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梦婷
(新疆警察学院 基础教研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无疑是新时代赋予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集工具性、人文性及审美性为一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其教材选文中天然蕴含着一种生态文明思想,使得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将这种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那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帮助广大高校学生进一步增强生态意识、涵养生态思维、拓宽生态视野,了解“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怎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地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便是当前专任教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本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深入探讨如何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是扎实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要求。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9年2月,习近平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文章,系统概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守的六项原则、阶段性目标、各项措施等,进一步深化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内涵深厚,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习近平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蕴含着良性互动的价值导向,这种共生不是静态、短暂的,而是动态、长期的,是通过肯定自然的价值来实现人的价值。[1]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生动比喻,这一发展理念为促进人与自然由冲突转变为和谐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人与自然双重价值的共同实现。[2]三是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这种生态民生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论述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内在关系。[3]阐明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四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4]这一科学论断阐释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共生共荣、不可分割的关系。为整体把握和认识自然生态系统,重新处理人与生态环境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五是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这种生态法治观是依法治国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孕育着用法治思维推动生产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1]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全球共赢观是基于全球气候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力求国内国外联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大原则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等不同领域,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同时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上为人类解决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提供理论遵循。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设置的所有课程都要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5]《大学语文》课程亦是如此。从教学理念、教材选用、教学内容等要素看,“课程思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学语文”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其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观念与精神一致。几千年来,古代贤哲们早已在生产生活中摸索出了一套蕴含丰富生态智慧的经验做法,成为指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遵循,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源泉之一。
众多古代思想家在阐释“天人合一”概念过程中普遍以人与自然相融共生及和谐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如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均是以阴阳调和、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发展为审美标准,《乾·彖传》中“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彖传》中“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均是以天地自然、万物自然的视角来阐述天地乾坤的相关性。又如道家对自然的关怀,从“庄周梦蝶”到“濠梁之辩”所描述的自然情境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句”,也是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理念的核心指导思想,其中同样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并深入思考我国传统生态文明的底蕴,有助于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先贤圣哲关于生态智慧的精髓,从而生成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源动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徐中玉、齐中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9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该教材共12单元、91篇选文,其中与“人与自然”有关的生态题材作品涉及1个单元、8篇选文,这些文本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成为可能。
通过对教材中涵盖的生态题材进行归纳整理,发现选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思考生命意义。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这首七言古诗中,阐释了自己对宇宙奥秘的理解和钦佩。诗中,作者看待宇宙与生命的态度是:宇宙永恒,明月常在,个人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人类代代相续的生命却是无穷的,通过描绘春江月照图,表达自己对人生短促而宇宙永恒的乐观。二是展现自然的博大。如在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诗人将自己的生命完全敞开,在西山上登高望远,领略西山“怪特美”排遣了心中的郁闷之情,将所有情绪消融于万物之中,悠然陶然于山水。三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理想化的生态和谐之美,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了对美丽景象的渴望,从而激发人们自觉地保护环境。正是基于这些选文中蕴含的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使教师在教学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大学语文》课程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选择以自然生态平衡为写作主旨的文章作重点解剖分析,让学生理性认识保护地球自然环境对于整个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这方面的文章首推《大自然在反抗》。[6]因此,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自然在反抗》教学的全过程,牢固树立课程教学的价值理念。
新课改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种立体化的三维教学目标缺一不可,能更充分体现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因而基于此确定《大自然在反抗》的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研读因盲目使用杀虫剂破坏自然平衡带来的恶果,并深刻体悟人们是如何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让学生搜索相关材料(如杀虫剂的历史、蕾切尔·卡逊创作《寂静的春天》的背景与过程)并预习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认识分析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在自学与互学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共同探究,使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期望展现的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帮助学生化智为德,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社会与科学,从而使学生自觉树立对真善美的美好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7]这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即在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也具备深厚的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的人文情怀。笔者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将其提出的重要观点与《大自然在反抗》一文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进而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自然在反抗》的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该教学理念。
图1 内容框架示意图
20世纪50年代,人类肆意地将所谓“无害的杀虫剂”喷向农田、果林,使当地的绿水青山遭受破坏,究其根本是人类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式引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也经历过短暂的“寂静的春天”时期,因此面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严重生态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我们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如何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课堂这个有限的载体中引发学生的广泛共鸣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此结合文本对内容框架图加以梳理,形成以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为价值引领的教学理念。首先,帮助学生建立基本认识,通过课文展示滥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一系列危害及后果,化学药物的滥用进一步凸显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导致大自然强烈的报复,使得人类自食恶果。其次,通过列举身边的生态破坏事件,让学生深刻体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最后,引导学生加深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基于这种教学理念构建的显性文本与隐性教育有助于学生把生态意识内化知识、外化行为。
课前,上传预习课件及视频(《美丽中国》第四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相关新闻等材料,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如何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
课中,运用现实案例分析文本,带领学生突破重难点。首先,引入新闻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等),在图片与数据的冲击下让学生领会本文意图阐释的主旨,并带领学生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分析文本(如表1所示)。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并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汇报: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什么我们对它的认识如此“缓慢”?作者理想中“人与自然”应是怎样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案例?最后,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与之相伴的环境破坏现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巨大哲学力量以及思想提出背后的时代应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表1 逻辑框架分析表
课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在课堂生态知识教育与课外生态实践双重路径下更好地体会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比如依托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鼓励同学们走进乡村,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从而更好地在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将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崇高使命与历史责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崇尚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新的教学理念,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从“专业课育人”到“通识课育人”的圈层效应,将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知识素养,从而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