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2021-03-15 06:12薛宇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习仲勋德育工作革命

薛宇

郝家桥小学位于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这里虽然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但它却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和夫人齐心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1943年春,习仲勋同志曾在这里调研了43天,齐心同志也曾担任郝家桥乡政府文书。今天的郝家桥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例如,郝家桥革命历史纪念室、习仲勋纪念碑、习仲勋旧居、齐心旧居、刘玉厚旧居、郝家桥乡政府旧址等。

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所不能及的。郝家桥村光荣的革命历史、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充分依托郝家桥村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优势,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一、主要做法

(一)发挥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追寻红色足迹,发扬红色传统文化精神。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是最珍贵、最鲜活的教材。我校所在地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模范村。习仲勋同志在这里调研的43天与村民同吃同住,掀起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运动。学校充分依托这一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在少队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参观郝家桥革命纪念室,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与夫人齐心住过的窑洞。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学生懂得了革命前辈为了国家解放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了解了战争年代艰苦的生活环境,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这次少队活动,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了珍惜幸福生活、长大要为国家做贡献的革命理想。

2.学习“老英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郝家桥村的刘玉厚同志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村民都称刘玉厚老人为“老英雄”。由此可见,当地村民对“英雄”的敬重与爱戴,郝家桥革命纪念室至今珍藏着习仲勋签名的牌匾“农村楷模”。学校在班队活动时间,邀请郝家桥村老党员侯志高为学生讲述劳模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使他们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同时,学校在校园闲置的一块土地开辟了菜园,让学生在每周的劳动课上,跟着教师和校工学习劳动技能。

(二)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传承红色基因

1.创造红色文化氛围。学校在建校之初,就以“传承红色基因,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从校歌、校训、“三风”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都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展开。在学校一楼大厅最显著的位置刻着党的教育方针,右侧的走廊里建有红色文化墙,展示了“长征精神、右玉精神、延安精神”……左侧的走廊里设有主题文化墙,把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二楼走廊里设有当代科学家和教育家文化墙,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学生。

2.讲红色故事。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中,学校少队部会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学生穿着小红军服,讲述《小英雄王二小》《鸡毛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红色革命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对革命先烈英勇壮举的缅怀,每个故事都是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唱红色歌曲。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一首红歌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学校把歌曲《童心向党》确定为校歌,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要学会两首红歌,通过学红歌,唱红歌,讲红歌背后的动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4.看红色电影。红色电影有着健康向上、催人进取的思想内涵,它的感染力十分强,对学生的教育更生动、直观,学校在班队会或午饭后会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例如,《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百团大战》等,让学生了解历史,不忘耻辱,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有力量。

5.读红色书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小说、诗歌、回忆录等书籍,让学生从中感受革命先辈的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校每学年还会开展“红色书籍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以红色经典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此外,学校在读书活动中还会评选出书香家庭、读书大王、读书小明星等。

6.办红色报刊。在创作红色手抄报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绘制“红色”图案,搜集“红色”故事,找寻“红色”人物,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施“课程育人”

1.课程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现行教材中包含很多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特别是在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有的写爱国人士的故事,有的写战争中英雄人物的故事,这些红色故事都体现了英雄人物和爱国人士不畏牺牲、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情怀。例如,《升国旗》《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就有着丰富的红色元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文章的德育价值,要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考核方面,要体现“人之为人”应有的价值、人格、品质。

2.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基础的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好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除教材提供的教育案例外,教师还应挖掘生活中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因为身边的榜样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四)军地共建,培养學生的国防意识

学校与绥德县人武部结成了“双拥共建”单位,聘请人武部参谋为校外辅导员,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介绍的那些生动、有趣的国防知识,特别是那些战斗英雄的故事及现代高科技武器,学生非常感兴趣。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国防意识,为学生普及了国防知识和军事知识,鼓舞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人力资源,是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红色文化是鲜活的道德教育素材,红色文化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必然会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提升的核心要素。

二、体会启示

(一)取得的成效

红色文化进校园,能够充实学校的德育内容,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以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电影、革命纪念馆等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形式。目前,学生的革命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不再是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唱红歌、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参观革命纪念馆等活动,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红色文化进校园,能够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学校依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对战争年代艰苦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懂得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来之不易,就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通过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大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人民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红色文化进校园,能够助力青少年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不乏理想信念教育的素材,革命前辈的感人事迹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向革命前辈学习,逐步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二)亮点特色

学校以唱红歌、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参观革命纪念馆、参观革命前辈的旧居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和环境的熏陶下,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三)主要启示

学校依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使教育内容更加具体化,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教育效果更有感染力了。

学校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选择上,一定要找准教育内容与目标的契合点,在认知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特别是在小学低段,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不宜制订得过高。否则,德育工作就会沦为空洞的说教。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应局限于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和革命英烈的动人故事,还应关注和平年代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李向群、杜富国等,讓学生感受英雄就在身边,榜样亦在当代。这样一来,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就会更有感召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小学

猜你喜欢
习仲勋德育工作革命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中国的出行革命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两碗鸡蛋面
习仲勋:铮铮铁骨亦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