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南晓中心校),你会发现这里的民族气息异常浓厚。瞧,排练室里有老师在教学生唱山歌,操场上有男孩子正玩着壮族香火球、花样滚铁环等民族体育运动。是不是感到很新鲜呢?走,小飞鱼这就带领大家去探索嘹啰山歌和壮族香火球这两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嘹啰山歌
嘹啰山歌是壮族山歌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自2014年以来,南晓中心校积极开展嘹啰山歌发掘和传承工作,大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山歌揭秘
嘹啰山歌属于二声部山歌,有二人对唱、多人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因歌词首、中、尾部都有“嘹”与“啰”的衬词出现而得名。例如,在对山歌前,一方为了引起对方注意,要先喊“嘹”(同“瞭”),即叫对方看过来,向对方发出对歌邀请;对方受到邀请,就要回应一声“啰”,即“知道了”的意思。
每逢节日、婚嫁、生日、庆典,壮族同胞们都会举行“球丝歌会”,即兴而歌。人们用山歌待人接物,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山歌展播
因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嘹啰山歌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为避免嘹啰山歌断根,南晓中心校的老师们不仅走进乡村收集山歌,还通过重新谱曲、填词创作了不少新作品。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嘹啰山歌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下面一起来看几首嘹啰山歌的歌词——
《复兴中国梦必圆》:“屹立中华天地间,文明灿烂五千年。历尽沧桑又崛起,国富民强看今天。十八盛会谱新篇,核心价值是箴言……”
《迈向辉煌的明天》:“楼宇相连良师手牵,这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在这里茁壮成长,在这里快马加鞭……”
《交通安全嘹啰歌》:“横跨马路要看清,绿灯能过红灯停;一定要走斑马线,交通规则齐执行。”
《南晓嘹啰迎客歌》:“呗(哈)侬(嘿),客到我村真高兴(咧),心中情义比糖甜,唱首高歌来迎客,呗侬(嘿),我唱过去,你来和(啰)……”
传唱心得
为了更好地传承嘹啰山歌,南晓中心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传唱活动,校园成为歌声的海洋。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对嘹啰山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农颖:刚开始学唱嘹啰山歌的时候,我非常害羞。后来有一位老师告诉我:“如果你真的喜欢唱歌,就要有一颗勇敢且坚强的心,要大胆地唱出来。”于是我就勇敢地唱了出来。每次表演结束后,我们都能收获观众热烈的掌声,这让我特别感动。我真的很喜欢嘹啰山歌,我要把它传承下去。
曾妙玲:登上舞台表演是我的梦想,没想到在小学就实现了,一切就跟做梦一样。学好嘹啰山歌的诀窍很简单,就是要多看歌词、多听原唱、多练发音,还要跟着伴奏多唱幾遍。
(二)壮族香火球
在传承嘹啰山歌的同时,南晓中心校还启动了“壮族香火球进体育课堂”项目,积极传承民族体育运动。
壮族香火球揭秘·
壮族香火球起源于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古元村,是壮族的一种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历史原因,壮族香火球活动中断了数十年,近几年才在文化部门的大力挖掘下重现光彩,并先后成功入选市、自治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香火球制作·
壮族香火球以鸡毛、香、铜钱、竹笋壳、竹筒等材料制作,状如羽毛球,又比羽毛球漂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南晓中心校的同学们是怎样制作壮族香火球的!
准备材料:鸡毛、香、铜钱、竹笋壳、竹筒、胶水、针线等。
1.将竹笋壳重叠三至五张,压紧并用胶水粘贴起来。将贴好的竹笋壳剪成圆板,用针线缝实。在圆板中间插入一截竹筒,在竹筒中套入两枚铜钱。
2.将竹筒的一端破成8—10片,然后刮薄、弄弯,做成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