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玲(信阳市平桥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南 信阳46410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患儿发病期间常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厌食等,严重可导致呼吸困难、抽搐、神经功能损伤,对患儿生命健康和远期发育造成巨大危害。 该病与胆红素水平有直接关系,促进胆红素分解和排出可有效控制病情。以往常用苯巴比妥和蓝光疗法治疗,但苯巴比妥药效较慢,且蓝光治疗后存在一定不良反应[1]。 有研究认为益生菌对胆红素有较好控制作用,还可调节肠黏膜功能[2]。 因此,本研究探讨益生菌联合苯巴比妥及光疗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肠黏膜功能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80 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9 例;日龄3~25(13.52±2.55)天。 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4 例;日龄3~28(14.56±2.48)天。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2)排除标准:合并家族遗传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营养供给、低量吸氧、水电解质平衡、补液保暖等对症治疗。
1.3.1 对照组 在以上基础上口服苯巴比妥片(生产厂家:云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928)治疗,15~30mg/kg,2 次/天,早晚服用,连续服用3 天;采用间歇蓝光疗法:采用双面灯管亮光治疗箱(上海重逢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RGX-250),每管蓝光为20W,使用11 支荧光灯管,波长为4200~5000A,光照射值大于600μW/cm,治疗前,将患儿眼睛、肛门及会阴或裸露部位用黑布遮盖,待箱内温带至30℃时将患儿放入其中,将箱内湿度调整至55~65%,使用双面罩灯管间断性照射4 小时,休息1 小时,连续照射3 天。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70105),0.5g/次,3 次/天,连续服用3 天。
1.4 临床观察指标 (1)肠黏膜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天后抽两组空腹静脉血3ml,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内毒素(ET)水平。(2)胆红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天后抽两组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取血清后,采用胆红素氧化酶法测定胆红素水平。 (3)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皮肤粘膜红润,胆红素水平<90μmol/L;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效好转,胆红素水平<120μmol/L;无效:无明显症状改善。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以%和n 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s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肠黏膜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肠黏膜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天后,两组DAO、D-LA、ET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黏膜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肠黏膜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DAO(U/ml) D-LA(mg/ml) ET(U/ml)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t P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 P 7.35±0.81 7.38±0.79 0.168 0.867 3.71±0.39*4.41±0.55*6.566<0.001 14.29±2.04 14.33±2.02 0.088 0.930 8.02±1.09*10.22±1.68*6.948<0.001 0.64±0.09 0.68±0.10 1.880 0.064 0.41±0.04*0.54±0.07*10.198<0.001
2.2 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表2 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对照组38.487 37.959<0.001<0.001 t P 212.38±16.91 212.36±16.88 0.005 0.996 98.49±8.02 104.76±6.04 3.950<0.001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该病主要因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胆汁排泄异常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严重程度伴有厌食、呼吸困难、身躯抽搐等症状,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且该病易反复出现,对神经功能等造成损伤,及时发现治疗对患儿预后和发育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光疗,苯巴比妥是治疗黄疸常用药物,该药可抗癫痫、抗惊厥,还有具有镇定效果,可诱导肝酶促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排出效率增加,从而缓解患儿症状。 有研究指出,苯巴比妥还可修复肠道黏膜和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肠腔内有害菌体量,从而改善肠黏膜功能。间歇蓝光疗法具有强力穿透性,蓝光可透过皮肤以下3mm 组织,将胆红素分解,降低表皮间胆红素水平;同时,蓝光疗法采用二极管光源,加强电能与光能间转化率,且发热量较低,不会对患儿皮肤造成损伤。两种方式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率,从而缓解患儿症状,但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蓝光照射对患儿DNA 有影响且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蓝光治疗需间歇性使用[4,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DAO、D-LA、ET 水平、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分析原因在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成分包括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乳杆菌,可生成乙酸和乳酸,保持肠道pH 值在2.8~3.1 之间,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促使肠胃蠕动,提高胆红素排出率,从而降低肠肝循环,加强胆红素分解[6,7];同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慢性腹泻还有治疗效果,降低因代谢和排出率较高而产生的腹泻发生率,且药物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高,药效迅速。 三种治疗方式共用,可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缓解患儿症状,且降低药后不良反应,安全稳定[8~10]。
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苯巴比妥及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可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肠黏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