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聪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经济的飞速发展,审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居住,而是更加在意人与空间的关系。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人的心理特征,不断地去提升设计的综合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将情感作为建筑的精神诉求,通过对情感需求的探索,使建筑空间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给予人们一个诠释丰富情感慰藉的场所。
建筑空间是人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由建筑元素所构成的结构形态。建筑作为艺术领域的外化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拔新领异,充分反应了现代设计美学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于空间舒适度的合理规划,在空间具有高度使用属性的前提下,统筹好建筑环境结构、功能以及人的心理预期和需求,结合当地风俗文化和周边环境等因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从而丰富人的内心情绪,增强生活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获得心理认同感。
以往的建筑形式侧重于建筑的居住需求,在空间的表现形式上,褪去了装饰性的元素,如同一个纯净的正方体盒子,通过规矩的外部轮廓给予更大的内部活动空间。这样的形式会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和缺乏形式的美感,导致人与建筑无法产生共鸣,无法真正获取建筑想要表达的内在信息,只局限于单独的建筑个体。美国著名建筑家赖特曾说过:“当我看到一个可以感动我的建筑时,我耳中会听到音乐。”,由此,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建筑群体,是人们获取信息最为直接的设计形式和表现手法。因此,现如今的设计师越来越重视人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关注人在活动中的心理和感情的需求,将建筑特征奇异化,产生视觉冲击,从而在建筑空间中获得舒适感、愉悦感。发展至今的建筑空间设计,已不再单单强调功能的诉求,更多情感化的设计已经在逐渐替代传统的建筑设计形式,成为使用者和设计师共同表达追求的一种品质向往。
“需求”是人对外界物质的欲望表达,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诉求。然而在人的外化环境中,需求是多层次的,是不断变化和更替的。马斯洛在研究人类的动机时,提出了著名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他认为人是一种有机体,是动机和需求的有机融合,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在较为舒适的外部环境中,各层次需求的递进和叠加,使得人产生更加具体化、舒适化、体验化的情感,通过需求的传递,获得高层次的自我满足。
在建筑领域,人们在进入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不自知地进行着心理层次的交流,即情感的互通。如历史纪念馆、故居、历史遗迹等,从建筑本身的文化、形式、地域间接地引导人们的情绪走向,让人们对以往追忆思索,获得共鸣;如电影院、KTV等活动建筑空间,通过建筑风格、氛围、装饰等的应用,使其成为人们情感宣泄的场所,从而释放情绪,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不同的建筑拥有不同的使用诉求,但是通过建筑形式的外化情感表达,给予了人们情绪上的共情和安抚,赋予建筑情感上的表达。
建筑的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通过特定的空间与周围环境进行呼应,使得受众者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所以无论是基于情感的室内装饰设计,还是呼应周围环境的外观建筑设计,都从不同的角度凸显着设计的人文化。通过除了功能关系以外的设计元素来获得受众者的喜爱。
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结合人们对于不同需求建筑的情感诉求以及环境的氛围烘托,将情感表达作为一种设计手段,融入到建筑的外在形式中,通过不同材质、形式烘托场景氛围,给予人们高层次的情感需求。艺术层面的建筑设计对于情感的表达从来不是空洞的,每一处建筑的落地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传达着某种文化,而这种文化的传输就是情感。
