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书已不仅是简单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主的语文教学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还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核心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度过关键的小学阶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教学问题
作者简介:吕文丽(1971.3—),女,安徽省铜陵市实验小学铜都校区,小学高级教师,专科学历,铜陵市优秀教师,铜官山区优秀教师,市教育活动优秀指导员,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获市先进班集体,铜陵报社小记者团十佳指导教师,执教的《走遍天下书为侣》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优课,市教育征文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作文获国家级一等奖。
一、前言
核心素养是指在教育方面,学生通过慢慢积累掌握人生发展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是所有学生接触学校素质教育的起点。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由于欠缺生活经验,思考问题还不全面,所以学生仍依赖教师对他们的指导。教师需要凭借学生这个阶段对教师的信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習惯、正确的道德观念、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健康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意识。语文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目前的时代环境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尚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在未来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需要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是所有课程中的基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小学语文课程是以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交流为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正确认识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一)活跃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能够通过思维上的思考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与其他人进行情感交流的目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逻辑思维的能力绝不局限在个人思考层面。思维上的发展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规划,在面对问题时能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方式,面对问题时敢于质疑[1]。
(二)注重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学生语言上所对应的核心素养即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他人沟通。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学生形成活泼积极的个性很有帮助。文字运用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思考文字背后意义的同时,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因此,教师不要打击学生的好奇心,而是要适当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问题产生自己特有的看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本中各种古诗词等优秀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三)强调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语言的使用在小学语文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应注重沟通,从沟通出发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行解决,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别人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看待问题时,学生需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2]。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在和别人沟通时,学生不能一味地只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学会倾听。这些能力和品质都需要教师的悉心培养。当看到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正确答案。
(四)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继承发扬中华文化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自信和实力,这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前背景下,小学生应从小就接触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要继承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意识。
三、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历史源远流长,素质教育的改革也持续深入,但是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到位
我国已开展多年的素质教育活动,强调学生要全面综合地发展。但在部分小学中,对于素质拓展的课程,部分教师草草略过甚至不开设此类课程,不注重学生综合方面的发展,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此外,不仅教师存在这种问题,家长的思想观念也难以改变。
(二)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式
自古以来,教育都以语文为基础,语文的传统教育方式一直流传至今。但在当今的素质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部分教师仍以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为教学目标,甚至强制学生学习教师的思维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应具备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教师要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
(三)教师的水平不足
当前,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其虽有很大的教学热情,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但在语文专业教学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教学经验也有待积累,存在着面对活泼的小学生耐心不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全面,教学方法运用不得当,只注重自己怎样教知识,而不考虑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知识。在面对各种各样性格的学生时,教师无法为每一名学生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仍旧采取课本上统一的理论教学。这虽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果,但也会有个别学生感到不适应,如此,就需要教师研究特定的学习计划。另外,年轻教师因为刚接触教育工作,在遇到困难时情绪调整的能力较差,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不同于年轻教师,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在情绪上的处理也相对成熟。但是,随着时代观念不断更新换代,部分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过时,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负责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角色。因此,要想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学校首先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深刻地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领悟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掌握正确的教学理念[3]。
四、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的教学科目,有利于彼此之间的精神情感传导。作为母语,和其他学科语言相比,语文能够带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因此,学生自己内心的情感体会也更加深刻。语言在促进人类之间文化交流、加强人际沟通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教学管理中,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更讲究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如正确认识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传统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注意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等[4]。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切勿将成绩的高低当作评判学生能力的绝对标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尤其要侧重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与发展的阶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思维的拓展提升。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最后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虽然重要,但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才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二)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创新教育方式
国家若想不断发展进步,首先必须继承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普及在我国小学教育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传统教育固然具备许多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变换,传统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若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课堂预习时指导学生一起制作课件,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意义,或是在考试中多设立一些逻辑思考题等。教师采取的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能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综合水平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如何更好地培养每个学生的常用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切实打好常用语言的理论基础,对每个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十分重要。在课前,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语文预习课和准备课的任务,即让学生基本认识语文常识字段,梳理文章的主要阅读知识,熟悉语文句段主要蕴含的意义,升华人生感悟。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设立课堂互动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得到独立思考的机会。
(四)注意分层教学,保证适用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掌握情况均不相同。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对于一些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教师应为其设计符合其发展实际情况的学习发展计划,并根据学生完成后的情况对其进行中肯的学习评价。通过观察的方法检测是比较直观明显的学习检测评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学习的整体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在学生阐述观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提醒学生联系实际社会生活。小学生的逻辑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都比较弱,当其接触复杂的知识时,有一些抽象性的教学内容无法正确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更加生动直观,能直接触动小学生真实的内心。此外,部分学生还可以选择借助一些学习工具进行学习,如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文章的主要历史背景或与一篇文章内容息息相关的历史信息及资料。教师还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借助人的大脑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导图的制作方法,形成自己的导图,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这种學习方法能够让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传统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由于学生各条件的差异,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测,力求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5]。
(五)关注审美鉴赏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掌握的语文核心能力不能仅局限在语言和写作上。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成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将教学的重心从书本上的固定知识转移到课本之外的知识上,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知识。小学生会凭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新知识形成许多新的理解。此时,教师需要与小学生积极交流,帮助小学生鉴别,提高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让学生敢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与学生对同一个新事物的理解产生矛盾时,教师不必先告诉学生对错,可以先让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看学生是否能够说服对方。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揭晓答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6]。
(六)重视中华优秀文化普及,继承发扬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国人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需要小学生继承并发扬。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普及中华优秀文化十分有必要。所有小学生都有义务去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对培养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在平日的教学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要求,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里传播。教师要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家与国的意识,并在未来对其继承并发扬。
五、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近些年,虽然一直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但成效却不太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目光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切勿将考试成绩等硬性指标放在第一位,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出具有全面优秀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陈容. 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 2021(02):64.
胡明娟.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2(04):157.
许敏玲.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 2017(07):23.
朱嫣.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07):47.
饶安美.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 学周刊, 2019(18):64.
刘敏.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 中华少年, 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