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张裕”的品牌之路

2021-03-11 03:05
企业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张裕白兰地红酒

A 股曾经有一个“酒王”,叫做“张裕”。2001 年,它顶着“亚洲第一红酒股”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市值曾经大过半个茅台。如今茅台市值突破2 万亿,张裕的市值却只剩不到250 亿。时间的玫瑰,为什么没有伴随张裕绽放?

历史洪流中的张裕

张裕初创自1892 年,取姓于创始人张振勋(字弼士)。作为中国近代最成功的红顶商人之一,张裕是他一生流传最为深远的注脚。

张振勋来自广东,17 岁逃荒到东南亚,秉性聪慧的张振勋来到米行打工,老板颇为赏识,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有着独到思维的张振勋,随后依托家族的生意,开了一家酒行。与米行不同,来酒行的人大多都有点头脸。通过这间小酒行,他快速完成了人脉积累,因此结识了后来的荷兰总督。通过几年的运作,嗅觉敏锐的张振勋,发现了特殊历史背景条件下发财的要诀。

殖民者不远万里到远东做生意,由于人数有限、文化不通,在处理殖民地庞大的事务时,自然力不从心。因此,殖民者与当地人会产生许多嫌隙,需要更多的中间群体去“润滑”。在旧中国,这群人叫“买办”。而在东南亚殖民地,他们还会承担征税、区域管理,以及管理种植业、矿业等众多的殖民经济产业。张振勋完美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借助积累的人脉,张振勋以税务承包为核心,在种植园等业务上投入巨资,从此财源广进。随着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张振勋继续向药品、金融、制造业、房地产、航运等行业进军。到1890 年,张振勋的产业已经遍布东南亚,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人首富,巅峰时期资产达到8000 万两白银。而同期清廷财政收入不过7000 万两。《纽约时报》曾为他发特稿,称其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很快,大清也发现了这位华人巨商。时任新加坡领事的黄遵宪,邀请张振勋担任大清任槟榔屿的副领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凡是华人大多有儒家理想和家国情怀。看到国家危亡,张振勋表示义不容辞。张振勋初入清廷,曾在奏折中要求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直言“(外)国无币可拨、官无款可筹、民更无力之可顾,能筹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直戳清廷的痛处。早已没牌可打的清朝,将张振勋供了起来。很快,张振勋成为了当时最有势力的红顶商人之一。

张裕,则是张振勋惦记了二十年的项目。1871 年,张振勋从殖民者口中得知,烟台气候宜人,本地产的葡萄酿酒极好,于是暗自记在心中。1891 年,他一到烟台便上奏慈禧太后:仿造葡萄酒,既“岁可省米麦之属”,又能通过出口“取回外洋之利”。1892 年“张裕”诞生,是当时破天荒的大事。公司营业准照,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批;厂名,由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亲题;“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很快张裕成长为亚洲最顶级的酒庄。1912 年,孙中山前往烟台短暂停留,不但特别称赞张振勋“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伟业,可谓中国制造业之进步”,还为张裕题词“品重醴泉”。

跨越百年的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后,张裕成为烟台市的地方国企,重点为全国各地招待外宾的酒店供应红酒。但由于管理僵化,即便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张裕在品牌宣传、产品打造等方面失去了进取心和竞争力。1989 年,张裕仅一年的亏损就达400 万。当时烟台市领导急得直骂,“手捧金饭碗,难道还能饿死不成”。要扶大厦于将倾,市领导想起了一个人——孙利强。此人曾在烟台福山县当过县委副书记,办事有口皆碑、风风火火。随后,又接管过烟台的发酵厂、味精厂,企业管理经验丰富。于是,孙利强走马上任。这个决定,拯救了张裕。

当年,公司6 条生产线,4 条处于停产状态,四分之一的员工没有活干。孙利强没有选择“头痛医头”的方式,而是重新梳理张裕的企业逻辑,用近乎“推倒重来”的方式重塑张裕。在内部,孙利强推行“市场承包责任制”,火箭引进、提拔了一批新人。像现任董事长周洪江当时刚研究生毕业,孙利强直接将他提拔为进出口部副总经理,几年后,又将他推上销售总负责人的位置。与此同时,孙利强通过引进海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重建张裕的核心实力。

