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文化主题下的活动区游戏探索

2021-03-16 09:40:02颜荔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幼儿教育

颜荔

[摘 要]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了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作用,倡导幼儿园利用社会、文化、自然等资源,为幼儿构建趣味活动区。文章立足于莆仙主题文化,挖掘本土资源,对幼儿活动区构建和游戏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莆仙文化;主题活动;幼儿教育

自古以来,莆田就有着“妈祖之乡,文化之邦”的美名,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教育有了更多选择。换而言之,家乡文化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爱玩、活泼的天性,利用莆仙文化打造自主、开放的游戏区域,营造轻松的氛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文化的熏陶,体会家乡的魅力,为他们表达自我创造机会,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打造充满莆仙文化意蕴的活动区域

(一)室内活动区的建设

首先,教师可以在室内规划相应的活动区域,借助多种手段渗透莆仙文化,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向幼儿传递情感与文化意识。例如,在布置美工活动区域时,可以收集描绘莆仙戏剧人物形象的图片,并张贴在墙壁上,营造浓郁的戏剧氛围,让幼儿在欣赏中了解莆仙戏剧文化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提升他们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其次,教师还可以专门划分一部分材料储存空间,集中存放幼儿们搜集到的材料,如废旧铁桶、纸壳、塑料袋、矿泉水瓶、布料等,并将其作装饰之用。教师可以用油漆或水彩材料,在废旧铁桶、纸壳上作画,将莆仙文化融于其中。最后,将“废物利用”后充满美感的材料摆放在活动区域内,营造文化氛围。如此,不仅能够实现建构室内活动区、营造莆仙文化氛围的目的,还能向幼儿渗透“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的意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室外活动环境的选择

1.园区美化。幼儿精力旺盛、天性活泼,将他们局限在室内环境中并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性格,甚至还会激起他们的焦躁情绪。因此,教师必须选择安全、合适的室外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游戏空间,提供更加丰富的游戏选择。教师应意识到,园区户外空间是幼儿的第二活动场。因此,教师应不遗余力地美化园区环境,利用充满莆仙文化色彩的材料装饰园区,为幼儿营造合适的主题情境。例如,用稻草扎起小人;用竹竿围出农家小院,种上莆仙特色蔬菜;在门口悬挂灯笼等。如此,打造动态的、富有文化特色的园区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受到正向影响,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2.置身自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在当今幼儿教育活动中仍然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游戏,进而达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莆仙文化的目标。

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借助自然环境设计游戏,带领幼儿收集树叶、石头、稻草、瓦片等常见的自然材料,引导他们参照莆仙特色房屋建筑,并参与设计游戏。幼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自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围绕该内容展开游戏。例如,一些幼儿会在小溪边挖出一道小沟,为小树苗引水;一些幼儿用沙子堆起蛋糕的形状,为周围的小花唱起了生日歌;还有一些幼儿会用捡到的漂亮石子装饰小路。如此,利用自然资源设计充满本土文化气息的游戏,可以让幼儿置身于自然,置身于本土文化气息中,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本土文化的良好品质,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3.舞台搭建。幼儿的个人健康成长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引导幼儿形成传承文化的正确认知才是构建以文化为主题的游戏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户外搭建表演舞台,为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莆仙戏曲做准备。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表演游戏,让幼儿上台展示自己。在引导幼儿参与戏曲表演这一文化主题游戏活动时,教师既可以让他们单独表演,又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演绎充满趣味的戏曲。一般来说,合作表演的价值要高于单独展示,因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拉近幼儿关系、增进幼儿情谊的作用。

二、以文化主题活动引领幼儿参与游戏

(一)提供充分的材料支持

幼儿的注意力区间是十分广阔的,他们对一切新鲜的、未知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很容易在多变的环境中对不断出现的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力。如果幼儿长时间处于不变的区域环境中,始终参与同一类型或同一内容的游戏,他们便极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进而出现不愿参与游戏的行为。因此,教师必须投放丰富的材料,不断填充游戏内容,为幼儿创建动态的环境,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幼儿在新鲜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继续以饱满的熱情参与游戏活动中。越是丰富的材料,越能为幼儿发散思维、创新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这对他们思维与动手能力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以引导者身份介入幼儿游戏

在幼儿进行主题游戏活动时,教师应鼓励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以培养幼儿独立的性格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激发他们互帮互助的意识,培养幼儿之间良好的关系。当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游戏停滞不前时,教师应及时提供帮助。所谓帮助,是指教师应在思维上为幼儿提供启发,而不是直接帮助幼儿完成相应的任务。换而言之,教师可以以自己的行为或者语言为幼儿提供指导,先让幼儿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再引导他们思考现在应该怎样解决、以后应该如何避免。这样使幼儿在明确问题出现原因的基础上,学会自行寻找解决办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使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游戏经验,促进幼儿思维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带领幼儿讨论学习收获

在幼儿参与游戏时,教师可以在一旁拍照、录像,为他们保存珍贵的记忆。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回顾整个游戏过程,通过观看照片,让他们回忆自己当时的想法和状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指出他们在游戏中暴露出来的小问题,就其不足之处展开讨论。同时,分享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行为,对积极发散思维、参与讨论的幼儿进行表扬。如此,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帮助他们获得新的游戏经验,并增强他们的信心,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表现。通过回顾,幼儿还能发现其他小朋友的优点,这对于增进他们的情谊也是大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正如高尔基所说:“通过游戏,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对周围世界的正确认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游戏的设计和活动区的构建,将莆仙文化融入其中。如此,以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以获得最佳配合度和愉悦感。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中实现对文化的深度感知,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本土文化,于无形中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丹全.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9):129-130.

[2]屠静.多管齐下,传承家乡文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220.

[3]刘逸.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8(10):73-74.

[4]黄丹红.融地方文化于游戏之中  促小班幼儿美育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5):33-34.

[5]陈沛连.精彩游戏创想  悦纳多元文化——谈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在区域游戏中的自然融合[J].教育观察,2017,6(18):140-142.

3699501908274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幼儿教育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32期)2016-11-19 16:14:48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模仿故事角色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4:00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2:11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3:44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6:37
主题活动融入角色游戏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2期)2016-09-22 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