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学”,提升“问学课堂”品质

2021-03-15 21:18卢旭东
江苏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三学学力学情

卢旭东

【关键词】学情;学程;学力;“问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6-0074-02

数学学科天生与问题相伴。好问、好学是儿童的天性。小学数学“问学课堂”主张建构以“问”为支架的学习方式,倡导以“问”开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旅程,激发他们“问”的意愿,使其享受“问”的意趣,同时彰显“问”的意义。下面,笔者基于教学实践,试着探寻小学数学“问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基于学情,激发“问学”的意愿。

学情即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认知经验、情绪状态、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教师教学前注意研究学情,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探究,将有助于他们享受真切的学习体验。故事对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教学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于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激发他们“问学”的意愿。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一天早上,熊妈妈做了三张大小一样的肉饼,准备带两只小黑熊外出郊游。早餐时,熊妈妈拿出一张饼,平均分成3块,每人1块。走了大半天,两只小黑熊都觉得饿了。熊妈妈又拿出一张饼,大黑抢先说:“妈妈,我的个头大,一块饼吃不饱,这回要吃2块。”小黑也不甘示弱:“妈妈,我的个头小,更需要营养,也要吃2块。”熊妈妈边分边说:“好,好!”熊妈妈把这块饼平均分成6块,哥俩一人2块,都心满意足地吃起来。到了晚上,熊妈妈要分饼时,小黑忙撒起娇:“妈妈,我最爱吃您做的肉饼,这回我想吃3块。”一旁的大黑听了,着急地嚷起来:“妈妈,我也特别爱吃,也想吃3块。”熊妈妈笑着搂住两只熊宝宝:“行,宝贝们,一人3块。”两只小黑熊高兴地异口同声:“真是我们的好妈妈!”听完故事,大部分学生都会心一笑:“其实,它们每次分得的饼还是一样多!”“不对,不对,明明它们分得的饼是从1块到2块再到3块呢!”……也有几个学生感到不解:“是呀,这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呢?看看谁能用数学的方式来进行验证。”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便两人或四人一组热烈地讨论起来。上述教学,教师在学生已有分数知识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自编数学故事串联起新旧知识,呈现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触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发了他们“问学”的兴趣。

2.注重学程,享受“问学”的意趣。

学程即学习过程。在“问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经历数学规律的寻找、发现与总结过程,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过程。如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有这样一道题:“六(1)班46人去公园骑两人自行车和三人自行车,租18辆车正好坐满。租两人自行车和三人自行车各需多少辆?”为了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思考过程,笔者通过“问学单”给出三个预习提示:(1)试着通过列举或画图来解决;(2)想想如何用其他方法来验证;(3)说说学习收获或提出疑问。由学生的反馈可知,大部分学生通过列举的方法得出答案,少部分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只有极少数学生采用列算式(或方程)的方法来解题。在解题困惑方面,学生呈现出三个共性的问题:(1)列举的方法不大适合大数;(2)画图的方法难以表示出数量关系;(3)用列算式的方法算出与实际人数的差距后,做不下去了。笔者在课堂上重点引导学生讨论解题困惑,启发他们体会不同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其对不同方法的认知与理解,使提出“列举法不适合大数”的学生对自己的质疑有了新的认识:如果遇到大数,可以先用列举的方法试试,找到其中的规律,就容易列出算式(或方程)了。

3.发展学力,彰显“问学”的意蕴。

学力主要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与提升学力是小学数学“问学课堂”的终极目标和重要指向。“问”是“学”的起点,也是“问学课堂”的基本特征。“问”既要符合知识的生长逻辑,又要应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方向与位置”这一学习内容在小学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会用这些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认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四年级,学习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六年级,学习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到初中还将继续学习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函数的内容。可见,六年级《确定位置》一课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时,笔者出示课题后,一学生立即提问:“这个知识我们以前学过,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有学生马上追问:“相同的课题,我们今天再學,是不是可以对比着学?”笔者顺势接过话题:“我们可以对比着学什么?”“看看今天学的方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呢?”……上述学生自问、同伴追问、教师引问的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冲突、形成的问题链,不仅让学生领悟到提问的魅力,更感受到学习的张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问学”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基于学情、注重学程、发展学力,有助于激发学生“问学”的意愿,使他们享受“问学”的意趣,同时彰显“问学”的意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英雄小学)

3474500589214

猜你喜欢
三学学力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与《汉语修辞学》的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培育学生“三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