经销商同样经历了一轮大洗牌。张裕曾经的“大代理制”,导致市场宣传策略难以有效执行,毛利大量流失。孙利强直接抛弃了原有体系,从头构建三级代理制度,在各个地、市、县都设立经销处,夺回了公司对市场的主导权。同时,张裕重新梳理了品牌,重点打造解百纳等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大单品,并提出中档产品“全面占领”、高档产品“重点突破”的策略,成为影响张裕近二十年发展的“基本方针”。这一时期,连张裕的设计审美,也开始朝着更贴近欧洲酒庄的经典风格转变。“百年张裕”的品牌口号,开始为国人所熟知。穿着西式礼服的外国品酒师、品着张裕红酒的广告片,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孙利强可谓再造了一个张裕。直到今天,尽管张裕仍有创新,但依然基于孙利强时代的认知框架。无论是从产品定位、资本引进、渠道体系,孙利强几乎是从无到有重建了一个体系。

百年前,张振勋从商到政;百年后,孙利强从政到商。两个跨越百年的企业家,一同交集在张裕这个民族品牌上,堪称殊途同归。从此,张裕在国内市场甩开所有竞争对手,成为“红酒茅台”。

倒车的20年

过去20 年是中国白酒的黄金时代,缔造了令人瞩目的商业与资本神话。但对国产葡萄酒而言,它却是不堪回首的“失去”甚至“倒车”的20年。在这20年,进口红酒满天飞、国内玩家集中倒闭、市场培育进程缓慢。至始至终,没有涌现出像茅台、五粮液式的头部企业,取而代之的,是不计其数的进口酒倒爷。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 年国内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155 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45.09 亿,实现利润10.58亿。而张裕一家的利润是11.3亿。其他154 家企业加起来的利润是亏的,亏损已成为国内葡萄酒企业的常态。张裕的表现虽然不尽人意,但已经是行业明星了。

表面上看,国产葡萄酒的落寞源自两大标志性事件——“三公消费改革”与“洋红酒零关税政策”。以张裕为例,反映在其业务增速表上,便是两个“大坑”。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以茅台为例,尽管三公消费依然冲击了业务增长,但无论是增速还是总量,现在的茅台都是“轻舟已过万重山”。2019 年,茅台的营收已经是“三公改革”前(2011 年)的4.8 倍,利润则达到了4.7倍。反观张裕,业务量和利润仅分别恢复到了2011年的85%和60%。在国产红酒雪崩的2017-2018 年,进口红酒的增长同样开始放缓。到2019 年,受经济放缓和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进口与国产红酒更呈现出“双下降”的态势,预期中未来全球第一大葡萄酒消费市场的盛况迟迟没有到来。

国产葡萄酒看似是事件触发的行业萎靡,但根本上是整个品类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在于:过去10年,葡萄酒行业没有培育出足够庞大且稳定的消费群体。2020 年初,张裕董事长周洪江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以国产和进口规模四六开来估算,我国葡萄酒的行业规模大约在300 亿左右。总经理孙健也表示,中国葡萄酒在社交和家庭两个消费场景的分配上极不均衡,消费比例大约为9:1。换言之,红酒真正基石性的家庭消费板块,只有30-40 亿的业务规模。中国葡萄酒行业耕耘近30 年的“红酒=健康生活”,却只换来了如此小的市场回报,不能不让人唏嘘。这也解释了,为何三公消费限制对红酒的影响远大于白酒。除了需求萎缩外,近十年来,从业者也见证了行业秩序的重新洗牌。

目前,中国有155 家规模以上葡萄酒厂商,却有8000 余家葡萄酒进口商。随着中国对新西兰、格鲁吉亚、澳大利亚等国葡萄酒实施零关税,大量百元以下低价进口红酒涌进市场,这对靠性价比续命的本土企业而言,近乎是屠杀。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对红酒的认知、品鉴,也缺乏最基本的辨别能力。茅台、五粮液等头部白酒厂商,用了数十年时间教育用户“什么是好酒”。但在葡萄酒市场,不管是张裕、奔富还是拉菲,都没有能力去担当教育市场、发展品类的责任。这最终导致白酒与红酒的行业差距越拉越大。而作为牌面最好的国产厂商,张裕的品牌策略,并不能给人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

