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坤
摘要:在沿街商铺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亡人事故,主要还是经营的沿街商铺内设置住宿场所,为了方便,既经营又住宿,又没有独立疏散的楼梯或出口,即形成了“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的经营、仓储和住宿为一体的“三合一”现象,沿街商铺内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无法逃生,极易导致人员伤亡。为了避免沿街商铺火灾的发生,保证业主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需遵守好消防安全相关规定、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不断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关键词:沿街商铺;亡人火灾;原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TU998.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追求便捷化,使得城区街巷、住宅区周边的沿街商铺数量随之增加,沿街商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人们生活需求提供较大的便利。然而沿街商铺存在经营、生产、存储以及住宿等场所合用的情况,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确定因素交叠在一起较易发生火灾,近年来,在我国沿街商铺类的火灾频发,有些甚至发生人员伤亡。因此需掌握沿街商铺火灾特点和发生火灾的原因,基于此制定合理的火灾防范措施。
一、沿街商铺较大亡人火灾综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商业经营在这一期间蓬勃发展,在城市中沿街商铺成为一项重要组成因素。当前城市中新建沿街建筑首层以及下层大多用来进行商业经营,即便原本是沿街两侧普通建筑,也会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将首层改建成商铺。通常这些沿街商铺有着比较广泛的经营业务范围,这些商铺类型较多,有服装店、理发店、餐饮、娱乐休闲、小超市以及药房、诊室、五金管材店等等,大部分的经营户为个体工商户,一些个体户为了方便、节省租房开支等常年住在店铺里,一旦发生火灾,没有及时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有效处置,极易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定可知,沿街商铺(商业服务网点)定义是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建筑面积小于300m2的商店、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就是为居民服务的,而不能既经营又住宿。另外,部分老百姓自建房屋首层出租用做商铺,消防基础设施、器材等相对缺乏,安全出口等设置等较多不符合要求,潜藏着诸多火灾隐患,这类房屋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较大亡人火灾事故。
二、沿街商铺亡人火灾发生特点
(1)火势迅猛,扩大燃烧面积的速度较快。通常商铺内存有大量可燃商品,一般设置货架,且物品堆放较为杂乱,使得火灾有较高的荷载密度,在火灾发生过程中有较为猛烈的火焰,并且会朝着多方向扩展,形成面积较大的立体燃烧。(2)据统计,沿街商铺的火灾通常发生在凌晨左右,时值深夜,如果商铺内有人住宿,人们基本处于熟睡(深睡)状态,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因可燃货物堆积较多,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当被浓烟热气熏醒或异响惊醒后,基本上火势已较难控制,业主(被困人员)很难再进行有效扑救,加之火灾发生的同时,电气线路很快处于短路状态,视线受烟气、火光的影响较大,且沿街商铺较多使用卷帘门,火灾发生后卷帘门受热变形,较难顺利打开,由此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1]。(3)固体可燃物发生火灾后,燃烧会产生较大毒害性的气体,因为在火灾中,商铺内部没有足够的自然排烟面积,并且会快速降低室内氧气含量,这将无法充分燃烧易燃物,进而形成大量有毒烟雾,会较为强烈的刺激人眼,也会对人正常呼吸产生影响,在吸入过量烟雾、有害气体后,会使受困人员丧失行动力,难以从火场中逃脱。(4)火势快速蔓延,由于沿街商铺会堆积许多纸箱和货物,在发生火灾时,这些货物将会起到助燃的作用,如若事发沿街商铺与周边商铺防火分隔不到位,墙体、孔洞封堵不严密,火势极易引燃周边商铺,最终造成严重财产损失。最为糟糕的是,如果隔壁沿街商铺内也有人员住宿,随即被困,后果不堪设想。
三、沿街商铺发生亡人火灾的原因
