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2021-03-14 02:24张雪红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时期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文章主要对文献法与课堂观察法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现状以及意义。根据调查与研究的结果顯示,教师的教学观念,小组构建的合理性、合作时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合作的方式,评价的方法是影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只有从这几个维度设计教学方法,才能充分保障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雪红(1971.7—),女,藏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小学,一级教师。

一、前言

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无疑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在社会生活当中,合作能力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在学习活动当中,合作可以帮助学生触发超越自我的能力与智慧。在新时期的教育活动当中,合作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组织现状

第一,课堂缺乏生机。一方面,课堂中的教学环境比较封闭,学习气氛比较压抑。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语言讲授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渗透,导致课堂中的学习氛围比较单调[1]。另一方面,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割裂开来,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第二,学生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只能进行“接受式”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当中,学生会直接根据教师的讲解反复理解和记忆结论性的知识内容。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建构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的主要是教材中的应试内容。而对于教学内容的延伸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是有所忽视的。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

第四,缺乏多元化的教学管理。首先,以教师为中心的监管模式存在缺陷。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或者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尽管教师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是比较了解的,但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教学活动,必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学生欠缺自我管理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更加习惯接受教师的管理。这种观念导致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最后,家校沟通比较少。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三、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组织合作学习最显著的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逐渐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在学习中容易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会成为一种常态。小组成员之间不同想法的碰撞,再加上教师的恰当引导,可以使合作的效益最大化。因此,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课程中的合作学习不但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还需要使学生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从认知特点来看,多数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注意力通常难以长时间集中。合作学习能够丰富课堂活动形式,解放学生的双手,并优化课堂学习氛围。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合作中产生成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通过合作突破学习困难,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

四、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直接表现就是调整自己的课堂角色。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辅助性材料。同时,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营造符合学生学情的课堂氛围。(3)在合作学习的监督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推动者与引导者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数学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法。

(二)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所以在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分组的合理性,会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通常来讲,教师在学生分组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在小组内部,教师要对不同学习基础、性别、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小组之间要保持大致相同的水平。第二,合理调控小组人数。4~6人的小组人数是比较适当的。如果小组人数过多,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若小组人数过少,则无法体现出合作的价值。第三,及时调整。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学生的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对学生分组进行阶段性的调整,以此来保障学生合作的实效性。

(三)选择恰当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并不是盲目开展的,而是需要有序组织。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首先,教师可以在新知识的建构中开展合作学习。以“角的度量”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相对于教师的直接讲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可以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师可以在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中组织合作学习。部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在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合作,能够使学生依靠集体的力量突破重难点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在知识梳理与总结阶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四)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以学生为主体”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

以“图形与拼组”为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等基础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进行描述。针对这些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首先,笔者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惑,笔者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剪刀、白纸等工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相对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直观。在动手操作当中,学生也会对相关知识产生一些新的认识。随后,笔者鼓励各小组结合探究过程中产生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在动手操作中,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五)设计多元合作任务

从认知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合作机会。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小学阶段,游戏化的任务是一种十分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形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化的任务。以“四则运算”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本课基础知识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24点”的分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笔者会给各小组提供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学生需要任意抽出四张,并利用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使抽出的四个数字的运算结果变成24。借助游戏化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对相关知识产生比较准确的理解。

五、结语

组织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进行的一种教学尝试,并且其教育意义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总结合作学习经验,梳理更具应用价值的教学策略,逐步提升合作学习的组织效果。

【参考文献】

何登永.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1):175.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