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

2021-03-15 21:09郐媛媛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郐媛媛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图书馆未来的服务发展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在四点上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分别是实现图书馆绿色发展、图书馆要实现免费服务和有偿服务的共同开展、实现图书馆大联盟、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旨在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研究结果。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服务

一、引言

“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不同,互联网思维是让人们更好的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处理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当中的事情。比如,传统通过在纸上以手写的方式进行的工作,现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传统阅读纸质图书的方式也都可以通过阅读电子版本的图书来完成。因此,互联网思维就是让人们拥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方法,并在运用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而“互联网+”思维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将互联网技术与各个行业简单的加在一起,让各个行业拥有互联网技术就可以了。而是要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引入“互联网+”的思维,让每一个行业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实现与其它行业的相互合作和多边联系,并且打破原有的服务壁垒,将除去各个行业当中的机密要素以外的其他部分进行与其他行业的安全合作,并加大资源共享、企业透明化的相关改革,进而达到突破传统,跳出各自产业模式,激发改革和创新的新发展。

二、实现图书馆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我国对各行各业提出的发展要求。这里的“绿色”是指各行各业中,所向用户提供的环境更加友好、能源消耗更加低碳、发展方向更为生态。而向图书馆提出绿色发展是指要在图书馆的建设当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消耗,最终实现低碳图书馆、生态图書馆或是友好型成图书馆。因此,可以说绿色图书馆的发展是图书馆现阶段建设,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服务性机构,因为它所面对的读者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省份,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所有读者,因此图书馆属于大型的公益性机构。那么图书馆作为大型机构,必然会在日常管理、读者服务、工作模式当中,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如何能够做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产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及降低图书馆成本消耗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国家一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将对环境的保护、土地的保护、资源保护作为了当今我国重要的议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要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的植入到每一个图书馆人当中,也要植入到图书馆的每一项建设发展和改革当中。图书馆的绿色理念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图书馆馆舍建设以及各个馆室内布置方面。在图书馆馆舍建设时,就要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加入到整体的建筑过程当中,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是在建筑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环保的理念,以及减少和节省成本的支出就可以了,而是要考虑到未来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一直应用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行当中。比如,图书馆在建设时,可将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的理念植入在管理建设当中,虽然在图书馆管理建设之初可能会因为风力发电和电力发电的设备会让整个工程增加建设成本。但是,按照长远的眼光来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将会给图书馆的长期发展节省大量的能源,让图书馆的运行更加环保和低碳。同样在图书馆的室内布置时,一定要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作为一个长期的计划进行布置。比如,在图书馆的室内建筑中,可以增加自助借还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等,虽然在图书馆建馆之初可能会花费一定的金钱,但是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图书馆的这些设备和物质都会给图书馆降低更多的人力成本的消耗,并且在各个室内的场馆建设时,尽量选择可以反复利用的设备和材料,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材料。这样就可以让材料反复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第二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增强环保的意识。绿色图书馆的建设理念不仅仅是要在建筑和物体上进行实施,还要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上进行根深蒂固的改变。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才是这些物资物品的使用者,因此只有当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强了自己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意识,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和对读者提供服务工作时,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和意识陷入到工作当中。第三点,图书馆业务流程绿色化。所谓业务流程绿色化就是指在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的日常工作时,是尽可能的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办公用品的使用、能源的利用尽量做到节省和降低成本。比如,以前图书馆当中的各个部门,在下发文件或者在传阅文件时,大都是以纸质指示文件输出的方式进行下发和传阅。这种纸质文件的方式不仅需要使用纸质的资源,还需要使用打印机利用墨盒的方式才能够完成,并且纸质文件的下达和传阅还需要人工去派发和传递。因此,纸质文件的方式不仅浪费了纸张和油墨资源,还浪费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时间。不仅如此,废旧的墨盒、打印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使用过后的纸张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将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植入绿色的概念后,纸质的文件传递方式将会变为电子文件传递方式。当图书馆各部门需要下发文件,或者在传递文件时,不需要将文件打印出后再进行下发和传递,只需要将文件的电子版通过市面上的一些社交软件,比如QQ、微信、邮箱等这些方式,或是图书馆自己的管理系统软件,将电子版的文件传达到接收的部门以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手里就可以。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阅读文件的时候,也不需要将文件打印出来再阅读,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上阅读电子版本的文件就可以。将文件以电子版的方式进行下达和传递的方式,非常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它不仅减少了能源和资源的使用,避免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还让的流程更加简便,还能有效的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第四点,图书馆管理模式绿色化。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对读者服务时,也需要将绿色的理念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当中,比如洗手用水时,要做到随手关闭,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完成完业务操作,或是在休息的时间,要将电脑、打印机、碎纸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关闭,这样就可以减少电能源的使用;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吃午餐的时候,也要做到勤俭节约,做好光盘行动,争取每一次打饭时都少打点,但是在不够吃的时候,可以多次取菜,这样就可以减少食物的浪费;同样用过的纸张或者打印过的纸张可以选择收集在一起,对这些纸张的背面进行再次使用,这样也可以减少纸资源的浪费。总而言之,绿色环保的理念要深入到图书馆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当中,要让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现到绿色环保的理念。第五点,除了图书馆自身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做到绿色环保之外,还要在对读者服务方面做到绿色环保。以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时,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首先,读者要想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浏览期刊都需要先办理读者借阅证。而以前的记录借阅证都是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将读者的信息以及照片制作在卡片上,并进行打印塑封等操作来完成的。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以及众多的APP软件就可以将原本办理读者证的流程和方式进行改变。读者借阅证的办理方式也由原来的需要纸质打印塑封的方式改为电子借阅证的方式,并且办理的流程也有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进行面对面操作的方式,改为读者自己就可以利用图书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自己申请办理。当读者来到图书馆时,只需要向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示电子借阅证或者在图书馆安装的电子设备上扫描借阅证的信息就可以完成读者借阅的操作。总而言之,图书馆提出的绿色理念是为了保证图书馆可以在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支持环保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建设。在对图书馆进行绿色化建设时,要有大局观念,要有长远的计划和规划,不能将绿色理念仅仅应用在图书馆的外部建筑结构和各个房间的布置安排上,而是要将绿色的理念能够深深的植入到图书馆行业以及一些相关的相联系的各个方面。要把无论是图书馆的外部建筑,还是图书馆的服务都纳入到图书馆的生态建设当中,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对图书馆进行建设和规划,要让图书馆的发展朝向可持续的发展进程中,要为读者提供友好、低碳、环保的各项信息资源服务。这样同样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肩负起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环境服务的责任。

