方案实施后,住院病人陪护比例明显低于第一轮循环,P<0.05有统计学意义;陪护腕带实施后陪护人员对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明显高于使用陪客证的陪护,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疫情期间经过行动研究对陪护管理方案进行实践修改和完善,在普通病房陪护管理过程中实施效果较好,有效提高了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陪护管理水平,避免医院聚集性疫情发生,确保医院的安全。
关键词:行动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陪护管理,陪护人员;普通病房
分类号:G316;G252
2019年12月,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VOID19),简称“新冠肺炎”[1-2]。在疫情突袭的时刻,综合性医院作为各类病患高度集中的公众场所,人员聚集性强,存在大量易感人群,人员流动性大,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机构[3]。如何做好疫情期间陪护管理,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防控水平。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改革的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而是针对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的探索、改进和解决实际问题[4]。为了有效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陪客管理水平,我院自疫情开始起不断完善病房陪护管理制度,探索疫情最佳的陪客管理方案,现将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月3月-6月妇科病房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陪护人员共计391例。按时间先后实施2轮陪护管理方案,3-4月陪护人员采用发放陪客证进行管理,5-6月实施陪护腕带进行管理。纳入标准:知情同意,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无语言沟通障碍;年龄≥18岁。排除标准:文盲;年龄≤18岁。
2、 方法
(1)行动研究引入
①识别新冠疫情期间陪护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发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等特点,人群普遍易感[5]。新冠疫情来临之际,结合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陪护情况,提出存在问题:(一)陪护人员不固定。(二)陪护疫情防控知识欠缺。(三)普通病区陪护管控能力有限。(四)医院陪护管理力度不足。
②严格疫情陪护管理制度 由院部、护理部、后勤部门成立行动研究管理小组,小组主要职责是拟定新冠肺炎疫情期来临后普通病房陪护管理方案,组织实施,督查临床实施效果,总结实施问题,分析原因,修整实施方案。(一)陪护准入:住院患者实行一人一陪;陪护相对固定。(二)住院部入口管理:医院由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住院部入口进入人员信息登记和盘问,进入住院部除患者外,必须是持有陪护证明的陪护人员。入口登记处实行24小时上岗,配备2名信息登记人员及2名安保人员。(三)病区陪护细则:病区根据病情评估患者陪护需要,据实给与办理陪护手续,做好入院陪护告知,护士长加强督查病区陪护情况。
③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院部-护理部-病区/后勤保障三级管理控制体系,由院部提供陪护管理制度及督查机制,负责督查陪护管理制度的落实,分析不足,改进措施,跟进实施效果。护理部成立自查小组,定期完成普通病区及住院部入口处陪护管理制度的落实督查,提交督查问题。病区护士长负责对陪护管理过程中未按要求落实的问题进行整改,后勤保障部门对其在住院部入口处的陪护管理问题进行整改。
(2)计划实施
① 第一轮循环 2020年3-4月,病区陪护人员采用发放陪护证的方案进行陪护管理,此为行动研究的第一轮循环。即在问题识别的基础上,基于行动研究,由院部领导负责,后勤保障部协助,护理部共同参与拟定发放陪护证的陪护管理方案。方案根据前期问题,明确陪护管理需要后勤保障人员支持,住院部通道处设立“进”和“出”的分区通道,在“进”的入口设立身份核查岗。核查岗进驻通道防控人员,三班制,每班2人进行进入者身份信息核查,另配2名安保人员协助维持秩序。由护理部统一制作病区床位陪护证,一床一证,病区护士长负责陪护证发放。病区严格按照院部陪护管理制度落实陪护管理,由护士长负责每天陪护情况自查,护理部定时安排人员进行督查,避免无证陪护现象。陪护证发放后做好相应登记(陪护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并对陪护进行每天体温测量。患者出院由责任护士取回陪护证,并75%酒精擦拭消毒。对实施过程进行督查和评估,总结存在的问题。第一轮循环行动存在问题:发放陪护证并不能实现一人一陪护;陪护证多人使用;陪护出入病区频繁带来疫情感染风险;陪护人员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不全。针对以上问题,对第一轮方案作优化调整。
②第二轮循环:2020年5-6月对陪护人员实施陪护腕带新方案,由院部设定陪护专用粉色腕带,此行動研究为第二轮循环。陪护腕带实施仍按一人一陪护原则,要求陪护人员必须凭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单、身份证到护士长处开具陪护腕带打印证明,开具证明后到住院部出入口通道处打印陪护腕带,由病区护士完成陪护腕带左手佩戴。病区护士长每天对病区陪护进行腕带督查,住院部通道严格按陪护腕带证明进行放行。此方案的实施,病区医护一起配合,做好入院前的告知,入院后的宣教。该方案的实施要求陪护人员必须提供核酸检测报告,所以病区内病情较轻,有自理能力的患者便主动提出取消陪护,方案从刚开始陪护人员的排斥到接受,着实解决了疫情陪护的管理问题,医院按三级管理控制方案进行督查、分析和评价,最终认定该方案为目前较为合适的疫情陪护方案。