因为沿街商铺存在经营、生产、住宿和存储等场所和用的情况,将会形成严重的火灾隐患,最近几年,发生亡人火灾事故的概率较高,造成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没有完善的消防监管环境
通常沿街商铺有着较小的营业面积,在开通前无需办理设计审核、完工验收、开业检查等一系列的消防行政审批手续,即便办理了审批手续,受属地政府、建设、工商、規划等部门(单位)没有建立日常监督管理、信息互通等机制影响,使得在沿街商铺投入使用前很难把关消防安全条件,致使一些商铺存在较大火灾隐患但依旧获取了营业许可执照,使得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受到潜在威胁。
2.消防安全管理混乱
因为一些沿街商铺出售给个人,出现存在较多产权、难以统一管理的情况,当前虽然也逐步重视物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但物业公司面对多而杂的经营主体、很难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且物业公司管理人员自身水平也不高。除此之外,因为一栋建筑中沿街商铺由多个单独商铺组成,各商铺间由墙隔开形成独立个体,但是由于面积和规模较小,通常没有获得相关部门许可,紧紧是简单地领取了营业执照等,同时在装修中未采取合理的技术防范和防火分隔措施,甚至有些连基本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都没有配备,简单装修就投入营业了,这样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由于经营人员不具备良好消防安全意识,没有落实社会单位应该履行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上日常管理比较随意,进而会出现诸多火灾隐患,对商铺安全运营会产生影响。
3.存在“三合一”现象
通常沿街商铺处于比较繁华的街道,其人群居住比较密集的地方,一些商铺经营者受到利益驱使,会想尽办法将商铺的使用面积扩大,改变房屋的使用性质,并将使用功能进行不断扩展,使得沿街商铺大多为前面经营、后面仓储或住宿,另外最常见是借助商铺层高较高的条件,设置阁楼(夹层)作为住宿场所,这些经营者以店为家,构成了集经营、仓库、住宿为一体的“三合一”建筑。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开展检查监督时,会整治掉一批存在“三合一”现象的违法行为,但一些小型经营商铺受地理位置、自我认知等影响,依旧存在“三合一”现象,或部分业主看相关部门到店检查次数少了之后,心存侥幸,又搬回店里住宿了。如果在这样的场所中发生火灾,将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4.没有完善的安全逃生出口
现阶段除了一些专业商业区及商业开发步行街商铺外,很多沿街商铺会连着住宅小区,背后以及楼上都会有小区住户,在建设时会根据一层进行设计,通常只有一个出口,设计消防设施时也会根据一层来考虑。如果内部格局被业主随意分割,将会影响配套消防设施的完整性,并且会出现人为废除原有消防设施的情况。除此之外,有些业主为了防盗,普遍会在窗户上安装防盗网,这会使得商铺内发生火灾时,人员难以从正面出口逃生,也很难从窗户逃生,将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5.用火用电不规范
通常商铺经营者是租赁经营,一些经营者为了节省成本,为了使空间利用最大化,在布局时会随意分割,分割物通常会使用价格便宜的木质材料或者是没有进行防火处理的材料,耐火等级较低。并且大部分店铺内会存放着品种繁多的商品、电器、家具、服装以及被褥等可燃易燃的物品,经营者没有分类存放这些物品,也没有注意物品和火源以及电源之间的距离,且很多经营者会在店内生火弄饭。同时商铺经营人员会因图一时方便会私拉乱接用电线路,甚至在可燃材料上铺设电气线路,极易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短路问题,由此引发火灾事故[2]。另外,因为一些沿街商铺内用电设备的功率较大,使得电量超出原本线路设计负荷,并且设备长期运行,将会增加电路起火的概率。除此之外,一些商铺在冬季没有良好的取暖条件,将会通过应用电暖气和电炉等方式取暖,但是商铺面积狭小,存在较多可燃物,极易引燃周边可燃物,这会威胁着有关人员生命安全。
四、防范沿街商铺火灾问题的策略
1.改进消防设计,做好消防安全把关工作
通常沿街商铺在实际使用中会将层高高于5m的商铺分隔成两层,在这样情况设计单位进行消防设计时需要以实际使用为基础,根据两层消防需求进行设计。除此之外,各地可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标准,规范沿街的自建商铺,例如在消防设计规范中对商铺中的安全出口设置做出专门要求,保证生活区、经营区都能够有比较独立的疏散通道。
2.加强沿街商铺的物防技防措施
