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十问

2021-03-15 06:21周琪
中欧商业评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规训职场

周琪

套用当下时髦的比喻,“谢邀”参与“十问”对谈的三位都是名副其实乘风破浪的“姐姐”。她们取得了世俗意义上职业的成功,拥有自己热爱并持续投入的事业,但以下“十问”并没有试图围绕“风光”的一面展开,而是试图探寻她们作为女性成长道路上“反叛”“挣扎”“自我怀疑”的时刻,如何在自我定义和社会规训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先突破自我,再改变周围,将能量辐射至更加广泛的地方。

我们相信,在逆境中积蓄的“重启智慧”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成为出色的领导者的路径有千万条,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一问:如何理解“女性领导力”?(请用三到五个词回答)

乔健:亲和力、合作力、共情力。

王鹂:回到理性、保持知性、洞悉人性。

张怡筠:外柔内刚、忘记性别。

二问:提起“女性领导力”,首先想到的是谁?为什么?

乔健:最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在木兰汇的同学们,这是一群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是杰出女企业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与木兰汇的同学们交流中,我发现她们身上结合了女性魅力与职场实力,为新一代职场女性树立榜样,并且积极拥抱市场中的新机遇,总是能带给我新的启发,如何为新生代的女性创造更多元和包容性的职场环境。

再比如,从我的女儿和她们这一代身上,我看到了新一代职场女性不同于以往的特质,比如工作中的活力和创造力,通过与她们的交流,我也在更新对女性领导力的认识。

王鹂:撒切尔夫人,因为她理性、知性、果敢。生活中有色彩,工作中不让须眉。

张怡筠:国内的女性企业家我首先想到的是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她关怀而温暖的形象,以及内部的一系列管理,帮助滴滴走出了质疑和危机。

三问:领导力是否存在男女之别?

乔健:总体来说,领导力不会因为性别而存在能力评估上的差别,但是在职业机会的发展和把握上,以及沟通方式上,大家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主动一些。所以,我在联想内部,也一直鼓励女性能为自己争取更多自主发展的机会。联想目前女性员工和女性高管比例均高于同业水平, 获得了彭博性别平等指数(Gender-Equality Index)等诸多奖项的认可。

王鹂:本质没有差异,表现形式有差异。

张怡筠:研究发现,对于一般的领导者的确是男女有别,女性更重视对方的情绪,以及组织内的和谐沟通;而男性更以目标为导向,说话更直接。然而对于卓越的领导者就区别不大了,具备的是所谓“中性”领导特质,不论男女性,都是明确的目标导向,也懂得沟通及激励他人。所以卓越的领导层没有性别差异,一般的领导层的确男女有别。

四问:美国历史学家Laurel Thatcher Ulrich有句名言,“循规蹈矩的女人很少创造历史”,您觉得这句话放在自己身上适用吗?

乔健:同意,而且我认为循规蹈矩在不同时代下有着不同的释义。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候的社会规训与90年代的就很不一样。从1990年步入职场,我已经工作了30年,这也是中国社会巨变和急速前进的30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特点,每个个体组合在一起就定义了我们身处的社会。不仅是女性,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企业也是。

王鹂:适用。从大多数女性的经历和选择来看,我不是循规蹈矩的,这是价值观的差异所致。我追求的人生关键词是做一个对身边的人、社会乃至时代有价值和贡献的人,而不是稳定富足地过一生。我对价值贡献的认知,是基于未来看今天,值得付出做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有一定的风险和创新。今天来看,不能说“改变历史”,但有很多小的优化和成果,例如“砥砺会”。

张怡筠:非常同意,我也觉得在我身上适用。我12岁励志念心理学,长大就想做心理学家,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没有听过心理学系,我念的高中学霸云集,大家都会选择去考律师、医生、会计师,因为比较好找工作,这类工作也比较有职业尊严。再加上我父亲是一个三甲医院的副院长,当我填报心理学系的时候,别人都认为你疯了,你应该读医才对,心理学系将来要喝西北风的。我很感谢父母,让我按照内心的想法做出选择,不循规蹈矩。

工作之后,我依然不“循规蹈矩”。一开始在学校教书,所有人都攒钱买房子的时候,我租房,把钱拿出去旅行世界。后来上了电视,有了点小名气,所有人都说你要给自己买一辆特别高大上的车子,才能够体现你不凡的名人社会价值,我根本不管这些,车好用就行了,我就不在意他人怎么想我的人生,只有打破思维上的僵局,才能够真正活出自己。

五问:在自我定义和社会规训之间不断调适,有人说这是一个贯穿女性一生的议题,您有过二者之间强烈冲撞的经历吗?

