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氛围、就业形势等等大学生成长话题都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使得大學生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接迥而至。经研究实践表明,音乐活动能够很好的调节心理矛盾,疏导不良情绪带来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音乐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音乐治疗手段的优势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谈谈音乐治疗手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优势。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心理各个方面的活动都处于一种良好并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人格完好、认知正确、态度积极、情感合理适当等。大学生群体,被誉为“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作为当代最受关注之一的群体,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家庭、学业、情感、就业等等,这些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他们自残、退学、休学、校园暴力甚至是自杀等,大学生的成长已然不是个人的事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联合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织一张好网,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下成长,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压力剖析
(一)学业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的课程繁多,学生的绝大多数精力都集中放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上,为了分数、为了排名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技能以及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停留在课本之上,既片面又得不到升华,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变通解决,缺乏独立思考和实操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推动下,顺应新时代社会的人才需要,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显然现阶段的单一型人才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这就迫使大学生必须要在理论学习背景坚实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和锻炼,增加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高负荷的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二)家庭压力
原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人格形成与家庭有着不可分割、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家庭氛围、父母所受教育背景、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经济能力等等,这些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家庭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一个心理成熟且健康的大学生,他的家庭氛围定是融洽且和谐的,在民主、平等、开明、互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同理,在充满矛盾、谩骂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而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潜移默化的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不适感,有甚者会导致学生的某种心理缺陷、性格缺失。
(三)情感压力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是人的情感发展过程中最为丰富、也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无论是友情、亲情亦或是爱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或者不顺利,常常会引发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产生,这也是现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面临的咨询问题最严峻的一个版块,如果处理不得当,不及时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交往观,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社交障碍,不敢、不愿、不能与人交往,从而发展成为孤独心理。
(四)就业压力
在现代化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不断攀升,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每年都在大幅上涨,就业岗位远远不能解决毕业大军的实际需求,而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和门槛均有所提高,优中选优,导致大部分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顿。另一方面,有部分大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应聘岗位吹毛求疵,好高骛远,在薪资、工作环境、单位背景等方面都有诸多要求,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力水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长期待业的状态,使得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感受到了较强的挫败感,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和困惑。
二、音乐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重庆医科大学范尧老师编著的《音乐治疗 奏响健康的旋律》一书中指出,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音乐能够有效的疏导人体消极、负面的情绪,缓解这些不良情绪带来的不适,并激发调动自身积极、正面的情绪,不同的音乐对于缓解不良的情绪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匹及的效果。
(一)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音乐对心理压力的缓解有积极的影响,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开展丰富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转移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同的学校由于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既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体验活动中放松心情,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转移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经建立音乐治疗室,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师运用专业的音乐治疗手段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舒缓的咨询氛围,参与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使学生走出自我的忧郁圈,正确看待、处理自我压力,科学利用音乐的手段进行自我疏导。
(二)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社交从出生开始伴随着人的一生,在青春洋溢的大学校园里更是不可或缺。社交既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更能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但是许多大学生却未能正确处理好自我的人际关系,包括同学、师生、亲属等等,导致矛盾日益尖锐,从而演变成为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音乐是无国界的,更是无语言的,在音乐中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产生共鸣,音乐能够帮助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更能够使人放下戒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交流和互动。例如,两个完全不认识,却同样热爱周杰伦,当大学校园广播站播放着周杰伦的歌曲,不约而同的两个人哼唱着,他们能够成为朋友并且拥有共同话题的概率远远大于两个毫无交集的同学。音乐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更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社交能力。
