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手工砖《荷》的创作历程

2021-03-12 05:07董成瑶
西部皮革 2021年4期
关键词:瓷板窑内坯体

董成瑶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陶瓷材料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材料之一,陶器的出现也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用具,也可用作建筑,以此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随着我们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陶瓷也从实用性慢慢向审美性发展。同时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环境和公共艺术的发展,陶瓷艺术也正在成为许多艺术工作者表达思想的传播媒介。陶瓷手工砖作为陶瓷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也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艺术化,艺术更加生活化。与机制砖相比,手工砖的最大特点就是外形多样,颜色绚丽,具有不可复制性,甚至可以说每一块手工砖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品。

书籍中所记载有关于陶瓷手工砖的资料少之又少,大多数书籍对于陶瓷的记录还是从器皿角度出发的。一天我在翻阅田自秉老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时,六朝时期的画象砖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来表现各种形象,有圣贤高士,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内容十分丰富,已经相当具有现实生活气息,并多呈现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其中画有荷花的一块画象砖让我印象深刻,但由于当时在生产上有着相当大的难度,没有高度的工艺水平,所以画象砖上只有部分画面上填有颜色,图案也相对简单。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象征着坚贞,纯洁,信仰,所以我决定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结合陶瓷材料,丰富它的图案和颜色,制作一块以传统荷花为主题的具有现代感的陶瓷手工砖。

创作的第一步是画草稿,最初的构想我定的是25厘米乘25厘米的正方形,构图是画面正中央一朵荷花,周围以大片的荷叶作为衬托。后来不断研究效果图发现画面构图形式过于大众化,并且尺寸不够大,画面效果并不出彩。于是我推翻最初的构想,反复画了几版草稿。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去看了几次艺术瓷砖的展会,最后研究发现边长在50厘米左右的陶瓷手工砖在空间中的表现力是最好的,会相比之前的尺寸更加符合我们的视觉需求,画面内容也会更加丰富,所以最后我把手工砖的尺寸改为了52厘米乘52厘米的正方形。草稿我把最初的一朵荷花在中央的构图改为有4朵荷花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画面。我用荷花和荷叶填满整个画面,放弃留白,选择了这种比较夸张大胆的方式,让自己的画面焦点不要聚焦一处,使整个画面更具有生命力和张力。

在把握后大体的布局结构后,要把自己草稿上的构图变成实际的作品。这个阶段相比画草稿会更加困难,因为要考虑其坯体,釉料,烧制等一系列工艺,操作方面的问题。首先我的想法是是用高温颜色釉料来表现手工砖的色彩,利用陶瓷手工砖的独特性和颜色釉的变幻多端,可以让手工砖既有陶土的质感又有颜色变化的层次感。但这同样也为制作瓷板环节增加了难度,采用的瓷板需要在123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同时不会出现变形,开裂,翘边这些问题。一般市面上卖的瓷板很少有可以承受123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而且没有我所需要的尺寸,所以我需要自己来制作手工砖的素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以及咨询了淄博这边当地的几位师傅,了解到传统制作瓷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滚压成型法,二是高压注浆法。受到现有条件的制约,我选择了高压注浆的方法。我先把需要瓷板的规格成型好模具(陶瓷存在收缩率问题,所以在制作模具时,模具需要比预设作品尺寸大出10%-17%)然后制作泥浆。在制作泥浆时我采取泥料比例是大球泥35-45%、高岭土25-30%、钾长石10-25%以及石英10-25%的泥料制成,在此基础上我加了一些硅酸盐(滑石),以此来增强瓷板的密度和强度,之后通过高压注浆将泥浆注入模具内成型。最后待模具内泥坯干燥4-5小时之后准备脱模取坯。

得到脱模的泥坯后,进入烧制的环节。烧制是作品非常关键的环节,素烧的方式我选择的是电窑烧制,这是比较普遍安全的方法,也是大多数陶艺工作者所采用的烧制方式。烧制之前首先要对窑内进行检查,清除窑内异物,检查窑周边是否有易燃物,保证烧窑的安全性,卫生性。之后进行装窑,把晾干的泥板放到合适大的棚板上。最后按照设定好的烧成曲线进行烧制,我把烧成曲线分为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控制在100摄氏度,烧制时间为150分钟;第二阶段控制在300摄氏度,烧制时间为200分钟(烧制到300摄氏度时代表排湿阶段结束,这时需锁紧窑门盖好排气孔);第三阶段控制在500摄氏度,烧制时间为100分钟;第四阶段控制在800摄氏度,烧制时间为100分钟;第五阶段控制在900摄氏度,烧制时间为100分钟;最后保温阶段为20分钟。电窑烧制相对比较简单,注意在烧制开始时(第一阶段)和将要结束时(第五阶段)控制升温速度一分钟不要超过一摄氏度,其余阶段可以相对可以快一些。烧制结束后等待自然冷却,炉内温度降至100摄氏度时,才可以打开窑门。根据天气情况,大约在一个小时后佩戴高温手套取出素烧作品。这次烧制比较顺利,瓷板并没有出现问题。