乔健:我的职业经历就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遇到的每一个挑战,我都当作是社会检验我能力的一个机会。作为一个目标感特别强的人,我会给自己设立一个高标准,然后去完成,所有事情都要做好。即使被逼到角落,依然要有一股作用力把你从角落中拽出来。努力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我特別相信这种坚信的力量。

王鹂:我的职业经历就是一个从抵触甚至蔑视社会规训、坚持自我的阶段到逐步理解规训、不断调整自我定义的过程。社会规训是现实的一部分,自我定义是理想,若是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有太多冲突,理想就无法落地践行,就成了幻想。这个议题之所以贯穿女性一生,是因为这就是自我超越、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是理想主义者,但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修炼自己,放低“自我”,才能真正理解客观世界,“见自己、见他人、见天地”。见到天地的宽阔,前提是不从单一或者狭隘的维度理解规训和自我定义的冲突。

张怡筠:有的。例如,我刚开始在研究所教书的时候,造型比较不适合社会常模,头发及腰,齐豫范儿。我还记得第一次教EMBA,有五六十岁的学员走进教室,看到我以后,就说:“抱歉,我应该是走错教室了”,转身要离开,我说,“我就是老师,请进啊”,然后我在大家狐疑的眼神中开始上课,15分钟以后大家就服气了,我特别享受这种反差(笑)。

六问:可以分享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因为性别”受到质疑的例子吗?

乔健:我自己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但听到比较多的是女性在怀孕、哺乳期间的一些遭遇,我认为这个时候,同事和企业都应该给女性多一些关爱,女性则应该理解这番好意,注意调整生活和工作的安排。

王鹂:一个企业需要一个CEO,与创始人沟通之后各方面都非常认可我,但是最后没有被选择,是因为“女性成为老大,担心对上市公司有影响,大家感觉不够强,未来增长会受到质疑”。

张怡筠:我自己不太有类似的经验,我认为很可能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发生,而是因为我不这么做解读。如果有人对我有疑问,我认为是能力的挑战,不是性别的挑战,不做“我被性别歧视”的解读。就像我在工作的时候,我也不把自己当女人,不认为女人应

七问:该得到什么特权,或者是优待。

最近一次在工作中陷入自我怀疑,是什么时刻?之后是怎么走出自我怀疑的?

乔健:在工作中,我一般很快就能为问题找到转机。有句话叫“君子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认为出现问题时,要自己主动查找原因。过去总能看见事物的不完美,现在从任何人、任何事上都能找到让我感激的美。

王鹂:被很熟悉的伙伴怼,有时候会把对事的讨论上升到对人的是否认同,让就事论事的讨论很难理性地进行,自我怀疑是不是看待问题不够理性客观。之后不断自我洞察,发现对方说的很有道理,自我没有认知到。不断在场景中提醒自己,突破自己的习惯,痛苦但是有效。同时发现对方也存在太过就事论事,有时候忽视人的因素也是另一种自我认知的局限。“不求完美但求成长”,这么想,就走出自我怀疑了。

张怡筠:我比较少这样的时候,真心话,不是不愿意示弱,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时常自我反省,比较有自知之明,就是说我哪些能力还可以,哪些能力实在也不怎么样,这个部分比较清楚,所以不会自我怀疑。通常在做不擅长的事的时候,你会自我怀疑。