三、图书馆要实现免费服务和有偿服务的共同开展

长久以来,图书馆一直都是无偿的给读者提供信息资源、图书资源和阅读场所。但是,随着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很多图书馆在进行自身体质的改革,尤其是在很多地方政府给予图书馆的拨款,远远达不到图书馆为了自身改革和发展所需要的经费数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就要考虑是否可以增加一些收费的服务项目,并且还要重新对图书馆现有的免费服务项目进行市场定位。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图书馆还继续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服务思想和服务理念,而没有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做到很好的规划与设计,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图书馆终究会被社会和这个时代所遗弃,也会被原本喜爱图书馆的读者所遗忘。因此,图书馆必须要借助“互联网+”思维,对现有的无偿服务项目进行重新的管理和改革,要在能够为读者提供免费服务项目的同时,开展有偿服务。而图书馆所提供的有偿服务一定要建立在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和让读者体验更有价值的项目的基础上。因为,有偿服务是需要读者花费金钱才能够享受的服务项目。因此,如果图书馆提供的有偿服项目无法达到读者的心理标准,甚至于让读者感到对于花费在有偿项目当中的金钱,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感觉这个钱白花了,那么图书馆推出的有偿服务项目就是失败的,或者说当读者体验完有偿服务项目后认为同样的服务方式,在免费的服务中也可以得到相类似或者可以相替代的服务项目,那么图书馆开展的有偿服务也是失败的。因此,图书馆人一定要仔细的对于收费项目和免费项目进行严格的划分,在深入的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同时开展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在社会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图书馆要借助“互联网+”开展有偿服务,首先要考虑到图书馆推出的这项有偿服务能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心甘情愿便心甘情愿的花钱来享受有偿的服务项目。因此,图书馆在推出和开发有偿项目和有偿的服务产品之前,一定要对有偿的收费项目进行很好的规划和读者调研。只有深入的让读者体验到有偿服务的项目,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让读者体验到更多附加项目,并且在体验之后读者真正的认为这些服务和附加项目真的值得读者花费金钱来享受和体验,那么图书馆推出的这项有偿服务产品,才能够算是成功的产品。因此,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的馆藏文献特色,并开发和购买更多样化的电子资源产品,这样才能够增强自身的服务功能,更好的让读者体验,更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图书馆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向读者推出可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的功能。

