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仿创造法的纪疫空间体验设计研究

2021-03-14 03:06胡小雨吴文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设施空间设计

胡小雨,吴文治,高 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渴望的加深,单纯从视觉上进行城市空间美化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城市美化更多地与环境功能联系在一起。对于城市中激增的大型商场而言,以万达为例,在衔接道路与商场的过渡空间设计上,大都采用尺度巨大的公共广场,这种大尺度的公共商业广场,割裂了城市与居民的良性互动。如何利用商业空间入口处景观广场的空间位置,既保证人员的流动性,又可以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挤压公众公益空间,增加环境美的展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人们的商业行为方式逐渐复合化,在商业空间所呈现的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活动转向综合的社会生活,包括了购买、观赏、娱乐、休闲、社交等多元行为的集合。基于这种叙事认知,商业广场应提供多功能空间,即既满足交通导向的需求,又能提供社会交往、娱乐休闲、文化交流等多重公共生活内容。同时对于主体参与者具有包容性:不同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甚至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商业广场上都能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实现公共生活的价值认同。使商业广场不仅仅是交通行走空间,更可以是人们停留的休憩空间。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室内空间的设计,缺乏对于商业广场体验的思考,本文基于模仿创造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公共商业广场空间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

1 体验空间设计

1.1 体验空间定义

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心理学家认为:“体验作为活动,既由外部行为,也由内部行为来实现。”空间体验行为作为一种体验,既是主体内部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刺激的反应。体验是人类感知环境空间秩序从而建立场所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学者们认为空间体验不仅是人类感知场所的一种途径,而且也是营造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方式。体验如同媒介,将物化的空间与精神化的场所感相连接,场所的精神意义,可能远远大于场所本身。

以“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为例,环境空间及其承载的生活情节创造了一种空间体验。这种体验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平湖秋月的一种集体的记忆,也就成为体验的共鸣,诗人对于某一空间的生活体验,通过文字建立了一种超于时空的场所感,进而成为了一种意境。体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可回忆的。在商业公共空间的动线上,不仅每个人的体验不同,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段也有回忆差异。商业公共空间可以从多个层面触发人们的全面体验。体现通常被分为个人体验(感官、情感、思考),即消费者在身心上的独自体验,以及共享体验,即与相关群体(行动、关联)。相互交错的这两类体验在不同时段下又可分为三个区间:即时状态下的体验为“进行时态体验”;随时间流逝的体验为“过去时态体验”;依流线所向而即将发生的体验为“未来时态体验”。根据体验设计的内容分类,体验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关于认知与行为的体验设计。体验设计是通过对人和事的理解进行设计,不同类型的设计是具有共通性的。首先是理解人原有的认知与行为是怎样的,认知是如何形成并影响哪些关键行为。其次探索另一种认知的可能。有可能是与市场目标有关,创造差异价值;有可能是一种个人或者社会的价值理念,创造一种新的认知。最后构建新的体验旅程,包括认知、行为、资源与行动(执行方)。二是与空间设计表现形式相关的直观体验。怎样的表现形式,能使人更直接感受到背后的理念,能更自然地引导体验流程,与文化、视觉基础理论等有关。

2.2 体验空间设计的“形”与“意”

基于视觉的张力感知,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是由物理场与心理场构成的“心物场”来完成图形整体的“力场”互动关系判断,即“人会在物理力的诱导下对应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这种对物理空间力场的感知对应着人身心体验中的心理力场,遵循了视知觉思维上的省力原则。张力可外在表现为一种显性的视觉“形”,透过张力表象进入因人而异的思维判断层面时,隐性的“意”进行着内在的制约。商业场所空间陈设物象往往作为空间流线上停顿的焦点呈现,从而让人体验出内在张力中“意”味的品质。这种“意”通常会从时代、经济、美观、技艺、功用、情趣、伦理、民俗八个方向制约人们对场所的思考与判断。

2.3 体验空间设计要点

①设计简单而吸引人的体验。我们要知道人们总是怀着不同的意图、目标和心态进入空间中,有些人愿意参与更多的活动,而另一些人则只是通过空间。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需要设计一些短暂但有影响力的体验。这种体验要有很好的视觉吸引力,并且互动方式不能过于复杂,要便于理解,尤其要注意理解的包容性,保证全年龄段皆可参与其中。

②提供直观的空间导航。,寻路只不过是一系列通向目的地的结构化决策。因此,在设计物理空间时创建系统化的路径至关重要,这些路径具有简单一致的导航选择,易于识别,并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相对的探索感,既能提供趣味的体验,又可以为短暂路过的人提供便利,可以相对设置快行流线和慢行流线,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2 实体向空间造型转移

2.1 模仿创造法

人的创造源于模仿,大自然是物质的世界、形状的世界。自然界的无穷信息传递给人类,启发了人的智慧和才能。模仿创造法是指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过程和现象进行模仿、科学类比而获得创造性新成果的方法。它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在此基础上作出一定的创新,即由模仿开始,然后进入独创。日本物理哲学研究所所长教内宪雄总结了从模仿到成功的经验,把人的创造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模仿创造阶段。主要依赖于模仿。第二阶段称为后期创作阶段,即在模仿创造的前提下进行再创造[4]。