有了素烧后的瓷板,瓷板在硬度上大大加强,为之后的施釉工作做好了基础。颜色釉绘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颜色釉直接在素坯上绘画;另一种是颜色釉结合陶瓷的绘画材料在素坯上绘画。在给瓷板真正上釉之前我做了大量的试片,经过对比发现,直接用颜色釉绘画,色彩更加绚丽柔和,画面的色相和层次会更加丰富。所以我选择了乌金做为底釉,结合面釉这样层次变化丰富,面釉选择了铜绿釉,果绿釉,白花釉。整体画面基本由绿色和白色为主体,少量橘红色作为点缀,来达到冷暖色调的平衡。

给瓷板上釉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清洁好坯体,如果坯体上存在浮沉、蜡、油渍就会出现缩釉,滚釉的现象。清洁好坯体之后,就可以开始上釉了,为了以保证底釉可以厚薄均匀,可以让面釉达到更好的效果,乌金底釉我选择了喷釉的方式施釉。喷釉的时候要选择在通风橱里,戴好口罩眼镜,让作品达到好的效果的同时也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喷好底釉之后,我用铅笔在底釉上勾勒出设计好的草稿。然后根据之前试片选好的颜色,用毛笔将颜色釉用点,涂的施釉方式在勾勒好的草图上进行重叠覆盖,这样和施釉方式在烧制过程中可以利用釉料的流动性让釉面产生丰富的韵律感。这样手工砖的画面呈现出的效果会更有冲击感,更能抓人眼球。上好釉色之后,就可以把作品装窑了,釉烧装窑需比素烧时要更加谨慎。釉烧装窑时,棚板上要提前撒好氧化铝粉,坯体与棚板接触的地方要确定没有釉料,否则出窑时会造成坯体与棚板的粘连,很难取下。

最后就到作品最关键的一步釉烧了,釉烧我选择了气窑(氧化)的烧制方式,虽说气窑烧制过程会相对复杂,但釉面的质感和流动性会比电窑表现的好一些,可以为作品画面增强灵动性。这次我的作品釉烧温度需达到1230摄氏度,时间大概需要12个小时,根据火焰的颜色来控制气压升温,当然不同的坯体升温情况是不同的。烧制之前首先确定水温(60摄氏度)达到要求,然后检查开关,压力表都是否正常,需在窑内不同位置放置测温锥,气窑窑内温度和表上温度往往会存在误差,测温锥会更加准确。在确定这些都没有问题之后开始点火,点火时开始时都是对角点,点燃两根气枪即可,不需要全部点燃。第一阶段看到火焰上半部分呈黄色,下半部分为蓝色时,气压控制0.002,这时需要半开窑门透水汽,烟囱闸板打开;第二阶段开始关闭窑门,点燃一半的火枪,让温度稳步上升至450摄氏度,气压0.002,烟囱闸板半开;第三阶段点燃窑内所有的枪,火焰调至蓝色烟囱闸板开三分之一,气压0.015,此过程将升温至900摄氏度;第四阶段烧制至1100摄氏度;第五阶段为1100摄氏度到1230摄氏度的关键氧化温度,升温速度需减慢,充分燃烧泥内杂质,可以适当调小气压打开烟囱闸板降低升温速度,控制在1分钟1摄氏度;最后阶段温度达到1230摄氏度时需保温20分钟,灭掉气枪烧制结束。烧制结束后等待窑内温度自然冷却,温度降至100摄氏度以下,打开窑门,再等待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就可以取出作品了。

在等待作品出窑的过程中我是十分紧张的,忐忑中打开窑门,看到自己作品的那一刻,松了一口气,自己来看还是相对满意的。起码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没有出现脱釉,缩釉,滚釉等一些釉烧中的问题。看到自己的概念变成实际的作品时,喜悦的心情让我完全忘记了制作时的困难、沮丧,同时我也相信不止是我,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在看到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时都会忘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辛苦。2020年7月份,我将作品《荷》投到了“佛山杯”第二届国际陶瓷艺术手工砖设计大赛,很荣幸得到了大赛评委的认可,获得了“装饰创意奖”并被佛山市博物馆收藏。当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博物馆展出,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陶瓷手工砖的魅力,这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做下去的信念。

砖从最早的未烧制的土坯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有了更加坚固的青砖,红砖,到现在的陶瓷手工砖,它的应用愈加广泛,不论是在在公共环境,还是在当代建筑室内环境它都可以展现当代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所以身为当代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有幸可以将自己的陶瓷艺术专业和手工砖相结合,为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提供一些精神上的审美需求和视觉上的满足是十分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瓷板窑内坯体
孙兆宝瓷板釉下彩绘作品
《前程万里鸿运照》瓷板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回转窑密封装置的优化改进
粉彩瓷板四条屏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李祥东作品精选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