四、实现图书馆大联盟

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寻找和探索,可以进行跨界合作,相互融合的其他行业。也在积极的寻找,可以对自身行业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因此,可以说在“互联网+”社会,任何一个只靠自身来打入市场吸引用户的企业,都不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未来发展。图书馆也是如此,在“互联网+”社会当中,如果图书馆想靠自身的力量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单打独斗,那么留给图书馆的必将是走向没落的结局。因此,图书馆必须要结合其他行业实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盟组织,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互享、信息沟通、服务创新、提高品牌优势的效果。也只有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大联盟组织,才能够避免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之间的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以及重复多样的馆藏建设情况。图书馆要与互联网行业,以及多媒体公司进行相互合作,达成战略伙伴或者同盟者的关系,要将自身的服务项目与它们所能够提供的网络服务平台进行有效的连接,并实现嵌入式的服务效果。比如,图书馆可以与有线电视网络和手机服务网络进行相互合作和联盟,因为无论是有线电视网络还是手机服务网络,都会给读者提供优质的体验功能,并且还会为用户提供集文化、信息、休闲娱乐、时事政治、经济、金融等众多的体验功能。因此,图书馆与这些服务平台进行合作,可以更好的将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阅读模式,嵌入到这些服务平台当中,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与图书馆达成联盟合作的各个成员要在合作前就共同的制定相关的合作条款,在服务条款中要明确的指出哪些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哪些资源是属于各企业的隐私资源,不能够进行共享;在向为读者进行服务时,哪一部分的信息是由图书馆提供,哪一部分的信息是由联盟成员提供;同样对于最重要的客户资源,尤其要在条款当中明确的指出,是否所有的用户资源都可以被共享,还是只有一部分客户资源可以得到共享,而一部分客戶资源是不能够被共享,是属于各行各业的机密用户。同样在图书馆与各个联盟成员进行业务开展时,也要在预约服务管理、线上沟通、线下体验等方面进行联合开展。图书馆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后,面向全国开展行业性的,区域性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系统,可以更好的解决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源与读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的断层现象。以前,当读者向图书馆提出信息或图书需求时,在图书馆馆藏资源没有的情况下,图书馆就无法的给读者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图书馆没有进行社会化的大联盟。因此,图书馆这种独闯社会的方式必将导致图书馆没有未来这个结果,而当图书馆与“互联网+”进行合作后,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需求。现在当读者向图书馆提出信息需求时,如果图书馆本身的馆藏资源当中有这些信息,就可以给读者直接提供给读者,而当图书馆没有读者所需要的信息时,图书馆就可以像互联网络和同盟伙伴之间寻求帮助,为读者提供异地供给,或是网络查找的服务样式。因此,图书馆实现社会化大联盟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也可以让图书馆朝向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五、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

