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嵋 陈金阳 徐会婷 黄理哲
摘要:采用调查问卷对南宁市居民疫情期间线上医疗平台用情况、疫情前后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频率及就医方式选择、居民对当前“互联网+医疗”现状的满意度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平台;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206;G237.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y adopting questionnaire,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Nanning residents' use of online medical platforms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their frequency of using Internet + medical platforms before and after the epidemic and their choice of medical treatment methods, as well as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 medical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nternet + medical platform.
Key words: Internet +; Medical platform; Application status
一、引言
2015 年3月“互联网+”的概念第一次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1],“互联网+”强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传统业结合,其中“互联网+医疗”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2-3]。而2019年一场疫情席卷全球,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人们被迫居家隔离,此时“互联网+医疗”平台就凸显了其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医疗”平台也在这次挑战中快速发展[4]。本文本研究主要探究疫情下居民互联网+医疗平台应用现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20年 6 月-12 月在南宁市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居民发放关于新冠疫情期间使用在线医疗平台情况的问卷,最终回收833份有效问卷。
2.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等工具在互联网平台发随机发放问卷,同时配合人工线下纸质问卷填写回收,两种问卷发放方式均采用无记名的回收方式。问卷内容包括南宁市居民疫情期间线上医疗平台用情况、疫情前后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频率及就医方式的选择、居民对当前“互联网+医疗”现状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
3.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居民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情况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调查结果
1.居民基本情况及疫情期间线上医疗平台应用情况
在此次调查中,81.71%的南宁市居民在新冠疫情期间使用过“互联网+医疗”平台。
其中男性的使用率稍高于女性,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疫情期间线上医疗平台的使用率较居住在城镇和农村的使用率高,居住在农村的居民使用率最低,年龄段在21~40岁的居民疫情期间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使用情况较其他年龄段多,结果P<0.05,见表1。
2.疫情期间就医方式的选择
调查显示,在“直接百度搜索”这一选项中,女性的选择率高于男性,居住在城镇的居民的选择率高于其他居住地的居民,年龄小于20岁的居民选择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在“咨询医院公众号”这一选项中,男性的选择率比女性的选择率高,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的选择率高于其他居住地的居民,年龄在41~60岁居民的选择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在“咨询其他线上医疗平台”这一选项中,女性的选择率高于男性,居住在城镇的居民的选择率高于其他居住地的居民,年龄小于20岁的居民选择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在总体人群中大致呈现出居民年龄越小,选择“咨询其他线上医疗平台”为就医方式的选择率越高的趋势;在“直接前往医院”这一选项中,男性的选择率高于女性,居住在農村的居民的选择率高于其他居住地的居民,年龄在41~60岁居民的选择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在人群中呈现居民年龄越大,选择“直接前往医院”为就医方式的选择率越高的趋势,以上结果p<0.05,见表2。
3.对当前“互联网+医疗”现状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互联网+医疗”现状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的人选择“无法保障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占总样本量的54.19%。其次是“不能与医生面对面交流”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分别占比37.31%、33.09%。“缺乏个性化服务”、“操作繁琐”、“未与医保挂钩”、“其它”分别占比21.76%、17.21%、13.22%、9.45%,见图1。
4.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热门应用项目
对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热门应用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居民在疫情期间应用“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线上预约挂号和学习疾病知识,其中线上预约挂号占比74.8%,学习疾病知识占比70.34%。约六成居民用于了解疫情动态和在线咨询疾病,分别占比60.26%、59.32%。半数左右居民用于在线查阅报告、远程咨询诊疗和线上缴费,分别占比54.92%、50.39%、50.39%。二成以下的人用于线上购买药物、电子病历保存、查询药物信息和其它,分别占比12.33%、10.71%、9.46%、2.98%,见图2。
四、讨论
1.疫情让民众“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频率大幅提升
2019年12月疫情爆发,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防疫号召,全国居民居家隔离。此时,全国医疗资源紧张,”互联网+医疗“平台就为居家隔离的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便利桥梁,患者可以足不出户与医生交流病情,医生下达诊断,并通过网上购药等方式获得治疗,解决了疫情下居家隔离的就医要求[5]。住在城市的居民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使用率比居住在城镇和农村的居民使用率高,而當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0.4%[6],可能是老人与儿童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认知度较低。另外从年龄段的使用率来看,年龄段在21~40岁的居民疫情期间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使用情况较其他年龄段多也证实了这一点。
2.互联网+医疗成为热门就医方式且热门项目众多
疫情期间居民的就医方式有多种,直接百度搜索、咨询医院公众号、咨询其它线上平台和直接前往医院就诊。调查当发现利用互联网就医的居民人数比直接前往医院就诊的居民多,说明互联网+医疗已成为民众的热门就医方式,互联网+医疗平台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居民选择不同的就医方式与性别、居住地和年龄等因素相关。调查显示居民年龄越小,选择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就医的选择率趋势越高,而老年居民选择“直接前往医院”就医的趋势越高。这可能与老年患者不适应智能医疗有关,要求创造出更适应老年患者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模式。
3.互联网+医疗仍需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当前互联网+医疗在疫情中担当着稳定的社会功能,但互联网+医疗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了问题。例如调查显示“无法保障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成为居民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时担心的问题之一,互联网时代人类之间信息传递大提速,而个人隐私信息也为商业带来利润[7],这使得人们对自我隐私信息的保护存在着不安全感,这是互联网在带来好处的同时存在的弊端,与互联网+医疗行业密切相关,尤其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关乎着方方面面。所以我国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当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患者信息管理与隐私保护政策。另外如 “操作繁琐”、“未与医保挂钩”等问题也说明尽管当前疫情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增添了助燃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示互联网+医疗行业仍能不断完善,开辟更广阔精细完美的天地。
五、结语
“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疫情中成为防疫的一大法宝,疫情又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股春风,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在疫情的困难中抓住这股迎面的春风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并重完善相关行业缺陷及相关法律法规,让大鹏能借东风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 _互联网_意味着什么_对_互联网_的深层认识_黄楚新[J].
[2] 郑博文.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 科技传播, 2018, 10(3): 136-137.
[3] 中国“互联网 健康医疗”现状与发展综述[J].
[4] 疫情下凸显互联网医疗机遇_胡雯[J].
[5] 互联网医疗成抗击疫情重要力量_郑安琪[J].
[6]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J].
[7] 赵汉青,罗杰,王志国.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中的信息安全挑战[J]. 中国数字医学, 2019, 14(8): 92-93, 117.
作者简介:高一嵋(1999.05.02),汉,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科。
通讯作者:黄理哲,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基金项目: 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编号:202010600049).
193050052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