3、观察指标 (1)对疫情期间住院患者2种陪护管理方案进行单病人陪护比例比较。(2)使用问卷调查法,对2种陪护管理方案进行病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及疫情期间住院陪护的安全防控知识4个部分。共有十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分别设10分,满分100分。以掌握程度优秀(90分-100分)、良好(80分-89分)、一般(60分-79分)、差(≤59分)作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1、种陪护管理方案实施后陪护比比较,陪护腕带实施后陪护比明显低于陪护证的使用,陪护腕带实施方案更符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房陪护要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 对2种陪护管理方案陪护人员进行住院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实施陪护腕带的陪护人员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使用陪护证的陪护,陪护腕带方案实施有利于提高病区护士的健康教育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1 、陪护管理行动研究可有效提高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于陪护人员的管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陪护人员的活动轨迹不受医院规章制度约束[6]。陪护人员可能是传播病原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中介[7]。陪护活动如不妥善管理可影响病房环境,干扰医疗护理活动,增加医院感染率[8]。减少陪护是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之一,陪护率的高低反映着医院陪护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9]。第一轮循环中采用陪护证进行管理,发现陪护证并不能限制陪护人数,陪护之间可以转手陪护证而发生一人多陪现象,增加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的风险,此方案依然会给医院带来不确定的人群传播风险,不符合疫情陪护要求。为了有效避免一人多陪现象,在第二轮循环中凭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单,实施一人一陪一腕带的陪护腕带管理方案。该方案在核酸检测结果为前提下,还配合陪护腕带佩戴为陪护条件,有效避免第一轮的弊端,固定了陪护人员,达到了疫情有效陪护管理的防控目的。由表1陪护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腕带陪护方案陪护率更低,临床工作中发现生活自理的患者能主动配合医院“尽可能少陪护”的陪护管理要求,主动取消陪护,对病房管理配合程度较高。因此,基于行动研究对陪护管理方案进行修整,完善,规范新冠疫情期陪护管理流程,可以提高疫情防控水平。
2、 循环上升的行动研究可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病区健康教育水平 本研究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陪护管理水平为目标,就陪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以此为依据探索更加合理的方案。陪护人员是患者的重要支持系统[10],对于需要陪护的患者而言,陪护人员能与患者一起接受到健康教育内容,既可以提高病区的健康教育水平,又对患者产生较为有利的健康教育效果。陪护证的发放,由于多位家属参与陪护过程,所以健康教育内容接受到的人员不一样,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不全,甚至出现对健康教育内容不知情的情况多见。适时进行评价、反思、再次审视方案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修整,然后进入第二轮循环。陪护腕带实施后,所有陪护人员必须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所以陪护安全程度提高。由于陪护只能凭佩戴的腕带才能实现陪护,所以陪护稳定性更强。固定的陪护人员从进病区便开始接受健康教育内容,所以,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程度较高,疫情防护意识增强,依从性增加。表2结果显示,第二轮循环陪护人员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明显提高。
3、意义 对新冠疫情期间陪护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识别,分析,通过行动研究的2轮循环对陪护管理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更加规范的陪护流程和合理的陪护管理制度推动疫情陪护管理体制,确保患者、医护安全,以科学有效的陪护管理方式解决疫情陪护管理问题。陪护腕带实施使得部分病情较轻患者主动放弃家属陪护,这样的举措虽然有利于疫情防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陪护制度不满意、固定的陪护人員有疲惫感、无陪护患者给护士增加护理工作量等问题。由此可见,在接下去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探索更加合适的陪护管理方案依然是医院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其实施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EB/OL].[2020-02-27].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EB/OL].[2020-02-27].
[3]王伟,龚利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防护行为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4):311-314.
[4]徐艳,王秀兰等. 行动研究在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
138750118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