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对读者服务中,可以更有效的将读者使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以及通过图书馆网站检索、搜寻、阅览的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合。读者在图书馆范围内,以及图书馆相关活动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都是图书馆搜集信息的主要对象。图书馆将读者所产生的所有信息进行收集后,可以对这些大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了解读者阅读喜好,阅读习惯,查找习惯等等数据信息。图书馆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后,可以更好的了解读者的需求,更有针对性的给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人性化、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并且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给读者进行的服务可以更有效、更快捷的找到读者最需要的信息服务内容。因此,大数据技术帮助图书馆改变了在传统文献服务,读者服务中所产生的缺陷,比如,以前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和文献查找服务时,大多是以读者主动向图书馆提出需求的申请,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再去帮助读者查找和检索读者需要的书籍和资料。这种传统的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可以说是被动的在按照读者的需求而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内容。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于这种被动的接受是服务已经不感兴趣。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图书馆可以主动的帮助读者检索书籍信息资料,主动的推送一些读者感兴趣的新闻知识和情报信息。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读者在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时,而产生的没有头绪、胡乱查找的情况。同样,有针对性的向读者提供推送服务,也是解决现阶段读者所需要的更高阶段的服务过程。因此,图书馆不仅要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读者服务当中,还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应用和深层次的研究。这样才能够通过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后,找到更符合读者需求的服务内容。这样所提供的读者服务,才能够让读者感觉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更有人性化,并且更专业。

为了保证大数据技术能够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读者服务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顺利的开展,图书馆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为了确保图书馆可以收集到更全面、更有效、更有价值的读者数据信息,图书馆需要对现有的大数据服务系统进行开放性的设置,要将大数据系统中的所有平台设置都进行有效的搭建。图书馆要对大数据服务系统当中的知识储存平台、用户体验平台、数据采集平台、信息发现平台,以及组织平台进行有效的开放设置。同时,要对大数据服务系统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尤其是对读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起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些数据信息对于图书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更好的帮助图书馆了解读者的喜好,读者的需求,以及读者动向,并以此来预测读者可能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知识服务内容。比如,读者在图书馆内或者是登录图书馆官方网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所提出的借阅书籍的申请,以及预约书籍的申请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读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或是电子设备阅读电子资源、浏览新闻、查找信息情报的数据情况,读者利用专业软件或是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科技查询时,所产生的所有数据,读者通过图书馆在相关平台进行文献传递时,所产生的所有数据等等。图书馆要重视这些读者在这些方面所产生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以此能够帮助图书馆在搜集到的大量数据当中找到有规律性的,有价值的的结论,并在结论中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信息。这些所得到的信息和结论都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的了解读者的需求、更好的对读者服务知识服务进行重新的定位。第二点,为了更好的帮助读者在科研创新中提供有效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要积极的参与到读者的活动中来。更好的了解读者当前所需要的科研信息、科研资料,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分析和对未来过程中的预测工作。同时,要向读者提供科研创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的保存、数据信息的访问,以及咨询工作。同时,可以为科研创新工作中所产生的數据服务进行完整的方案制定。第三点,图书馆要积极面向社会所有行业开展数据服务包括机关单位、学校、事业单位、个人、组织、企业等等,通过对这些行业进行数据化服务,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它们的需求和需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数据信息在产生、提供,以及销售的过程当中存在的联系。以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有效挖掘,来判断和预测可能发生或是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图书馆开展的这项信息服务,主要是为了帮助这些企业可以更好的认识现有的危机和问题,并积极的去帮助它们对于现阶段未知的,但是可能存在的危机进行有效的化解处理。因此,图书馆为各行各业提供的知识服务,可以帮助现代化的企业提供更新型的业态模式,帮助各行各业提供知识创新、产业创新的创造环境。同时,为各行各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智能化嵌入式的知识服务。

六、结束语

“互联网+”模式下,图书馆服务面临着新思维、新挑战、新改革和新模式。因此,图书馆不能故步自封,只为读者提供传统的服务项目,这样只能让图书馆的功能和职责距离读者心中的需求越来越远。图书馆必须要与时俱进将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改革,要让更多更好的新技术和理念引入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读者服务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图书馆在社会和读者心中的地位屹立不倒。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猜你喜欢
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图书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