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强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三号煤矿,山东 济宁272169)
近几年来,无轨胶轮车在煤矿应用越来越广泛,井下巷道多采用混凝土硬化施工,以便车辆运行。矿井的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量少则三、四千米,多则上万米。但是,在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方面,国内尚没有制定详细的技术规范和验收办法。本人结合济宁三号煤矿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的特点,在此发表自己的一些工作见解,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推进井下胶轮车运输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发展。
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受井下运输、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施工方式。一般采用矿车从地面转运砂石水泥至井下施工现场,或在井底换装至胶轮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再加水搅拌摊平施工。砂石水泥在井下运输线路长,用时多,采用人工搅拌,水、砂、石、水泥配比无法精确控制,混凝土强度较低,一般在15~20MPa,能够满足井下各类胶轮车承压要求。
根据井下巷道的作业和路面质量要求,路面一般分为主要运输巷道混凝土路面和工作面顺槽混凝土路面。其中,主要运输巷道混凝土路面服务时间长,井底车场及矿井主要辅助运输巷承担着矿井长期,乃至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车辆运输任务,一般在30-50 年,采区运输巷在10 年左右;工作面顺槽路面服务时间短,伴随着该工作面的初期安装、生产运输,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路面逐渐消失,一般在1 年左右。在施工质量要求中,主要辅助运输巷铺底厚度300±20mm,强度不低于C20;工作面顺槽铺底厚度150±20mm,强度不低于C15。
回收巷道物料,清理底板淤泥浮煤;排查巷道顶板淋水、底板渗水等出水点,疏通水沟,安设水棚,排净积水;标注施工腰线、模板支设通线;根据腰线、通线支设模板,预留排水沟、集水池;运输供料;现场搅拌混凝土;振捣;摊平路面;施工防滑纹、截水沟、预埋导水管路;拆模、养护。
图1 井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1)清理巷道。主要包括回收巷道内的掘进设备综掘机、皮带机等,对巷道底鼓、帮部变形的地点进行卧底、扩刷,清理巷道内浮煤、皮带机下方的淤泥等;对巷道底板松软地点进行初期垫料硬化处理,以保证正常施工期间的胶轮车运输供料。
2)疏通排水。巷道清理后,疏通排水的环节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序。主要是排查巷道顶板淋水和底板渗水等出水点,在有淋水处安设水棚;找出底板上的出水点,将其引至巷帮水沟内;完善巷道掘进施工期间的集水池等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系统完好,巷道路面无积水。该工序完成不好,将影响胶轮车运输供料,造成路面湿滑,容易误车;施工路面后,淋水滴在路面上形成坑洼积水,影响混凝土质量。
3)放施工线。根据巷道设计高度、坡度要求,施工前在巷道两帮标注施工腰线,控制模板支设的标高,并保证两侧模板水平;在支设模板时沿巷道方向顺模板各拉设一条施工线,保证模板支设平、直、正。
4)支设模板。巷道直线段要求两侧模板对接支设,弯道处可错接。对接误差不大于50mm。支设模板前,对底板进行卧底或用砂石料垫实,两侧模板水平误差不大于20mm。
5)运输供料。采用胶轮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车辆自动卸料。根据生产安排,每班供料8~20 车。铺设宽度4.0m,厚度200mm 的路面能够铺设12~30m。运输过程中,车辆在巷道未硬化的底板上运行,重点是维护好路面,及时清理车辙,对坑洼点及时进行垫料,杜绝车辆打滑、误车等现象。
6)现场搅拌、铺设混凝土。砂、石、水泥运至现场后,作业人员按照配比人工加水搅拌,采用铁锨、扒子进行混合,搅拌均匀,摊铺混凝土。
7)预埋截水槽、导水管路。对施工准备期间排查出的底板出水点须在施工时,预埋导水管路;对非集水池侧水沟预埋截水槽、导水管路将水引致集水池侧,保证排水系统的完善。
8)振捣、摊平。现场采用ZNF-50 插入式气动振动器进行振捣,采用振平尺或自制摊平板对混凝土上面进行找平、抹面压实。重点是对凸凹点及时的消除或填料。因为井下环境潮湿,路面易湿滑,所以井下的路面只进行第一次抹面压实,第二次抹面压实不再进行,否则,混凝土路面表面收光会造成车辆运行打滑现象。
9)按压防滑纹。一般要求大于5°斜巷施工防滑纹,现场采用锚杆或钢筋焊接为一体,人工踩压出沟槽,形成间隔150~200mm 的防滑纹。
10)拆模养护。路面施工后16h 后拆模,井下三八制作业,即各一个班次拆模。路面24h 内禁止车辆通行,行人沿水沟侧行走。路面施工结束后,7 天以内每班洒水1 次,养护路面。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1 次;不足100m3时按1 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 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 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混凝土面层厚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20mm。
检查数量:每100m 抽检1 组数据,测量厚度3个点、宽度1 个点。
检验方法:施工测量孔实测厚度,实测路面宽度。
3)混凝土路面施工后巷道净高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小于设计高度。
检查数量:每100m 抽检1 点。
检验方法:实测巷道净高。
1)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板面平整、密实,边角应整齐、无裂缝,并不应有石子外漏和浮浆、脱皮、踏痕等现象,蜂窝麻面面积不得大于总面积的0.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量测。
2)路面截水沟、预埋排水管路、防滑纹、淋水棚、集水池等施工符合要求,现场无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3)混凝土路面允许偏差应符合混凝土路面允许偏差表1。
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受井下特殊作业环境的影响,地面的摊铺机、混凝土输送泵、三滚轴、磨光机等都因为防爆要求不能在井下应用。目前主要施工的设备包括井下胶轮车、矿车、防爆搅拌机,工具包括振捣棒、铁锨、风镐、抹平板等。在新设备研制中,部分企业开发了煤矿用混凝土搅拌机、井下混凝土运输胶轮车,但是也处于初步推广应用阶段,取其配套的机械化施工装备水平仍然交低,有待于社会广大技术人员进行开发研制。
表1 混凝土路面允许偏差
煤矿胶轮车运输矿井数量逐步增加,目前国内已达到30 多家,每个矿井每年混凝土路面施工长度大于1 万m,约0.8 万m3,合计24 万m3,混凝土路面施工量非常巨大。本人根据现场工作经验总结了井下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和验收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规范现场施工管理,提高质量水平,更希望大家积极投入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研究,开发机械化施工设备,优化现场施工工艺,减少煤矿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