(三)有效调节个体情绪
现代神经生理学家研究指出,音乐对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器作用于人的器官,所用乐曲的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达到排忧、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人体的各个器官相当于一个乐队,每个脏器对应一种乐器,它们有着不同的温度和振幅,这些乐器同时振动奏响,就是一台美妙的交响乐。当我们的视听系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刺激,就会引发我们身体不同器官、不同程度的共鸣变化,从而调节人体的情绪反应。
每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属性,有其独特的药效,大学生可以利用音乐的这种功能和属性,帮助自身抒发不良情绪带来的情绪郁结,排泄污浊情感,为不良情绪找到出口,从而唤醒体内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
三、音乐治疗手段的优势分析
音乐治疗是一种无副作用、无反弹且具有持续性的心理干预方法。许多的音乐治疗师、音乐治疗从业者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缓解考试焦虑、情绪低落、烦恼宣泄以及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如高天、崔晨、孙爱雪等等老师们,运用音乐治疗手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并进行治疗后期追踪,数据成果均显示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一)学科体系成熟,安全性高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前瞻性非常强的心理治疗学科,自194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學正式成为一门学科伊始,至今已有77年的发展史。中国的音乐治疗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4年,北京大学的张泊源等人发表了一篇《音乐的身心反应研究》的实验报告,这是中国第一次公开发表的音乐治疗科学研究报告,也就标志着我国“音乐治疗”以学科的身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自此,音乐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开始慢慢被熟知,其巨大的潜能和学科价值也渐渐被认可,无论是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亦或是临床实践,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在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论著文献都非常的丰富,例如:中央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的《音乐治疗学基础》、高天教授的《音乐治疗学导论》、美国temple大学教授布鲁西亚K Bruscia《定义音乐治疗》、王旭东的《中医养生康复学》等等专著都对音乐治疗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范尧的《音乐治疗 奏响健康的旋律》以及张刃的《音乐治疗》以及史密斯、佩蒂、梅晓菁的《音乐治疗》等等书籍都结合了临床的实际案例,对音乐治疗的方法、手段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不受场地、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
音乐治疗是什么?陈菁菁在其论文《音乐治疗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这样定义:音乐治疗是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主要分为接受式、即兴式、再创造式三种主要方法,无论是何种治疗方法,均是通过听、唱、奏、动四个基本要素,让被治疗者参与音乐活动以及声音刺激,让其放松心情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使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音乐治疗师通过为被治疗者创设情境,引导其集中注意力听音乐,达到音乐与情感情绪同步,产生共情促进内省,在音乐背景中刺激被治疗者的想象,设计音乐活动带动其参与,进行肢体肌肉放松,达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减压。这样的治疗手段,对于被治疗者的知识体系、受教育程度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不需要接受过专业的音乐知识训练,音乐可以帮助刺激改善大脑皮层功能,也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对场地而言,目前许多高校均已设立专门的音乐治疗室,购置专业的音乐治疗仪器,帮助进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治疗,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专业的音乐治疗室就不能进行音乐治疗。在普通音乐治疗中,对绝大部分大学生而言,他自认为安全和熟悉的环境更容易进行治疗。
(三)治疗手段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
音乐的根本属性就是其教化作用,且音乐本身就有减压、调节情绪的积极作用。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非常反感和抗拒常规的心理治疗手段,让其自尊心和荣辱感备受打击,在同学中“与众不同”,从而越发郁闷和焦虑,但是却无法拒绝音乐带来的愉悦体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与自己对应的情绪和情感,相对于传统的道德说教和言语引导,大学生更易于接受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情绪宣泄口,借助旋律或歌词,打开心扉向他人倾诉。音乐治疗不依赖于语言,不限制于能力,不取决于智力,这种只需要聆听、参与、互动,一边释放自己,一边体验乐趣,还可以提高审美的治疗方式,完全符合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音乐治疗相比较于其他临床心理治疗手段而言,由于其本身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无疑更受大学生欢迎。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而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利用音乐治疗手段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干预调节不稳定情绪等等,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树立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来自于家庭、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校也应重视起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丰富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在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视程度,科学的运用音乐治疗手段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培育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秀,音乐疗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方[J],大理学院学报,2007(7):66-68.
[2]王卉,音乐治疗学在高校音乐专业中开设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8(22):135-136.
[3]汪艳玲,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价值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4.
[4]娄鹏宇,任瑞,李敏,王佳彤,王琳,蒋云,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19):203.
[5]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3).
[6]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第二版).
广西医科大学 梁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