八问:关于职场女性“向前一步”,存在两种声音,一种倾向鼓励女性要勇于自我突破,另一种倾向是呼吁改变“增强性别偏见”的环境,您更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乔健:前一种是主动改变,后一种是营造社会条件,两种改变都很需要。相对而言,自我突破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动。我一直鼓励女性要自信,有研究表明那些女性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企业,无论是资本回报,还是企业的市场回报,都会做得更好。

关于性别偏见的环境,首先,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可能有些领域里反倒是女性的优势会更大,在这些领域里,会不会有男生反倒觉得受歧视,感到自我怀疑呢?我觉得女性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正确地认识现实。其次,确实听到女性可能会受到一些明目张胆的歧视,甚至是性侵扰。我觉得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勇敢站出来,去做出改变,真正活出女性的那一份自尊。

王鹂:都需要,相辅相成。但是女性不断突破自我认知是最重要的,否则自己的问题不解决,环境再改变也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

张怡筠:我更倾向于前者,虽然我认为后者也很重要。因为必须自己先突破自我,才能够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环境。

九问:您建议女性如何成为自己的领导者?

乔健:从自己的优势出发,设立目标,并努力实现。同时,除了与有经验的职场女性交流,不要忽视家人对你的影响,家人比外人更能从你的角度想问题,看到你更真实的一面。

王鹂:洞察自己,成长自己。不因为自己是个女性而预设很多局限。但是不要求自己完美,要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特点,认知这个特点带来的优劣。

张怡筠:我一直呼吁所有的人都要进行“双轨成长”。第一个轨道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我们需要在一个专业领域里面不断自我提升,尤其对职场女性而言更重要,因为不断的成长会让你有自我尊严感。第二个轨道是心理成长,如果一个人只有专业成长,没有心理成长,总有一天内心会枯竭,专业也随之崩塌。什么叫心理成长?我自己有一个情商力学院,把一个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每一个生命阶段(学习、工作、婚姻、父母等)都需要培养出相应的心理胜任力。

如果没有心理成长,你会发现即使有一大堆的目标,也会缺乏能力去执行,比如遇到职业发展瓶颈,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假如自我安慰、自我激励的能力不够,就容易把责任归到外部,认为别人不让你升迁,是性别歧视,其实也未必,可能只是一种误解,结果让自己陷入一个动弹不得的状态,我认为这是很可惜的,所以双轨成长是很重要。

十问:请对十年前/十年后的自己分别说一句话。

乔健:十年前我正在美国外派,负责人力资源。那是我第一次在国外工作这么久,因为联想并购了IBM电脑业务,需要做国际化的整合。 我想对那时候的自己说,欣赏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合作伙伴,特别是与自己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视角,才能看到更远的未来。

联想的第一位首席多元化官,也是曾经跟我一起创作《东方遇上西方》的作者Yolanda Conyers今年退休了,选择了成为NGO的顾问,继续分享她在职场经历中的感悟和经验,为社会创造价值。我的另一位在联想的好朋友在服務IBM和联想30年后,去年年初退休了,退休之前我们通过一个视频电话,她说退休后她会很享受作为祖母和外祖母的时光,并且邀请我去法国、她的家乡一起感受田园风光,我们也相互祝福。

这两种方式我都很欣赏。对我来说,我更想帮助年轻的女性成长,不论是规划职业道路或者是家庭的分工上,我都有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经验。对十年后的自己,我想说,成为被别人欣赏的人,不如教会别人如何欣赏世界。希望我依旧能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行动,帮助更多的女性成为优秀的职场人!

王鹂: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要太在意对错,接受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对事物的观点,你会更加宽广。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成为更好的自己,做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世界多元,我们的生命在多元中绽放、美好。

张怡筠: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不做媒体名人,做儿童情商教育,是非常正确的决定。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希望你已经通透人生,完成了你的生命使命,建立整套“情商成长体系”,可以死而无憾。

猜你喜欢
规训职场
常见与别见的冲突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职场压力有多大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摄影表征、权力与规训
康德《论教育学》自由与规训的关系解读
试析石黑一雄小说《长日留痕》的“失去”主题
身心的无奈:学校教育的规训化及其反思
职场推行政令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