2.2 设计构思

体验需求分析见图1,将体验需求划分为两种维度,一种是按照消费者参与的水平,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横轴左端代表消费者是纯粹的观众并不直接影响事件的发生,右端代表积极的参与者,能影响事件进而产生体验。第二种描述了参与者与环境上的关联性,分为吸引式和浸入式。纵轴上端表示通过让人了解体验的方式来吸引注意力,下端是使消费者浸入到切实的经历中。这两种维度的组合将体验分成4类,即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现实体验和审美体验,最丰富的体验包含4 个领域的“Sweet Spot”体验。这里根据这4个不同体验的特征,得出商业空间中不同类型公共设施所属的体验需求类别。

图1 体验需求分析

娱乐体验是通过感官被动吸引式体验活动时产生愉快的经历和快乐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休息娱乐类设施,关注设施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其与空间内其他物品的和谐度,在设计中添加趣味、感性、快乐、简洁元素能够更好地体验娱乐功能。

教育体验主要是个人主动参与的吸引式体验,体现在信息服务类和服务供给类设施中。合理的设施设计和配置是实现教育体验的重要前提,应满足人们交流互动需求,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例如商业空间中的信息导向查询系统类设施,其设计与布置应具有清晰、易操作、有趣等特性。

逃避现实体验是浸入式的体验,主要体现在交通管理设施与休息娱乐类设施中,使用者犹如“演员”一般完全沉浸在自己主动参与的世界里。在商业空间中,过道、楼梯、自动扶梯等具有较长进深的空间交通设施,由于其强烈空间感可以形成具有主题性的环境。休息娱乐类设施中各种游戏设施通常进行整体设计打造成“童话世界”,形成一种逃避现实压力,回到年少快乐、自由的状态。

审美体验是一种被动参与浸入式的体验,主要体现在装饰类设施中,美学的视觉刺激,唤起一定程度的愉悦心情。当功能一样时,使用者会更喜欢具有审美吸引力的设施。现代商业空间中通常用装饰类设施创造消费者的审美体验,雕塑、装置、绘画作品、绿化、水池等设施应更具创新性与艺术感。

通过公共设施体验需求的类型分析,发现人、设施与环境是产生多种体验的三大设计组成要素。其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人都是体验的主体,设施是激发人产生体验的直接对象,环境是人和设施的载体,因此,这里以“人”为体验设计核心,围绕产品—人—环境三者关系,提出对应的设施主题化设计、使用者的互动参与、场景特性设计三大设计策略,从而达到营造“体验”舞台,愉快使用“产品”道具,产生美好“演出”记忆的效果。体验设计策略见图2。

图2 体验设计策略

3 案例分析

3.1 平面转移

假设人最初的生命体征是从呼吸开始的,婴儿出生的第一口呼吸意味着到达这个世界,那承载呼吸的器官“肺”就可以看成是支撑生命的“地基”。从这个意义上讲,“肺”(能指,用T表示)被认为是平面(所指)。

在决定支撑构件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一种意义的转移。使一种物质成为地基,并具有一定的形状,创造了地基来代替已知的肺(用P代表地基)。

整个过程可表示为:

通过这样加入老的和新的意义,肺被取消了或被抑制了,变成了潜在的能指。这个完整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通过这种方式,将肺的生物形状转移到平面形式中。

图3 平面图示

3.2 立面转移

在环境艺术中,场景的精神因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形式与人的潜意识“同构”时,会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闭合法则,即“整体认知大于局部之和”,可以将零散的状态粘合成完整的整体。肺的立面现状呈现C 型,结合疫情增长曲线,构成立面造型。“肺+增长曲线”(能指用T表示)被认为是立面(所指),将肺的生物形状转移到立面造型上。

图4 疫情增长曲线

图5 立面图示

3.3 节点转移

张力的对比,平面构成的弧形与立面上红线、立柱和地面形成三角形之间的造型对比。肺部内的血管与毛细血管是肺部所必须的功能器官,其关键功能在于与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进行交换,保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红丝线”(能指用T表示)被认为是血管(所指),将肺的生物功能转移到立面造型上。红丝线暗喻血管,与节点、平面和装置之间的联系隐喻着肺部的转换交流功能。

3.4 装置转移

对于互动的理解,不仅限于对人群路径动线的干扰和视觉冲击的感受,要将其进一步融入装置中,真正的可触可感可变。利用橡胶材质的拉伸性,模拟肺泡细胞与人体内环境的氧气互换。利用一次性纸吸管,人们可以将呼出的二氧化碳注入到亚克力玻璃球所包裹的橡胶气垫中,将肺活量转变为气球膨胀指数,做到将身体健康衡量标准之一的肺活量指数可视化。

“球形装置”(能指用T表示)被认为是肺泡(所指),将肺泡作为氧气交换场所的功能转移到装置内容上。

图7 装置图示1

图8 装置图示2

图9-12 效果图示

4 结语

时至今日国内疫情常态化防控,越来越多人开始走上街头,并出现许多不戴口罩、不注意手部清洁等危险的卫生行为。由于国际疫情形势还十分严峻,对于疫情的重视程度不容降低。为了警示人们在疫情其间个人卫生不可松懈,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纪念在抗疫过程中付出努力的社会各界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的对此付出的牺牲。针对商业建筑前广场尺寸巨大割裂城市空间的问题,运用体验设计这一方法对商业公共广场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公共设施的体验需求,以此作为目标依据提出明确主题化设计、加强使用者的互动参与以及所处环境的场景特性设计三大设计策略,强调设计过程中公共设施与人和场景环境的关系,突破传统公共设施只注重设施本身设计的传统方法,为其他空间类型公共设施以及未来体验式商业空间的创造激发更多的设计灵感。

猜你喜欢
设施空间设计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QQ空间那点事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