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嘉鑫
“好烦,错过了马尔代夫的航班,只能专机去了。”
“老公给我买了一辆兰博基尼。可是颜色好丑哦,直男真的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问我要微信啊,明明今天也没有化妆啊。”
多么“伤感”的几句话!呵呵……简直是“低调中带着高雅,忧伤中带着自夸”的高级范本啊!
去年,这种欲扬先抑、明贬暗褒的凡尔赛文学体突然火了。“凡学家们”用这种高级炫耀话术秀车、秀包、秀恩爱。看似低调、平平无奇,仔细咂摸却发现它们原来已经奢华到骨子里,高端得让人无法呼吸了!
可以说,尽管文字朴实,表达婉转,杀伤力却是极强——字里行间透露出凡尔赛般高贵的气息。
那么,为什么会有凡尔赛体?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凡尔赛体?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社会比较。
在希腊古城特尔斐神庙中,石柱上镌刻着一句警醒世人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可见,认清自我这一命题古已有之。
社会比较恰巧可以帮助我们回答“我是谁”这一命题。不妨想这样一个问题:请描述你眼中的自己。如果直接描述,我们可能会无法下笔,好像有千言万语却不能付诸笔端。
然而,如果我给你一个参照物——你的某位朋友小李,然后再描述自己。你就会发现轻松许多。你可以说,我比小李高,我没小李瘦,我比他更开朗,但不如他挣钱多。好家伙,洋洋洒洒写下来,自己都快认不出自己了。
总之,有了参照物就有了比较,而有了比较,“我”就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可以认清的对象。
早在195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教授就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比较理论”,对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正如我们刚才举的例子,社会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自我认知,形成自我概念。
比较无处不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和其他同学比较了——我爸爸更有钱,我妈妈更漂亮,我有更多的零花钱,我的学习成绩比你好。
长大了,大家还在比,比工作、比收入、比车子、比位子。就好像不管我工作好不好,挣得多不多,车子贵不贵,只要比被比较的对象好,我就是赢了,胜利了。
到后来,比较的内容就变成了孩子。就说社会比较大型实验现场——家长会吧。张爸爸的孩子考了100分,红光满面,可能还四处打听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如何。李妈妈的孩子只考了60分,坐立难安,开完会就赶紧走人。总之,社会比较是动态发展,贯穿一生的。
2019年有一項研究指出,相比于个体主义文化国家(如北欧国家),集体主义文化国家(中国、日本等)的国民更重视比较。这可能是由于集体主义文化更倡导出人头地——所以必须比过周围人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除了认识自己,社会比较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意义就是提供了相对感受。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品质的相对感受比绝对感受对人的影响更大。以权力感为例,研究指出人们更加看重的是“我比你有权”而非“我真的有权”。换句话说,一个芝麻大小的权力在手,只要能找到更小的参照物,芝麻也能变西瓜。
尽管更加隐晦,但凡尔赛体的核心要义还是比较——突出一个“我比你强”的比较结果。只是用了更加隐晦的表达方式,把“强”化作无形剑锋,直指人的虚荣心和自尊心。
社会比较容易引发焦虑——这一点想必大家深有体会。我们常常说身处焦虑的时代,就是我们经常与别人进行比较的结果。特别是当比较对象比我们强的时候,这种“上行比较”会让我们产生不舒服的感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凡尔赛体让人颇为反感。
这种表达方式往往欲扬先抑,开头给人一种错觉,让你觉得“我比他优秀”。然而,结尾却让人大失所望,竟然是“我差人家很远”。这种起起伏伏还真是搞人心态,不禁有一种“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感觉。正是这种“过山车”似的体验,放大了“上行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然,社会比较有其积极意义。正如前文所说,作为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特别是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这是促进我们前进的心理动力。
比如在疫情期间,看到那么多逆行的医生护士,他们白衣执甲,谱写人间大爱。
这样的对比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即使自己无法亲临前线,但也可以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见贤方能思齐,这正是社会比较带来的有益影响。
既然比较根植在文化中,是从小就有的人类特性,难以避免,那么与其耗费精力说服自己不要比较,倒不如正确认识比较,更多发挥其积极的一面。
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目的而非手段。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关注比较的意义,而不是沉溺于与他人的比较却不思进取。
其次,比较也要“扬长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与短处。有的人擅长演讲,有的人喜欢研究……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
比较的意义是要发现各自的特点,而不是为了整齐划一,用一个模具度量不同的个体。比如,自己的身高明明是170厘米,却非要和姚明比——这无异于以卵击石,自讨没趣。
所以,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看待自己的特点,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现自己的优势。
最后,尝试改变比较对象,最终实现自我比较。昨天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比较对象。我们要做的就是比昨天的我更进一步。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万米长跑,我们真正要超越的目标不是别人,而是自己。