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021-03-11 13:09宗雪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美术教育小学生

宗雪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要考虑小学生都喜欢游戏、喜欢模仿的特点,制定出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美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育;个性发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6-0136-02

How to Promote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Art

Education

(Xuanling Primary School of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ZONG Xue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art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consider not only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but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ho like games and imitating, and formulate scientific, effective and targete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art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t educati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eaching strategies

一、美術教育个性化教学的意义

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能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主动学习,为小学生提供自主操作、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从而让小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这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遵循因材施教跟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能让知识的呈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贴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让教学过程更加有趣,让教学内容更加新颖。个性化教学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现自己的能力及天赋,帮助学生更快、更优秀地成长。最后,小学生在参与美术个性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经历冲破阻碍、克服困难再到获得感悟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能够体验到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学生的抗压能力跟心理素质也能得到有效锻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跟正确的价值观。

二、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要循序渐进

想要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在美术教育的熏陶下健康发展,就必须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个体的特点跟美术教学活动的特点,了解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找准双方融合的切入点。想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经过教师长时间的努力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地研究、试验跟反馈。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认知能力、个性思维都会有所差异,而且他们的认知能力跟个性思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所以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的内容、形式也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充满差异性跟多元性,这样才贴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满足不同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生活化原则

艺术源自生活,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遵循生活化原则,可以将美术内容变得更具生活气息,更加贴近现实,这既能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难度,又能让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跟熟悉感,从而提高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意愿跟探究兴趣。例如,当教师要求学生画一只小狗时,学生可能会因为狗的类型跟姿态过多而缺乏方向,导致画得不够具体,不够形象。对此,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跟图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类型的狗,激发小学生喜爱宠物的天性。然后要求小学生模仿狗狗的性格跟姿态,谁模仿得最像就给予谁一定的奖励,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小学生经过亲身模拟后,也会对狗狗的神态、性格、特点有更深的了解,接着只需要再融入自己的想象,就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画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

(三)正面教育原则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但他们又非常喜欢模仿成人,尝试新奇的事物,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积极引导小学生模仿、学习、尝试一些积极正面的事物。多通过语言赞美、表情赞美跟物质激励的方式激励小学生,使其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鼓励小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尝试,这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三、小学生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明目标——传递美术精神,重“过程”而非“结果”

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跟家长首先要明白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将小学生培养成美术专家或者艺术大师,而是让小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健全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跟艺术素养,领悟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坚持精神等。因此,小学生美术教育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关注小学生最终的作品跟美术能力。对小学生来说,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方式将其培养成优秀的美术专家暂时还操之过急,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必须明白这一点,在选择美术内容跟美术课程教学形式时,要尽量选择一些有助于小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的内容,而不是选择一些针对性强、难度较高、能够锻炼小学生画画技巧的知识内容。

(二)择内容——内容要具有多元性,关注小学生的参与性

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多元丰富的,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不至于让小学生产生倦怠感。对此,美术教育活动同样也应该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其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应该包括一些小组合作活动、个人探究活动、课堂游戏活动跟课外游戏活动等。教师应该立足于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细致分析美术教材内容跟课程计划,确定一些能够用来大做文章,开展活动的素材内容,教学活动类型、开展时间,梳理出美术课程教材跟教学活动的契合点。如此就能让整个美术教学变得更加有计划性,进而让美术教学更具趣味性,更能吸引小学生参与。在找准教学活动跟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后,接着就需要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让美术知识能够很好地渗透于整个活动中。对此,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師应该尊重和采纳小学生的意见,赋予小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环节的机会。在小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指导,在恰当的时间点讲解美术知识,细致地解释一些美术教学中的专业术语跟抽象概念,让学生能够依靠美术知识更好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而获得积极的感悟。

(三)趣实施——合理运用支持手段,深入观察,有效指导

在开展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小学生的学习状态、神情,了解小学生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帮助小学生走出困境,让小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因此,教师要注意跟小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教师要通过良好的示范调动学生的感知,让学生用耳倾听、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心体验,全方位、多方面地体验美术,感悟艺术,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总之,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绝不是简单地确定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类型、时长跟进程,而是要在小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观察他们的行为,调动他们的感知,激发他们的兴趣,解决他们的困惑,通过不同的手段深入指导小学生,让他们掌握消化艺术知识,参与美术活动,升华自我感悟的能力。最后在对小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关注一些特立独行、想法天马行空的作品,立足孩子的角度赏析作品,走进小学生的内心。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生美术教育个性化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生活性原则跟正面教育原则,确保教学活动的形式贴近生活,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小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中探索,在妙趣横生的情境中想象创造,在鼓励与肯定中体验成功,为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明,恽跃荣.小学生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4).

(责任编辑  王小飞)

3246500338289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美术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