色彩元素的运用是视觉符号最显著的设计手法,是一种抽象型的表现形式。在建筑空间中,色彩的感情效应能够最直观地激起人们主观印象和联想。运用符合历史文化需求和建筑功能要求的色彩元素,可以营造出具有情感表达的氛围,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建筑本身的魅力以及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例如,著名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它坐落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的一片住宅区,即使筑隐蔽在一角,只有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但它一经落地,就备受关注。建筑的巧妙之处在于借助自然光作为色彩元素的提取,通过建筑墙壁上设计的巨大“十”字镂空缝隙(图3-1),投射入教堂内部,仿佛是一种光明的指引,象征着建筑的文化意义。在黑暗的建筑里东升西落,通过一天的光阴角度变化来烘托气氛。这束依靠阳光存在的光束是建筑中独特的色彩元素,暖黄色的光线与暗沉的混凝土结合,为原本神秘、神圣的教堂赋予了浓厚的韵味。每当信徒们来此处忏悔时,在低饱和度的灰色空间以及十字型光束的笼罩下,信仰的神仿佛如这道光一般无形又伟大,仿佛天主近在咫尺,内心平静而又澎湃。
图3-1 光之教堂内部
建筑周围环境的情感渲染也是重要的设计环节。它是建筑形态结构和艺术表现的综合体,是传达情感信息的主要媒介。在空间环境中,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对于建筑的外观、材质、形状做出反应,产生不同的感受。作为设计的根源,建筑本身就赋予了文化表达的需求,因此,设计为了上力求情感的传递,设计师们往往会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通过与大自然的共鸣,产生情感的诉求。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听觉等感受到建筑的宏伟,产生一种来自内心的愉悦感,达到情感上的满足。
例如,坐落于美国郊区河畔的流水别墅。它是建筑师赖特对于自己“有机建筑理论”的完美呈现。内部的空间自由延伸、穿插。空间与空间之间穿插均匀,融为一体。楼层错落有致,一层平台左右向外延长伸展,二层平台向外挑出,造型宛如山涧参差不齐的错落岩石。山间溪水从抬高的平台下流出,仿佛诉说着“山涧依硗塉,竹树荫清源”的世外桃源好风光。建筑与花草、树木和山水浑然一体,自然又和谐。建筑巧妙的外观形式结合周边的环境衬托,映衬出设计的美学之感,在特定的环境下给予建筑情感的表达,使得居住者从视觉到触觉再到心理上获得情感的层次递进,最终达到自我满足需求。(图3-2、图6)
图3-2 流水别墅外观
图3-3 流水别墅内部
不同的装饰和材料的碰撞可以给予建筑空间不同的展示效果,体现出不同的建筑精神。合理、巧妙地运用设计材料和装饰性元素对于建筑空间来说是极为关键的,通过肌理韵律、色彩搭配、形式美感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冲击,从直观的角度获取丰富的情感需求,做出相应的心理反应。“在建筑中得到愉悦感、舒适感,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也由此而生。
例如,坐落于杭州的象山校区美术馆。由于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需求,建筑的整体外墙采用回收的旧瓦片作为装饰材料,运用当地特殊的手工建造方式,将瓦片重复排列组合构件的传统砌筑工艺和现代建筑形式相结合,增强了建筑的历史感。点缀式的瓦片结构在日照光线的衬托下产生特殊的肌理造型。其次象山跌宕起伏的山行也被运用在屋顶设计当中,在山野间远远望去,连绵起伏,不再是刻意的建筑群落,而仿佛是象山脚下的自然景象,舒适且美观。(图3-4、图3-5、图3-6)砖头、旧瓦片、石头这些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和设计表达,秉承了中国建筑的特点,也追忆了在大时代下逐渐逝去的传统建筑建造形式。在此景此建筑群落下,不由地会对当下的建筑新形势进行反思,划开历史的文脉,重拾东方建筑的感情诉说和心愿,获得自我反思层的情感需求。
图3-6 瓦片设计2
图3-5 瓦片设计1
图3-4 象山校区美术馆外观
时代的变迁、文化的递进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建筑的存在意义,人们对于建筑本身的要求也逐渐高调化。只为了居住审美的建筑群体已经无法适应大众需求,趋向于人文化、情感化、历史化的建筑更加能够顺应时代的诉求,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表达形式呈现建筑的魅力。
本文通过分析立足于情感需求的设计方法,列举不同的建筑空间设计案例,详细阐述色彩、环境、装饰及材料对于情感需求表达的重要性,将新的设计语言与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相结合,表达在设计中情感需求的重要性。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巧妙运用情感需求的呈现,使得建筑不只拥有功能属性,采用更多的人文关怀元素,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更好的建筑呈现给大众。
人的生活和生产是离不开建筑的,也更加离不开情感的需求。建筑是人们寄托情感的结构物质,而情感是建筑群落所含有的精神财富。未来的建筑形式始终会以人为导向,强调人文关怀,因此在设计中加强情感需求的理论探索,赋予建筑功能之外的情感传递,提升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品味,彰显设计美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