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实践分析

2021-03-10 08:52韩斯芮
课外语文·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群文教学方式初中语文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而“1+X”教学群文组合正是有效有段之一。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语文“1+X”教学群文组合探索特点出发,从实现教材互补完善知识体系、进行对比阅读深化教材层次、教学方式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开展教材归纳促进系统教学四个方面进行“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在初中语文中具体实践方法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部编版教材;“1+X”教学;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055-02

【本文著录格式】韩斯芮.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实践分析[J].课外语文,2021,20(04):55-56.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及学习效率提升是保障其语文能力的基础,随着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演变,“1+X”教学方式逐渐引起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运用“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拓展学生阅读面,加深其对教材课文的理解,从阅读延伸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于“1+X”教学形式的研究,以此不断提高初中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的重要性

在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1+X”的教学方法指讲述一篇课文,运用若干篇泛读或课外阅读进行辅助学习,让学生自行阅读,增加阅读量,以此改变以往精读精讲且处处指向写作的教学传统模式。

在“1+X”教学群文组合中,以部编版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作为“1”,“X”是以课文主旨为线索,展开群文阅读。在“1+X”教学方式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教材知识与阅读知识组合起来,进行提取与整合,形成较系统的教材课文理解,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方式,形成发散式思维,从而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运用“1+X”将单篇部编版语文课文阅读与群文阅读组合起来,得到一组系统性群文,在教学中可运用群文加深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并可促使学生多角度进行教材解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通过“1+X”教学群文组合能够不断扩大学生阅读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群文阅读习惯,同时“1+X”教学群文组合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可通过群文组合的实行使语文教材学习落到实处,起到实践性作用,将学习自主性交给学生,使学生从传统枯燥的语文教学中得以解放。

二、“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在初中语文中的实践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应用中,可从实现教材互补完善“1+X”群文体系、进行对比阅读深化教材层次、教学方式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开展教材归纳促进系统学习四个角度进行“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实践。

(一)实现教材互补,完善“1+X”群文体系

在“1+X”群文教学组合中,应立足于教材课文,选择适合的群文阅读,为进一步完善“1+X”群文体系,加深学生教材理解,丰富学生阅读知识,可适当选择互补性文本进行阅读,由教材课文向外扩散,由一篇课文带动多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外阅读,以互补的形式促进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从而进行连贯性阅读,为语文课程中阅读理解、写作等板块的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运用日常故事描写的方式展现人物性格及品质;《纪念白求恩》中运用对比及夹叙夹议的手法表现人物特点;《邓稼先》中運用假设与对话的形式描述人物品质。这几种方式均为人物描写中常用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互补群文阅读,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人物描写类文章的理解,为以后的人物阅读夯实基础。

(二)进行对比阅读,深化教材层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比是较常见与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进行群文阅读中,同样可以运用对比阅读的形式深化教材层次,通过求同存异的群文阅读方式,寻找出多篇文章中的共同点与差异,起到深化部编版教材层次的目的。例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中,表现的是以叔叔于勒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和弱势群体,以此探究小人物在社会中悲惨命运的根源,而同样为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鲁迅《孔乙己》以及吴敬梓《范进中举》三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在《范进中举》中,范进由未中举到中得举人产生了性情变化,由正常转变为疯最后正常,《孔乙己》中,孔乙己因常喝酒,“偷书”被打断腿,而《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则是远走美洲发了财,但又生意失败导致成为落魄水手,三个人物变成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经过对比阅读不难发现,都是因为经过社会各种原因而落得悲惨结局,同时以周围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整个社会环境,范进考了几十年终于中得举人,胡屠户、张乡绅等看客势利虚伪,最后范进在科举制度与人情冷暖中经历了失心疯最后正常,孔乙己是没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周围看客尽是嘲弄与嘲笑,最后因科举制度与旧社会的原因落得一个“大约是死了吧”的结局,而于勒是曾经发迹最后落魄的水手,菲利普夫妇为人冷漠,于勒在亲情淡薄与金钱至上社会中被亲人抛弃。经过群文阅读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皆是畸形社会造成的,作者通过以小见大反映社会问题,讽刺周围人物的冷漠现象,通过对比学生能够全面进行阅读内容整合,提高学生阅读整理与写作框架设计能力。

(三)教学方式创新,推进教学改革

为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生动融洽的教学氛围,进行教学方式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化时代,运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已经屡见不鲜,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已经失去了最先的新鲜感,因此为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将传统讲授进行方式创新是必要的,经过教育手段的研究,“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实践已经被教师们熟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1+X”教学群文组合形式仍未大规模使用,在大部分教学中,仅作为某次课程的教学方式,结合现下信息时代变化,经过“1+X”教学群文组合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自主性,同时极大促进新一轮教学改革。例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一文学习中,大背景为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演义》,在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刘备三次亲临拜访,邀请诸葛亮作为军师帮助刘备打天下,但在整篇《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仅是其中一个故事,表现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态度以及诸葛亮具有的贤明大能,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表现刘备对于诸葛亮的重视以及诸葛亮对于刘备忠心的原因,在课文学习后,学生对于整个三国故事有了基本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文结束后,通过新型社交软件QQ或微信,分享“七擒孟获”“三英战吕布”“舌战群儒”“大意失荆州”等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由《三顾茅庐》作为“1+X”中的“1”,以三国其他典故作为“X”,通过信息媒体实现群文阅读,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推进教学改革。

(四)开展教材归纳,促进系统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材众多课文中,进行教材归纳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的过程,能够将众多知识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在紧张的中考目标下,整理归纳是一个吸收语文知识的良好途径,能够使学生在归纳过程中不知不觉进行知识积累,是学生清晰的学习思路与内容的精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众多表示各类情绪的文章或古诗词、文言文,将其进行归纳整理能够真实地促进系统教学,规范学生同类知识整理。例如:《早寒江上有怀》《送元二使安西》《相见欢》都是表达送别的诗词,但其中用以表达思念的意象并不相同,在进行阅读时,通过群文组合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将送别意象进行整理,从而促进系统化学习,《早寒江上有怀》中借由大雁南飞抒发自身思乡之情,《送元二使安西》中,借由柳树进行离别情绪表达,而在《相见欢》中,借由月、梧桐等意象表达内心愁苦与思国。通过将同类思念诗词的归纳,使学生加深對于思念意象的记忆,以此提高自身阅读水平,同时进行群文阅读时,可将其他诗词中“月”的不同意境进行归纳整理,《山居秋暝》中,月亮代表去清幽环境,以此表达作者对于隐逸山水的热爱,《旅夜书怀》中,月亮代表自身孤苦凄凉心情,《把酒问月》中则是用月亮代表人生世事无常的感叹。在古诗词、文言文学习中,运用“1+X”教学群文组合的形式能够清晰明了地使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加深对于各类意象的理解,从而全面提升其语文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1+X”教学群文组合线索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推进新课改进程,更能够培养学生养成高效率学习自主性与语文兴趣,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兴趣为指导完成学习目标。在素质教育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学重点,随着“1+X”教学群文组合的运用,多元化阅读方式为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含笑,王玮.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设计——以部编本为例[J].文化产业,2020(15).

[2]巩刘刚.试论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

[3]江小强.优化组文方式,提升“1+X”群文阅读有效性[J].语文教学之友,2020(5).

作者简介:韩斯芮,1991年生,江苏南通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教学。

猜你喜欢
群文教学方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