首先,张裕品牌体系太复杂,品牌之间的定位不清晰,导致消费者对张裕本身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周洪江也曾坦然承认,张裕100 多年,品牌多的时候有1000 多个单品。“大家觉得越多越好,但多了确实不行。”在宣传方式上,张裕也曾过度的将品牌与西方的生活方式绑定。例如,一位名叫Leigh Causby的品酒大师,曾长期出现在张裕的外包装和宣传广告中。但笔者尝试在“外网”搜索相关信息时,甚至在维基百科中,都找不到同名的相关资料。倒是有人在百度知道上问:张裕葡萄酒包装上的老外是谁啊?

改革开放早期,张裕一定程度上希望利用人们对西方生活的向往,来达成更好的营销效果。但客观上,这种营销方式,在消费者心智中内化成了西式产品的优势,变相为进口酒做足了嫁衣。随着进口红酒的大量进入,国产红酒在部分消费者心中,便沦为了“假洋鬼子”。反而像奔富、轩尼诗、人头马等海外品牌,积极聘请国内当红明星代言,竭尽所能拉近与本地消费者的关系。

突围

国潮、新国货等成为消费热点,百年张裕,也在尝试用新的思路不断巩固品牌地位。至于如何打好这手牌,张裕也给出了新的答案。

一是在葡萄酒主战场,捍卫和提升品牌地位。“(除白兰地)零售价100 元以下的产品,就把张裕品牌拿掉。”周洪江曾在访谈中表示:“如果冠上张裕的品牌,这个产品后面卖的越多,占的量越大,可能我们张裕的品牌就越往下走。”为了这个策略,张裕做出了更加激进的渠道调整——从去年三季度起,“解百纳”正式执行配额制。这是茅台等白酒头部企业常用的市场控制策略。飞天茅台做配额,根本上源于其强势的产品市场地位,再通过配额制作为辅助,二者最终达到一个正向循环。但在葡萄酒领域,由于缺少强势的品牌属性,因此鲜有厂商使用。“解百纳”的地位自然不如飞天,但是张裕决意打造一个正向循环,这自然是需要勇气的。

二是在主阵地之外,张裕将以“白兰地”展开侧翼突围。在全球范围来看,葡萄酒与烈性酒的占比可达1:1。但在中国,这个比例为1:7。中国人喝掉了全球近40%的烈性酒,但只消费了7%的葡萄酒。消费者的口味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尤其对于高度酒人群而言。因此,无论是张裕还是富邑(奔富母公司),都选择在烈性酒白兰地这一品类上加大投入,以适应中国的市场环境。

目前,张裕白兰地在国内稳居市占率第一,但去年占葡萄酒业务的比重仅有26%。张裕的目标,是希望在近几年内达到60%。白兰地与白酒类似,没有最佳赏味期,存放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茅台、五粮液等,正是由于其货币价值和收藏属性,受到了藏酒爱好者的热捧。2020 年10 月,张裕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场“白兰地老酒回购”行动。一瓶1914 年的张裕白兰地,可以直接兑换价值113.2 万元的可雅XO 白兰地。张裕希望通过学习高端白酒市场的打法,提升人们对白兰地的市场想象力。一边全力打造XO 高端品牌可雅,另一边张裕金奖白兰地加大了下沉分销力度。2019 年,张裕四大板块中,白兰地成为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业务线。此外,受疫情影响,张裕在线上新兴渠道也展开持续投入。比如,与腾讯合作推广“百万人代言人计划”,在经销商中推广“智慧零售商城”,以快速提高在新渠道的存在感。虽然张裕线上销售占比仅为5%,拓展空间巨大,但能否有效提振业绩,还有待观察。

猜你喜欢
张裕白兰地红酒
编号“1914”和中国白兰地往事
国产白兰地能否“突围”
张裕解百纳:进入第九代,迈向全球化
红酒中毒案
“葡萄酒巨头”十年间不进反退 张裕市值已被茅台甩开8000亿
买红酒
张裕发力白兰地多元化布局
2015年最酷红酒标签
义犬白兰地
交流从与口唇相亲的那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