在沿街商铺消防设施硬件配备上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1.沿街店面经营场所内,或设置阁楼的经营场所内严禁住人,不得存在“三合一”现象,如设置值班室的,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并采用实体墙与经营部分完全防火分隔,不得开设门、窗、洞口;2.将商铺装修质量提高,建设单位在商铺出租和出售过程中,应在合约之中规定夹层、隔断、楼梯以及其他装修材料等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燃烧性能与消防技术标准相符;3.沿街店面应按照相关标准配备灭火器,店铺内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宜采用互联式),有条件的安装简易喷淋等消防设施;4.如沿街店面内存放易产生粉尘的区域、配电箱周边可燃物较多的区域,鼓励推广安装“灭弧式”智慧用电等技防设施;5.燃气使用区域,鼓励安装燃气报警装置,基于此在技术方面保障商铺火灾防控工作顺利落实。
3.有效把控设备质量
(1)把控电气线路质量,相关人员需要在商铺运营中检查电气配线、绝缘层是否有老化、破坏和脱落等情况。(2)把控照明灯具质量,检查灯具是否合理设置、照度是否与要求相符、灯具开关是否灵活和配件是否老化等。(3)把控配电箱质量,检查箱体与防火要求是否相符合、是否合理排列以及承載的元器件、配线端子螺丝是否存在锈蚀、花丝以及烧丝情况。(4)控制空调和风机等设备,检查设备新旧程度、其功能是否与要求相符、配电箱在开机和运行时是否存在噪音,基于此防治火灾[3]。
4.强化沿街商铺的日常监管
因为消防监督工作覆盖范围受限加上人员不足,开展多次实地检查监督工作难度较大,这时可充分利用消防安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派出所、社区和街道加强合作与协调,准确、高效落实商铺安全管理工作,构建消防宣传、防火巡查、以及整改火灾隐患的长效机制[4]。针对商铺内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电动车充电、乱扔烟头和用火不慎等问题一些地区也制定了地方性的管理规定、制度,并明确了归口管理部门,因此相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应加强检查和日常管理,禁止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停放电动自行车,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车充电,落实好巡查、提醒、教育、行政处理等相关措施,在根本上消灭引发火灾的因素。
5.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
物业管理单位应该完善构建、严格落实各类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周例会制度,总结每周落实消防工作的情况,以此保障商铺能够安全运营。另外,将消防宣传和培训的力度加大,消防部门应根据防火墙工程,将沿街商铺经营人员及管理人员组织起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以此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及能力,并规范沿街商铺中所铺设的电气线路,采用相关消防安全设施,确保商铺经营人员能够掌握相应防火及灭火尝试,提升消防安全程度。管理单位也应定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以及安全巡查等工作,在人员、演练、装备、指挥和预案等方面入手,保证实战演练的全面性,提升商铺经营人员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将其消防安全素质提高。
五、结语
沿街商铺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从业人员,提升当地就业率,但是受到消防监管不完善、安全管理混乱以及用火用电不规范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严重的亡人火灾事故。为了防范沿街商铺火灾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沿街商铺进行治理和规范,对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大宣传防范火灾的力度,提升相关人员防火安全意识,并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把控商铺内外各种电气设备质量,在根源消灭火灾隐患,营造良好的商铺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管洁,刘宗宏. 一起火灾事故调查分析及技术认定[J]. 中国高新科技,2020(09):49-52.
[2]李辉. 一起高层住宅楼亡人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02):287-289.
[3]蔡锐. 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对策分析[J]. 武警学院学报,2017,33(10):51-54.
[4]邢小崇. 一起居民住宅亡人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07):1047-1049.
176250078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