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生生命美育的经典作品的创造性阅读

2021-03-12 05:22黄铮黄斌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2期

黄铮 黄斌

摘要:拟站在生命美育的高度对《长歌行》的主题意蕴进行创造性解读,发现其中包含着“向上”与“行乐”这看似矛盾却又统一于人生苦短这一终极性悲剧的丰富意涵。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塑造自由人格,涵养深情,实现诗意生活。

关键词:《长歌行》;生命美育;创造性阅读

通过文学艺术与生命修养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文化成与心性化育,这是中华人文精神所独具的生命美育品格。在中学阶段,语文课最具人文性,承载着生命美育的重任——教会中学生认识生命美感的形态,进而优化与美化自我的生命。对此,一般教师的做法是以经典诗文来教诲学生。例如,教师常援引《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惜的是,由于生命美感体验的缺失,阻隔了经典作品与学生生命个体的汇通,往往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拟以《长歌行》为例探讨借助经典诗文的创造性阅读来实现中学生生命美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从生命美育的高度对《长歌行》进行创造性解读

《长歌行》出自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全诗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师常用“学习”与“向上”来置换“努力”与“伤悲”,这种解读虽有主观上的善意,却缩小了“努力”的丰富内涵,客观上损害了学生个人审美体验的生成,使之沦为教师“咀嚼”之后“喂给”学生的人生道理,难以打动学生。因而,在得出“学习”与“向上”这一大道理”(即“成说”)之前,还需要借助“破说”的方式,撬开经典坚硬的躯壳,寻找其更为丰富的意义。

关于《长歌行》一诗,《乐府解题》认为其:“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在《古诗十九首》中也有大量“努力为乐”的表达,具体如下: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今日良宴会》)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娛乐,聊厚不为薄……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青青陵上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

《今日良宴会》求的是功名腾达,《回车驾言迈》说的是荣名立身,《驱车上东门》强调的是吃仙药、饮美酒、穿华服,《青青陵上柏》表达的是娱心不迫,《生年不满百》揭示的是及时行乐。这种表达的反复出现与魏晋时期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魏晋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丛生,人寿不长。面对黑暗的政治、无常的命运、短暂的生命,怎样才能活出一个“人”所应有的价值?这个根本性的困惑促进了“人”的觉醒与“美”的自觉。因而,在一个令人悲哀的动乱时代却形成了让人赞叹的人性解放与审美自觉的思潮。

除《古诗十九首》外,在《世说新语》中王子猷有雪夜访戴的自然随性之举,恒温北伐路上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真情泣涕,刘伶有纵酒放达的名士风范。对此,鲁迅用“魏晋风度”对其进行概括。

《长歌行》的“少壮努力”、《古诗十九首》的“努力为乐”、《世说新语》的“魏晋风度”,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生命美感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在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中达到了美的巅峰,对后世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影响。学生理解了这一点,自然也就能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何会蕴含着“努力为乐”的含义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此宝贵,谁都难免一死。在《古诗十九首》中,“速老”“盛衰”“如寄”等词语形象地揭示了“人生苦短”这个令人绝望的大悲剧。《长歌行》中的“青葵”“朝露”“百川”等意象也蕴含了这层意蕴,因而作者说“行乐”要“及时”。那么,什么样的“乐”才配得上这短暂而宝贵的生命呢?像魏晋士人那样吃药喝酒吗?魏晋士人之所以如此,是以自我本性来反抗黑暗的政治与虚伪的礼法,其中蕴含着深深的哀痛与决绝的勇敢。如果我们只看到其言行的表面,就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生命的“至乐”。同样,如果我们以为勤奋刻苦获得高分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也是只看到了表象而已,因为这样的“学”只不过是“为稻粱谋”的工具,与学生的人生旨趣毫无关联。如此一来,学生便不能理解孔子将“朝闻道,夕死可也”作为“学”的至高原则是多么的勇敢,自然也就不会有孔子那种“韦编三绝”式的持久学习之力。理解了这一点,学生自然也就能明白同时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与“努力为乐”来解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但不矛盾,而且还能辩证地提炼出更深层的意蕴,即以勇敢追求生命至乐的方式来反抗人生苦短的终极悲哀,最终实现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

