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晖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来,“网抑云”“凡尔赛文学”进入公众视野。这些新的潮流文学或吐槽,或调侃,一时引起广泛影响。有人认为,这是网民的狂欢,是对严肃文学的补充;也有人认为这种潮流文学是对严肃文学的冲击,需要引起警戒。
对此,你怎么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做好这一作文题,需要对“网抑云”“凡尔赛文学”这些新的潮流文学样态有所了解。以热评文化为特色的网易云音乐因为出现大量消极评论被网友戏称为“网抑云”,随便点出一首民谣,评论区里总会出现颓废矫情的“伤痛文学”,用抑郁文字装文艺、博同情。“凡尔赛文学”指的是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发大段文字,明着诉苦实际上炫耀。不局限于炫富,所有满足人类虚荣心的东西,都能用凡尔赛文学写出来,可谓“万物皆可凡尔赛”。
诚如文题所述,写作这一题目时,可以认同这一类潮流文学的存在,将之视为抒发情感,甚至是发泄情感的重要途径,以此来舒缓现代人在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压力。古有“发愤著书”,今有“网文游戏”,其致一也。也可以反对这一类潮流文学,这些文字更多充斥着颓废、炫耀等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意识形态,倘若“人戏不分”,在现实生活中也以此为交流语言,甚至于成为自我的生活态度,则弊大于利了。
俞鹏洋的文章不纠缠于“潮流文学”“严肃文学”的概念,而是另辟蹊径,从“文学与生活”的角度,俯瞰这一类时鲜文学样态。具体行文过程中注重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兼顾了文学之于生活的交互关系。值得肯定的是,对于这股文字潮流的发展趋势,也有较为合理的预估。
胡睿杰的文章先具象呈现“网抑云”“凡尔赛文学”的代表言论,之后鲜明地表态:潮流文学不可取。为说明问题起见,作者对“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进行了溯源。继而有意对比潮流文学与严肃文学的格调,结尾用戏谑的口吻道出了心声,回扣了标题。
例文
文学与生活
□浙江省宁波市正始中学 俞鹏洋
文学并非一堵壁垒,高耸得令人战栗,也不会将平庸与高雅分隔开。它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是孕育于生活并依附于生活的。
受人喜爱的文学作品大多贴近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人们因忙碌于生活而忘却了的生活中的闪光点。这也是为何“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吧。它们立足当世,闲话市井,捕捉传奇,用艺术的方式曲折地再现历史,流行至今。
既然如此,我们来反观如今在网络上随处可见的热词与“热文学”。相同地,它们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时代的反映,是当今时代年轻人心灵的感召。其实,这些新型的文字早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不过在早期只是或多或少地出现,如今这些现象开始普遍出现在了年轻人群体之中。年轻人于复杂的人际圈、高压的工作圈中找不到自己臆想中应有的生活状态,于是他们的个体率先“起义”,以文字为武器,以网络为平台,掀起了一场新新人类的“文字革命”,以此叫板苍茫的人世间。用抑郁文字装文艺、博同情的“网抑云”,靠炫耀文字晒心情、玩幸福的“凡尔赛文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些潮流化的文学样态在不经意间以迅猛之势形成了规模。有些人痴迷了,有些人惧怕了,文字居然有魔力掌控着一代人的生活方向了……
文字世界动荡不安,这些所谓的新文学样态会冲击我们原先以“严肃文学”为主的文学品类么?我觉得不会。言为心声,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个鲜活的人。人的意识形态始终是变化发展的。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场域,有不同的表达,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从一系列文学艺术进程来看,这一次的流行与火热是语言整体往前发展的一小步,是时代的号召将过去忽视的文学样态唤醒,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看似崭新的新表达,一端连着过去,一端牵着未来,是源于生活的一种存在。我们无需过度担心害怕,也不应盲目跟从。层出不穷,时而冒泡的新文学历经时代的淘洗,终究会以合理的方式选择去留。文学与生活的奥义或许就在于此吧。
文学的时代交轨
□浙江省宁波市正始中学 胡睿杰
“有的人十八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类似这样的语句在今年尤为火热且数不胜数。这样内含玄机,且值得人深入研究的句子,扑面便是低沉、抑郁的气息。
这便是“网抑云”。人在一天的劳累后,悲观、难受的情绪难以抒发,只能在深夜暗自流泪。不知是谁突发奇想,边听音乐边在评论区“发愤著书”,精辟的语言收获大量拥趸。需求制造平台,平台服务需求,滚雪球似的一波操作后,就有了“抱团抑郁”。热衷网抑云的群体习惯趴在网上,或写或看着那些短暂而刻骨铭心的段子,吐槽,自我解嘲,互相理解。
这样的潮流文学还有很多,近期又莫名其妙蹿红了“凡尔赛文学”。这种字里行间充斥着奢靡气息的语句横扫了网络,以致于不少人赶潮流,以能仿写“凡体”为傲。诸如“我没觉得自己特别有钱,顶多房子大一点”。
面对这种新潮文字创作,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无伤大雅,将之视为看惯了严肃文学的一种调剂,甚至认为是严肃文学的补充。这种论调实在是可笑至极。所谓的“网抑云”不过是抑郁群体用文字裹挟的发泄物,所谓的“凡尔赛文学”不过是一帮过不上富贵生活的青年臆想出的装腔作势,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太宰治曾在《人间失格》中引用过日本诗人寺内寿太郎题为《遗书》诗歌中的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表明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人生态度,传递出在日本文化影响下向旁人说“对不起”成为一种常态的信息。太宰治在完书同年,以死明志。不曾想,这话语竟然被不由分说地移植于“网抑云”,成为网民集体无意识的狂欢道具,让真正懂得个中奥妙的人一头雾水。
新文学形态的产生,是不可遏制的,但是这种娱乐有余,内涵不足的潮流文学终究难以抗衡《瓦尔登湖》《罗生门》这样的严肃文学。品《瓦尔登湖》,享诗意时光;观《罗生门》,看人间百态。这样的精神滋补品入口可能没有潮流文学那么可口,但却能长久地净化心灵。
抑郁、炫富,这些通过文字在网络散播开来,灰色人生观肆无忌惮地涌入、回旋,最终也会有沉淀。文字傷人,可谓无形矣。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文学样态不断翻新。只愿新潮的文学形态不要“出轨”才好。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