人生“至乐”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及时行“乐”才不后悔?生命“至上”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样的“上”才值得我们的心“天天”向往之?对此,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理解,完全拥有自主选择人生目标与践行人生道路的权利,但我们必须明白:在人生“老大”的终点,会有一位叫作“伤悲”的判官对我们的生命作出价值上的评判。因而,当选择权交还给我们自己时,“少壮”时应如何“努力”才能确保“老大”后不“悲伤”?这是《长歌行》向我们的生命提出的拷问,也是该诗最具美育功能的意蕴所在。

二、从生命美育的高度对经典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

南宋普济禅师在《五灯会元》中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修歇处,依前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段话在“成——破——立(合)”中揭示了一种既螺旋上升又辩证统一的领悟生命的方法。前文对《长歌行》的解读正是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以下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这一方法运用于经典作品解读时需注意的事项。

就正面而言,要敢于破。不破不立,先破而后才能立。经典作品因为陈陈相因的解读,形成了一些看似很有哲理但很难产生激励实效的俗见成说。不打破这些俗见成说,就很难实现创造性阅读。当然,在“破”的时候,要以生命关怀为旨归,以审美教育为目标。《长歌行》正是紧扣“人生苦短”这一根本性的情感体验,引出“及时行”人生“至乐”的美育目的。另外,要敢于相信学生,将实现生命价值的选择权大胆地还给学生,甚至不惮于将生命的负情绪(比如死亡、残缺、伤害等)展现出来。因为“不知死,焉知生”,只有透过裂缝才能更好地看到光,才能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这才是最彻底、最成功的生命美育。

就反面而言,打破俗见成说时,要深入地领悟中华美学精神与人文精髓,不偏离文學与艺术的史实,遵循科学合理的学术分析方法,紧扣文本展开细致的解读,不可过度阐释或胡乱联系生发,否则就会误人子弟。尤其是在进行第二层“破”的时候,要有充分地论证;在进行第三层“立”的时候,要与第一层的“成”圆满地“合”起来。换言之,“立”的实现与“合”的圆成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

三、以生命美育解读经典作品的涵育效用

生命美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从生命美育的角度对经典作品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是为了唤起学生对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与美的价值,其涵育效用有三:

其一,自由人格的塑造。李泽厚指出:“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标志着“人”的觉醒。人拥有了这种觉醒,才能涤荡尘虑,超越世俗,率真地遵从生命本真的体悟,寻找到自我人生的“至乐”并笃行之,绽放出个性的光辉。

其二,执着深情的涵养。宗白华认为:“‘魏晋风度本质上是魏晋士人‘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这种深情是‘人从存在的层面认清了无可逃脱的大苦难与大悲剧之后,以大热爱的方式达成的大和解。”拥有了这种执着深情,自然能从“晞”“黄”“衰”“归”这些日常现象中看到生命的影子,体会到这些平常细节揭示的生命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激发出“少壮努力”的无穷力量。学生理解了这种执着深情,自然能真切地领悟到《长歌行》中的“努力”与“伤悲”涵育的是一种一往情深的文化生命。

其三,诗意生活的达成。王阳明借“山中观花”之喻指出审美体验是物我交融在当下“活泼泼的呈现”。对经典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便是在每一个美感生成的澄明时刻,以感性体悟的方式而非理性哲学思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之于我们生命个体的意义与价值。当我们对经典进行创造性阅读时,便是深刻的人生道理与感性的生命体验相遇之时,是诗化生命获得显现,诗意生活正在达成之时。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美的历程[M]. 北京:三联书店,2009.

[2]宗白华. 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19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宁师范大学教改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意写作》生命美育的研究与实践”(2018JGX046);南宁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改课题“创意写作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研究”(SYJYGG201701);广西高等教育教改课题“基于PBL+TBL模式的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2018JGA22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铮(1978— ),女,广西省南宁师范大学讲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